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这是人类社会最早驯化的六种动物,所以他们作为人类的伙伴,也是最早被创造出来的汉字之一。
马: 这个甲骨文非常准确的抓住了马的几个主要的特征:
1、马是四蹄动物
2、马有鬃毛
3、马有牙齿
4、 马有尾巴
5、马有长耳朵
那么其他的动物大家仔细去观察它们的显著特点哦! 咱们老祖宗创造汉字可是一门艺术,不同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用复杂的笔画和图形来表示一个事物 ,而是用抽象出来的图画,凝练简洁,抓重点不累赘,所以咱们的汉字才能经历几千年的演变仍然不流失。
牛: 牛这种动物,别看行动迟缓,但是力气很大,是耕田能手!
牛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据说,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把牛驯养为家畜。牛已与人类相伴数千年。甲骨文就是殷商时代至周初人们刻在龟甲或牛胛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多年。中国文字的创立和发展竟也与牛有关。
牛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二。牛根据其品种不同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黄牛和水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力的象征,奶牛则是获取少、贡献多的代表。古代就有利用牛拉动犁铧翻整土地的应用,后来人们知道牛的力气巨大,开始有各种不同的应用,除农耕外,牛在交通、食用、服饰甚至军事上都得到广泛运用。如战国时代的齐国使用火牛阵进攻敌国、三国时代蜀伐魏的栈道运输运用牛,就是牛在军事上的运用的典型例子。
羊:
牛和羊两字其实很接近,但是他们唯一的区分就是一对角,牛的角朝天,所以我们说牛气冲天,羊呢性格温顺,羊角也没有那么凌厉的感觉,下垂内敛。在我们祖先那里,他们认为羊肉是最鲜美的食物,平时都不舍得吃,祭祀的时候供奉给祖先吃,所以三牲里地位最高,只有皇帝祭祀祖先的时候 才能用全牛羊猪来祭祀。
“羊的基因”除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观念的形成和民俗民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外,从中国汉字的字源、语源等文字学的研究中,我们同样能捕捉到大量关于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最早可见的文字资料卜辞表明,殷商时期已经“六畜”俱全,而在《甲骨文字典》里,以马、牛、羊、鸡、犬、豕这“六畜”为字根的汉字中,羊部字数最多:“羊大为美”、“羊鱼为鲜”、“羊食为养”、“羊言为善”、“羊我为义”……渗透着“羊文化”的很多汉字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咀嚼……
鸡: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我国甲骨文中有“鸡”字,说明我国远在 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养鸡在我国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至少也有 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例如凤的形象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犬: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狗的存在和进化都与人类文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它,西方人用精美的艺术作品加以歌颂,而且还视其为最忠实的守护者。但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始终有着不高的地位,由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好狗不挡路等等可见一斑。
豕:野猪,大家注意,最早的家猪是从野猪驯化而来 是有獠牙的。猪在中国的文化里褒贬不一,《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由于心中坦然无憾,所以身体舒泰安康。有的人羡慕猪不用劳作 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有的人又嫌弃猪又脏又臭,又笨又蠢。可是有的人又觉得 猪不挑食 ,有啥吃啥任劳任怨,浑身是宝安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