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宽阔的高速路上飞奔,朝着家的方向。
虽然离家并不远,出来的时间也并不长,而且这是孩子待的地方,孩子们大了,细心周到的照顾我。但是我依旧觉得回家的感觉很好。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窝,哪怕它再穷,哪怕它再小。
我也开始更加的佩服很多离开家乡外出的人,多少懂了漂的感觉。
这次来,是为了帮孩子寻个小巢的。也就是说让他们有个自己的家。
几天辛苦的奔波,到底也没有结果。因为家的安置真的是靠缘分的,但是这份缘分需要考量的东西又太多,更大的程度上要靠感觉,而且这份感觉是我们一家人共同都觉得舒服的。
未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不得不随着孩子迁徙。
来的时候,我还觉得这没有什么,而且觉得这是件很美好的事。
现在,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开始问自己:你真的可以在以后离开生活了大半生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哪怕这里有最亲的孩子?
我开始不自信起来。
对于一个善于怀旧的人来说,是有难度。
记得,我们当时由县城的西边搬家到县城的东边,我足足难过了一个月。后来我写了一篇《老房子》留了个纪念,算是对过去做了个告别,再后来老房子被学校占地,被拆了。我的老房子的记忆就都留在了文字和心里。
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渴望远走高飞,初为人父母的时候,都希望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觉得诗意而美好的生活一定是在远方。
随着年龄渐大,我们开始自然而然的动摇初心。尤其是年老的人。开始渴望孩子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在我们可以瞭望得到的地方,在我们认为是家的地方。虽然我们谁都没有说,虽然没有哪个父母会自私的因为自己的想法,影响孩子的选择和前程,但是每个父母却真心这么想。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我的父母在唠叨弟弟的时候,我劝慰他们时,他们说:等你孩子大了,你试试。
我害怕试试吧,不敢让孩子走远,也恰好他自己也没有执意走远。但是就是这样几个小时的路程,我还是觉得离家太远。
今年,因为疫情,有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原地过年。
因为忙碌,因为特殊情况,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得不变成了屏幕里的爸爸妈妈,电话里的儿子女儿……
家的概念在年轻人这里越来越模糊,我们的家在慢慢变成孩子们口中的没有温度的老家。
每次出来都感觉还是自己的小城最好,有山有水,小巧精致。我知道,这个好的评价是因为感情。
都说,老有所依,不知道,有一天,我们真正老了的时候,想要依靠的是孩子,是自己生活了很久的家?还是这样一份对家的难舍的感情?
一个地方变成家,不让人有漂的感觉需要多久?一个房子变成家,需要用心经营多久?
家是有爱和温暖的地方,也许,哪里有爱,哪里有温暖,哪里就很快的变成家吧。那么,愿我们都好好的相亲相爱,为了真正有家。
(于回家的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