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正式开始心理咨询已经过去半年了。
从最开始的每周一次到后来的两周一次,昨天刚刚做完第18次心理咨询。
一般来说做完咨询我会进行一次纸笔复盘回顾内容和线索。
但是今天我想我其实应该写出来,或许不能创造什么价值,也不能让别人得到启发,或者没有其他的实际用途。但是记录本身应该有记录本身的价值。
也许有一天,当人类已经摆脱肉体束缚,可以长生不老,不再为生老病死所困。当未来的人类已经成为永恒的宇宙能量时,当他们发现我的记录,可能会觉得这种受制于内心和外形的生活很有趣。他们会借此去思考和发掘,21世纪的人类图。
当然,我大概也是想太多。
但我就是想记录吧,怎么着了。有些事不追求意义,才是意义。嗯,就是这样。
(◍╹㉨╹◍)✧
其实,给自己找了一堆理由,大概还是因为剖这种记录比较暴露自己,有点难为情的吧。
【开始】
受限于办公环境,咨询没有办法在一个毫无他人干扰的地方进行。我们咨询的时候都是使用电话形式(看不见脸和肢体语言,效果会差一些)然后在公司天台黑漆漆的地方进行的。(晚上6点~7点)
最开始的时候我根据我这一段时间的记录和洞察,提出了几个想讨论的议题:
1热衷于在对话中扮演知心者和提供洞察性见解的角色。感觉自己就像我小时候偏爱的童话故事里,女主角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让周围的人醒悟,获得幸福。即使他人对她有误解、有偏见、有不善的行为,即使别人愚蠢,她也没有报复而给他们带来光明。
2怀疑内心有一股力量不允许自己井井有条。丢三落四、虎头蛇尾不仅仅是他人给我的标签而已,似乎是我自己也希望成为这样的状态。而我还没有察觉动机。
3像抓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一个东西不放。无论那个东西对我是否有好处,我都要紧紧抓住不松开。一头扎进去,什么都考虑不了,什么都不能劝我松开手。这种心态多次重复,多见于我看小说、玩游戏等过程中。曾经的暴食状态好像也是这样,不是觉得食物好吃所以开心,而是纯粹逼自己吃下去,一边觉得恶心一边吃,哪怕食物过期了也要一直吃到吐。一种很贫乏,不得不抓住手上唯一东西的感觉。
咨询师问我最想讨论哪个议题,我选了第二个。然后我们就开始了。
【经过】
关于自己“丢三落四”“虎头蛇尾”“总是丢东西”这种事,一开始我是没有往内在动机方向想的。我觉得我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性格如此或者习惯使然。
但是越长大,看了越多书,想得越深以后,我开始怀疑持续多年的“丢东西”“虎头蛇尾”应该是有原因的。我相信我们的一些行为,都有行为本身的原因,是我们的身体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如果我们没有去接收和改变,这种行为就会重复。
行为如此,感情也是如此。如果你的感情生活、工作仕途、亲子关系不断的处于一种挫折循环,就要考虑这一点。
这种思路很好理解,就好像我们穿了过大的鞋子走路,总有一天要摔倒。摔倒这种事虽然是个自然结果,但是其实是一种自然提醒。如果经常摔倒,就试试看换一个码数的鞋子。而不要归类于“我就是一个容易摔倒的人,这是我的人设”然后继续穿过大的鞋子。
所以,当我发现我经常丢东西是个问题后,我就开始努力改进。
但是,我持续将近两年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两年,我沉浸式的让自己在“效率”“规划”“自我管理”等领域进行大量的反复的练习和学习。就连“如何做笔记”我都看了20本书和进行了大约有11本笔记本的尝试。在自我管理上看的书和上的课还有做的练习、打卡更是这个程度的数倍。
有趣的是,我生活上物品的丢失减少了,看起来也更有秩序一点点而已,但其他方面的“丢失”比如易忘的情况又增加了。
我一直保持这样的观点,就是任何习惯性的问题,只要超过3~6个月的关注和努力,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改善效果的,如果没有效果,一定意味着内心深处有这么做的动机。
很显然我的情况属于后者。
而我不了解我的内在动机到底在哪里。
一个成年人,有什么内在动机,让我必须不停的丢弃一些东西?
咨询师问我,最近“丢东西”是什么时候,什么表现?丢了什么?
