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着,并不只是代表还为死去
影片用“102岁的父亲送自己的儿子去养老院”这一看起来很戏剧性的开头吊足了观影者的胃口。
想必大家都一脸问号,102岁的老父亲和75岁的儿子,名副其实的两个老年人,应该是在过着早起太极,傍晚散步,白天上神的无趣老年生活的一对父子了。
然而,影片开头给我们展现的75岁的儿子的生活,确实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生活。规律的作息,井井有条的生活安排,为了不让自己老化的记忆力给别人添麻烦而在生活中贴满了给自己的提示。从今天就能看到未来所有的日子。
但是他102岁的“老”父亲呢?如果模糊了他的外貌,俨然就是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小伙子。混搭的穿着,坚定的眼神,毫无规章可循的说话思路,对可见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与感动。
就是这样一位102岁的“老”父亲,要把自己75岁,已经老去的儿子送到养老院去。
一百万人有一百万种活法,然而只有一件事,大家都一样,那就是死亡。
每个人都会死,只是有些人活到了死去的那一天,而有些人在死神来临之间自己就已经“死”了。
他们选择了闭上眼睛不看外界的一切,把自己圈在了棺材一般的一亩三分地,每天过着相同的生活,同时在养生,想要活的更久。
我每天走在路上都会看那些擦肩而过的人们,在一些人身上我感受到了活力,而另一些则传来死气沉沉腐烂的味道。
一些人,是从何时死亡的呢。工作的那一天吗?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大个体中的一个螺母?还是结婚的那一天,完成了人生的大事,从此变得毫无追求,所有用功都是为了让家庭运转下去即可?从有了下一代开始吗,自此成为一个养育者,失去了自己变为一头“奶牛”?
我们都在曾几何时,不自知的情况下死去过。只是有些人活了过来,而一些人一直躺在肉体的坟墓中直至死神来临。
2. 睁开眼睛感受到痛苦,还是闭上眼睛麻木的度过一生
鲁迅先生写过: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就都要闷死了,然而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在75岁儿子的强烈反对下,102岁的老父亲用“完成任务”的条件答应不送儿子去养老院了。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唤醒了儿子对过往旧事的记忆,唤醒了他有血有肉的灵魂,父亲说:“20年了,你第一次笑了。”
但是在任务的最后,父亲让儿子认识到了自己移居美国的儿子是一个忘恩负义毫无良心的混蛋。并且要求他把即将因为“分家产”而在阔别家乡十几二十年的儿子赶出家门。
在母亲临终一个月的时间,儿子都以各种借口不能归乡。而在爷爷对着他的电话机留言说到“遗产”,他立刻接起了电话,并许诺在几天后就回去。
102岁老父亲在客厅大声的朗读着他为孙子编攒的“家书集”,题目就叫做“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数年间积攒的寥寥几封家书,都在诉说自己的种种难言之隐和生活难处,每每都以“I hope you can understand”结尾,意在,我不能回家,请你理解。
当然最终,75岁的父亲意识到了自己养大的那个儿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在迎接儿子回来时,在出境口即刻把儿子赶了回去。
这是一个Happy Ending。父亲认清了儿子的面目,放下对乞求儿子爱的执念,看见眼前的生活,望向未来,可以去生活自己的生活了。
然而,对于“睡去还是醒来”的问题,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惊醒他们,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3. 以爱之名
整部影片唯一让我感觉十分不适的场景:父亲要求儿子在自己用了五十多年的毯子上剪出三个小鸭子。
那是在75岁儿子小时候一家三口外出旅游时获得的一条心爱的毯子,自那以后儿子每晚都抱着它睡觉。
对于我来说,对自己的东西有着物权偏执的人来说,面对这样的要求,恐怕第一反应就是骂脏话了。毁坏我心爱的物品?这算哪门子的为了我好?
我们经常以爱之名,行不实之事。给予痛苦,期望在痛苦中重生。可不曾想到,不是所有鸟都是凤凰,可以在烈火中涅槃重生,鸟是会烧死的。
我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爱是不狂妄,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他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出自《新约·哥林多前书》
只希望我们可以好好的去爱,少一点“以爱之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