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kaixin
到今天为止,产品有哪些变化?从过去的F2C到现在的C2F的深度交互,其实这里就产生了2个核心点:
1、以往的商业是中心化到消费者,而现在商业是从消费者到中心化
2、整个产品过程之中用户与产品的提供者之间的深度交互
我们先来说说商业周期。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走过了很多个商业周期。第一个商业周期是1949年-1979年,这是一个百业待兴的经济时代,这个商业周期其实是解决生存问题;1979年-1990年,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时代解决了分配问题;1990年-2010年,市场经济的到来,也就是满足经济。
什么是满足经济?举个例子,那个时候地域性特色比较强,比如北京有电视,南京没有,那把电视引进南京就能赚钱;直白的说,就是寻找市场空隙。那时只要找到空缺,谁先占住,谁就能赚钱。所以当时有个商业观点:要么做区域第一,要么做全国第一,要么做品类第一,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效应。
2010年之后的商业周期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意价格购买任意品类的全球商品。这就意味着供给过剩,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不再有空白,当下的商业越来越趋同化。
所以很多传统企业说不赚钱了,或者赚钱困难,为什么,因为你在用户经济的浪潮下,还在做满足经济,能赚钱吗?
今时今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尤其是还不是创新的企业,那么你的生意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重新来过。这点希望大家了解清楚,这绝不是1-2个点的调整,一定是要进行结构化调整。
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商业已经走到了结构化创新。也许会有企业家问,不走这一步是否可以?那么你会更加危险,因为用户经济之后还会有新经济时代的诞生。因为我们发现,每一个商业周期仅是停留而已,他会快速向下一个商业周期进行衍变。
那么现在企业家面临的是什么呢?就是市场经济的尾声,用户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下一个经济时代迎面而来。
下一个商业周期是大数据之后的智能经济,通过数据分析,将所有的东西智能化。就像现在的农业,把灌溉管道搭建好,阀门设置好,所有通过数据监测,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打农药,都是智能化的。根本不需要农户去打理,到时间自动开、关水。大家不要觉得有些“天方夜谭”,这个其实在智能农业中已经得到应用。
智能经济还没被覆盖的原因是因为数据还未真正意义上形成,大量的智能经济还需要数据喂养,所以当下的用户经济还值得大家去深耕细作,尤其是从我们的产品着手。
了解用户,做好产品,小商业也能赚取大财富
先看几个案例:
1、解决用户短途出行的自行车生意,企业估值120亿--ofo
2、解决年轻人吃坚果不干净不方便的零食生意,一年能卖55个亿--三只松鼠
3、解决不喜欢和高度酒的白酒生意,5年从0做到10个亿--江小白
如果去掉品牌,这些都是一些不起眼的生意,但是却赚到了很多财富,如果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他们都有2个共同点:
1、他们所做的项目都很窄,也并不复杂。
2、他们都解决了用户的一个核心痛点。
三只松鼠曾这样说过自己的产品:
其实,坚果并不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是用机器将坚果划个口子+一个开口器,这是产品的基础。再配一个解决果壳收纳袋,最后送一张湿巾,这一系列才是我们真正的产品。
看到这里也许就能发现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家就算了解用户经济,了解用户,但仍不能驱使用户买单的原因。这主要是对产品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用户眼中的产品和企业所认知的产品是不一样的。对于三只松鼠的用户来说,他们买的不是坚果,他们买的是把坚果吃到嘴里。
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吗?
很多企业在做用户画像的时候,都会说我的用户是24-50岁的人群。乍一看,可能没毛病,但是仔细一想,有很大的问题。举个例子: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家里的老人会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说核桃一定要自己拿小锤砸着吃;如果你给他买了三只松鼠,他还觉得年轻人懒,核桃还没有自己买的好。
所以这个事情就告诉我们,任何一款产品都是有专属用户人群的,如果你将产品推送给那些不匹配的人群,你就会发现,压根卖不出去。用户需要做人群细分,用户的痛点不一样也需要做细分,那么解决方案更要做细分。
今天的产品已经彻底进行了变革,如果认为产品是核心话,但却不明白用户眼中的产品是什么,那么这个差距就太大了。
如何打造好卖的产品?
小米最初花了100万只为做一件事情,就是找到很多工科男、技术男,与他们建立“信任”,了解他们对手机的痛点、需求以及喜好。
这个事情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是否有发现,小米手机其实不是他们自己研发的,而是小米与用户之间的一场合谋!
很多人说小米是饥饿营销造就的,这种理解过于片面。其实是小米的产品本身在做营销,产品本身在驱动粉丝,最终导致产品热卖。至于小米出现的供不应求现象,仅是业务系统支撑不够而已,不然为什么现在再不会出现买不上小米的情况。
闭门造车,再好的技术也做不出好卖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企业在研发新品的时候最多会做一些简单的产品调研,甚至有些产品都是老板拍脑袋想出来的。当产品做出来发现产品卖不出去。
所以请各位检视三个问题:
1、你的用户细分确定了吗?
2、你的产品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了吗?
3、你在产品研发阶段,让用户充分参与了吗?
一款好卖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去研发的,也就是说当你的产品充分解答了这三个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产品有很大成功的概率。产品的好与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项目最终的成与败!(本文完)
大家好,我是沈海涛(公Z号:沈海涛讲资本),我拥有六年美国硅谷投资人的经历,二十年投融资操盘实战经验,百余家企业资本运营操盘手。我将每天分享企业成长背后的逻辑、财富增长的故事,操盘的真实案例,助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大家剖析企业基因,解读资本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