我回想和归纳了一下:
忘记工作上细小的任务——压力很大时。
弄丢工牌、银行卡、公交卡、手机——一个人到陌生城市刚刚上班时。
忘记带钥匙——上大学的第一个月。我可以连续两个月忘记带钥匙,又没有手机。就坐在宿舍门口看日落。等舍友回来。
然后我想起了在我很小很小,不知道是几岁的事情。现在推测可能是4岁吧。4岁到10岁左右有很多次丢失和被夺走心爱东西的经历。
【镯子】小宝宝的时候都会有银手镯,我戴在手上出门玩。回家一定会丢。每次都会一家人气急败坏的责备我。现在想来小宝宝哪里会丢镯子呢?无非是在外面被人从手上骗下来拿走了。这种事情反复出现几次后,我的手上就再也不戴东西了。我一直认定我的手上东西会丢。
【熊】小时候有一只很心爱的熊娃娃、和我一样高。陪伴我可能有一年或者半年。有一次在外面一起玩的一个哥哥知道了我的熊。激我说我是骗子,要我带给他看。我就带去了,然后他就把熊藏起来了。我第一次在有意识的时候经历被信任的人背叛和利用,也第一次被夺走这么心爱的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只熊是我那个时候唯一能够依恋的物品,是我的代理妈妈。
所以那次的伤害非常大。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办法恢复。并且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信任。从那以后有喜欢的东西我也会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失去的时候太痛苦。我已经认定了我喜欢的东西都不会属于我并且长久存在。一定会在某一天被突如其来的人拿走或者各种我无法反抗的力量带走。这件事情我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忘记了。昨天想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难过。我觉得我可能并没有忘记,我只是尽量不去想起来,因为对我来说很难承受。而且一直没有抚平的创伤也让我很害怕。
【彩笔】7岁的时候有一套非常非常宝贝的彩笔。在学校的时候被高年级的姐姐借走了也没有还给我。后来也一样被骂了一顿,然后就再也没有那么好看的彩笔了。
【裙子】大概也是7岁,有一条非常非常美丽的裙子。非常非常喜欢,害怕失去就一直藏起来,也不敢穿。但是很快就穿不进去了。就这样因为藏着藏着就失去它了。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就算我不用不拿给别人看也会失去一样东西。人是不可控的,原来物品也是。
【收集的贴纸】后来开始转移热情,偷偷的收藏贴纸。我觉得贴纸很美丽,看见就很开心。所有得到的那些微小的零花钱,都赞起来买贴纸。但是我知道大人不喜欢。因为他们从来不给我买,每次都很嫌弃。所以我就藏在床底下。然后有一天被发现了,他们告诉我,拿钱买这些,还宁可我买零食吃。然后就撕掉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买贴纸。
【收集小本子】11岁的时候非常喜欢小本子。我觉得设计好精巧好美丽。每次不开心了,哭着翻出来看就立刻开心起来。我可以看好几个小时。什么都不做,就看那些图案。后来也是被发现了,被骂了一顿然后送人了。
【猫】10岁的时候有一只特别粘我我也特别黏它的猫。我每天都想尽方法抱着一起睡觉。只要回家我都和它呆在一起。有一次放学回家,姐姐告诉我她把猫送人了。后来那只猫因为不服新主人逃走被抓回来,被铁链拴着。它居然硬生生咬断铁链逃走了。再也没有消息。
【结果】
一直到现在,我还有收藏文具的癖好。胶带、本子、书好像报复一样的买回来。老公的态度和当年的大人一样无法理解,对他们来说,东西都是用的,反正都是用,买个基本的就可以了。但是对我来说,东西好像不是用的,它们的存在是一种陪伴,我无法相信人,但我可以相信物品。那种属于我,不会消失,不会不要我的感觉很心安。
虽然理清了一些事,“但是这又和我不停的丢东西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问。
咨询师说,她也只是有一些推测。不过她觉得和我第三个议题——总是迫不及待的沉浸到一个选择里逼自己不放手——有关。因为童年的我没有人可以建立联系,建立联系的物品最终都会失去,所以我处于一种溺水的状态中。飘摇不定和无法抓住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让我非常焦虑,这种情况下我如果抓住什么就会拼命的抓住。因为那种如果不抓住什么就要摔下去了的感觉很强烈,胜过我的任何理智思考。所以我才会产生这种类似轻度强迫和成瘾的行为。
