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读书》读书笔记
第一次见到冷玉斌本人,是在兴化毕飞宇工作室举办的一次读书沙龙活动上。当天,工作室举行了一次对兴化本土作家的作品《漏水》的研讨活动。台上共有五位专家,每位作家都对作品进行了一次深刻地解读,大家各抒己见,智慧的火花在他们之间相互碰撞,相当精彩。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冷玉斌的发言。他对文字解读之细腻,思维之缜密,条理之清晰令我叹服。于是,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去阅读他的这本《教书·读书》,果然,是我喜欢的风格,一本可以触动我内心的好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即使你不见得就能擦亮星星,但对星星而言,这种被爱的温暖,还是可贵的。”这是这本书中序言中的出自冷玉斌的一句话,这句话着实扣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根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篇让人触动的文章《这条小鱼在乎》,一阵暴风雨后,一个小男孩不顾他人的目光独自蹲在海边不停地往海里扔不幸留在海滩上的小鱼,“嗨!小子,这么多鱼,你扔得完吗!你何必在乎这些即将干死的小鱼呢!”一位大叔终于忍不住劝了他。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边扔边回答道“可是这条小鱼它在乎,这条也在乎……”是的,小男孩的每一次行动都关乎着一条鱼的生命,那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作为一位一线教师,作为一位真正的读书人,冷玉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处处显现着他独有的阅读光芒。他自己痴迷着阅读,并影响着孩子们,他不断引导着孩子们拓展阅读眼界,让他们始终向着明亮的远方一步步前进。
教师的工作永远不会那么的惊天动地,更多的是润物于无声。就这样,一日复一日地在陪伴中教会他们成为真正的人;就这样,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去做一件件细小的事;就这样,去点亮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那抹光亮,因为那光会指引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向更高处生长。
爱阅读的人无畏孤独
“夜是静的,我与书之间,只存在一种微微的温良之意,执卷在手,仿佛握住全部的自己……我一向认为,想要坚持长时段的个人化阅读,一定要保持必要的孤独,假期喧嚣,尤需如此。”——冷玉斌
当结束一整天的繁杂学校工作,当周遭的世界回归安宁,我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片刻睡前阅读时光。一个人,一本书,却惬意到仿佛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孤独么?像是孤独的,可又却实在不觉得孤独,没有任何的不适感,更多的是享受,享受那一刻与书本作者对话的时光,享受那一刻内心随着文字自由翱翔的时光。我相信,这种因阅读而带来的特有孤独感不是谁都能享受到的,我也相信,灵魂的深化是需要孤独的。这样的孤独,是我需要的,也是我想要的。
教室的春天在哪里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
本书第一辑《教育行走》中,作者讲了一个教学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小故事。刚入学的小寒最初上课总是积极发言,老师的一个问题,其他同学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便能脱口而出答案。时间长了以后,老师对他进行了常规课堂纪律教育,目的是为了让他知道上课要举手发言这个简单的道理。然而,后来的课堂上,小寒再也不那么积极发言了,经过父母的询问后,他说了一句话“那些问题的答案我都知道,可是我不说。”从活跃到沉默小寒的内心究竟经历过什么?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年级越低,孩子在课堂上越活跃,举手的孩子越多。然而,几年后,他们的热情在逐渐消退。真正印证了那句话: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
新课程提倡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究竟该如何去建立与维持?对于学生插嘴的现象究竟该理解为孩子的思维活跃还是将之视之为课堂纪律乱?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插嘴的孩子一定是认真听老师的提问并为之思考的,没有插嘴的孩子究竟是课堂纪律好还是没认真思考?我们无法去判定,也不能一概而论。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观察过奥运会结束后的各国选手在接受采访时的差异,我国的运动员即使是拿到金牌也不会显现出多少成功后的亢奋,永远是一脸的淡然。所以当出现一位表情极其夸张的傅园慧之后,立马引来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然而我想说,欧美体育健将即使只是参与,赛后在接受采访时也都很乐于大方地去表达自己的兴奋与自豪。
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就有评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是一个好孩子。”
在教育中,一旦孩子总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时候,带来的结果可能真的是他们的个性化渐渐消失。老师、家长总会偏爱听话的孩子,所谓“听话”,说到底其实就是服从,服从成人制定的一系列常规,当孩子违反常规时即被视为一种叛逆。然而,由看似叛逆走向服从的过程中孩子又会因此失去多少属于自己的思想?
我想,正如冷玉斌所言,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什么时候,课堂上真正洋溢着思想的空气,充盈着民主的阳光,那样的教室里才真正拥有了春天。
教育是慢的艺术
曾听过一个很经典的故事《陪着蜗牛去散步》,故事中的“我”总是嫌弃蜗牛太慢,于是不停地催他、责备它,换来的只是蜗牛的精疲力竭、满身伤痕,是的,他就是一只蜗牛,而“我”却用自己的速度来衡量蜗牛。于是“我”放弃了催促,跟在蜗牛后慢慢行走,一路上,“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当我醉心于陪伴的过程时,才突然发现,那只蜗牛早已爬了好远好远……多么精辟的故事,故事里的蜗牛不就是我们的孩子么?故事中的“我”不就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么?
本书中作者关于语文教科书编写也提到了这个教育真理:教育是慢的艺术。
在语文书《蒲公英》一课中,听了太阳公公劝告的蒲公英们最终都茁壮成长,而那两个与众不同的却走向了死亡。文章用两个极端的结果旨在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要善于听取长辈的人生经验才能少有弯路。这样的文章,孩子学完以后,对他们的人生理想追求会不会有某种不适当的引导?
在生活中,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是继续坚持还是果断放弃?正如冷玉斌所言,相对于现实,有重要的一环被作者忽视了,那就是——引导。文中的太阳公公是不是只是简单地直接地吩咐一声就消失了?吩咐后在当他们被“金光闪闪”、“银花朵朵”迷惑时要不要扶一把?要不要进一步引导?
是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没有一蹴而就的教育,也没有那么多一教就会的孩子。教育应该给孩子更多追求幸福的勇气,而不是过早的、直截了当地把成人的人生经验套在孩子的身上,本该属于孩子的道路就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试试又如何?哪怕这一路有磕磕碰碰,但是那又何尝不是一种经历,每一种经历都必会教会他们些什么。而我们更多的时候要做的应该是适时的引导吧,如果这一代的孩子总是沿着上一代的路在走,那么何时才能走出这条老路?何时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他们的路?他们的路又在哪里?
教育应该给孩子的生命以最本质的关照,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种子和小宇宙。我想,新的生命本应该就有新的征程吧,不然,这个时代如何向前发展?就我们这一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做自己吧!
《教书·读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所写的部分文章,每一篇都让我觉得很熟悉且印象深刻。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他所提到的很多教育实例在我的日常教学中也会遇到。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面对同样的问题他的视角与深度与我真不一样,很是受教,直击内心深处,真正点燃了我灵魂深处的那一盏灯。
《教书·读书》,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我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选择这条简单而又幸福的道路吧。就这样教书,就这样读书,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