作为一个奔三未婚女青年,你会发现你没办法克制的关注:你那个没考上大学的高中同桌前年在家乡省会城市买了一套房子涨了一倍;跟你一样的海漂同事去年在嘉定买的那套房子已经涨到快4万一平……
对,你关注的焦点是房子,你更关心的是你什么时候可以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可你还是没买房子。为什么你还没买房子?答案看似很简单:买不起。但在深究下真的买不起吗?什么叫做买不起房子?如果买不起市中心的那郊区的呢?如果买不起北上广深等,那家乡的呢?如果买不起两三室的,那一室的呢?如果自己没钱,可不可以让父母帮忙呢,父母也没钱的,能不能问亲友借呢?所以会不会是不想买。怎么可能不想买?我做梦都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啊。
所以那真正的原因就是不敢买。为什么不敢?
一、怕负债
今天看到得到李翔知识内参嘉御基金创始人卫哲说“85后还是存钱的、90后不存钱、95后敢借钱”。是的,我发现自己真的不敢借钱。我甚至长到28岁没借过钱。这绝对不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恰恰说明我的财富安全感很低,怕借钱被拒绝时自尊心碎一地,怕承受债务带来的压力,怕未来各种变数导致偿还不起……
二、怕失去自由
我们是初识自由的一代人。要不要买房子?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这些都几乎第一次成为一个选择题。然而选择哪一个选项都必然付出失去另一个选项的巨大代价。最大的代价是一旦我们作出选择就失去了做出选择的自由。所以这种选择恐惧症演化成拖延症,而不选择的本身已经做出了选择,所以我们还没买房子。
三、怕做决定
我发现当我试图选房子时,我不得不考虑很多问题,这房子是否方便工作、是否宜居、是否适合生养孩子、是否是学区房;是否方便转手,以后出租的话租金怎么样,是否有升值的空间。当买的是房子这种特种商品,你就没有办法不既考虑它的使用价值,又考虑它的投资价值。
在中国,房子承载了太多东西。当我们思考要不要买房子,买什么样的房子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的财富观、自由观、婚恋观、生育观、教育观……我几乎在寻找那个终极真理了——认识你自己。而这不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做不好的事情吗?
就算你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房子本身的阐释空间太大,即便是截然相反的对立面都完全可以逻辑自洽。比如你想要自由吗?那你不要买房子了,因为动辄30年地房贷,几乎判定你终身房奴;答案也可以是想要自由的话买房子吧,到处是为买的房子暴涨获得巨额财富甚至经济自由的案例,更不用说房产对婚恋、生育、子女教育自由方面的巨大作用。
这个决定太重大,太复杂,影响太多太深,因此害怕做决定。
然而在观念里挣扎,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是买不了房子的!
买房子需要巨大的行动力,需要搜集信息,需要筹钱,需要看房子,需要走出空想,去做具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