而且这些行为的出发,也的确都和焦虑、无助有关。比如我出于抑郁期的时候,比如我出于工作压力过大无法承受的时候。而且它很容易出发的原因,也在于我同年没有可以依恋的人和物品,导致我必须一个人背负一切焦虑。普通的孩子他们有焦虑的时候,他们建立了依恋联系的妈妈或者奶奶或者布偶玩具会一直在身边,所以焦虑还能放一下,可以做到延时满足。而我因为没有可以为我承担这种痛苦的对象,所以我必须自己扛着。这样导致同样分量的压力在别的孩子身上只是一个挡路的石头和必经的崎岖小路,在我身上会反映成一个不跨过就会掉下去的深渊。这种焦虑下我选择紧紧抓住一个东西不放,是一种焦虑的显化,也是有我的理由的。
我突然想起来,小时候的我,因为经常丢东西。所以后来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在我的手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抓住,我处于什么都没有,完全匮乏的状态。
完全没有东西可以弄丢的我,于是选择了把自己弄丢。
比如玩到深夜不回家,躲起来不回家,然后看着全家人出动去找我我也躲起来不敢说话。
咨询师说,我可能在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与家人的联系吧。因为只要我丢了东西,全家的注意力就会在我身上,尽管我会面临一顿责罚。但总好过如透明般不存在。随时都会失去和消失。
同样的重复出现在比如刚刚上大学,新环境很焦虑。如果带来钥匙回宿舍,就是自己一个人了。那种和人没有联系的感觉会让我不安,所以潜意识要避开就是不带钥匙。这样在没有手机联络又没有钥匙的情况下,我就不用面对空旷的宿舍了。
刚刚上班的时候,也是新环境,很焦虑。和所有人都不熟悉。断了所有的朋友联系,城市又是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新的,工作内容也是新的(而且我很焦虑我无法胜任),和同事又不熟悉。这种情况下就通过不停的丢东西来寻求与人联系。
所以,要解除我不停丢东西的习惯,我必须了解我的内在动机,在于我需要和人建立联系,我需要有个人陪在身边,我需要他们关注我。但是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迫切需要关注了,我要如何停止我童年里,为了不掉入深渊而采取的,自救行为的重复呢?
咨询师说,她很不喜欢我这么冷静的,总结出我的行为是“童年自救行为的重复”。
我想起她曾经说我没有贴近自己的情绪,仅仅靠理性、理智去理解是无法达成和解的。
咨询师说,我心里那个当年丢失心爱东西的小女孩还在,没有被我看见和接纳,所以她还没有长大。
我想她可能想说,如果我觉察到我内在的悲伤、愤怒、无助和痛苦。如果我足够的贴近自己的感性而不是用理性去思考,我就能尽快抚平这个经历带给我的创伤。过渡到成年人的状态。
最后,咨询师说在未来我可以多多自我觉察。比如觉察到焦虑时刻,觉察到我内在的需求和动机。觉察到我的情绪。比起说:“我理解他们,我知道当时大家都很难”我应该要会说出:“我很痛苦,我很不高兴,我很伤心和难过。我觉得被忽视、遗忘,不被尊重。”
最后,我想起我曾经的样子。
我是一个,可以和每一朵花聊天,可以和青草说话,可以和风交谈,可以和猫狗为伴的野孩子。但是我不和人说话。
我和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可以一句话不说。
每天起床,吃饭,出门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和任何人都可以不用说话。
但是有一天,我决定成为一个人类的孩子。
我要做他们希望我做的事,成为他们希望看见的样子。我开始好好上课,好好表现,好好学习怎么社交,尽量只和大人认可的孩子玩,和那些大人不认同的孩子保持距离。果然整个人类世界都变得友好了了。
但是从那以后我看见昆虫会害怕,我看见花和草没有感觉,我不喜欢呆在外面。看见猫狗也就摸摸不再交流。
我走向曾经伤害我的人群寻求温暖,感受到的却只是迷茫。我一直在模仿人类的样子生活。模仿得惟妙惟肖,谁见到现在的我都觉得我没问题。
但是我却很难过,因为曾经那个能够和自然交流的孩子已经死掉了。
而杀掉她的人就是我。
我觉得我背叛了她。
这大概就是,我失去感官灵敏和失去感性与绘画能力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