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超越时代,谁都是时代的产物。
就如我们的现在,每天接触的只是资讯,也就是信息,它们不是知识,不加分析即可理解。人成了电视接收塔,只会照搬,不需思考。
谁能不浅薄呢?
有人说他有实在的工作,自然获得较深的体验。我看未必。如今的单位,不论是公务员的混熬,还是打工族的辛劳,都不是多么的轻易,都要应付上级,面对老板。一句话,你有工作,你就不是你。你说你干了工作,实际是工作奴役了你。工作浅浅一笑,说:你不干我试试?
经年的上班下班,上楼下楼,写字间到办公室。如果稳定,你会感到乏味如猪。如果跳槽,如我的一位兄弟,八年换了五个单位,我不知道他的心安定了多久?每重新找一份工作,就相当于一次归零。失业到就业,如果超过半年,一般的人就坐不住了。没有积蓄的家庭在等米下锅,你还坚定地认为你必须做你自己吗?
最后当然也是,你不是你自己了。
中国,其实没多少富人。
有人说没事,我读书,书中天地非人间。可读书算一种生活形式,生活却不能总是或只是读书。书里是别人的精神体验,对你是间接的生活认知,即使你经常有"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惊喜。真正的生活必须自己去体验,必须慢慢扩大生活圈子,把自己从奴隶群中解放出来,得到真正直接的体验和实践。什么都不能替代真实的生活。记得当初读唐诗,拍桌子说"好诗被他们写尽了"。后来,在各种条件下去感受,如沙漠流云,如驿道行马,如雁阵过关,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季节以不同身份去看,得到的感受实在大异,一些新的认知完全超过了古人,虽然未必能有最好的诗句表达,但自己心里知道在哪里得到了上升。
就这也超不脱庸常的境地,灵光一闪如海天片羽,眼睛一眨又平淡如初。苟且着,隐忍着,自己给自己宽慰着,还煞有介事地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旁人从身边经过,反问"难道那些成就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是假"?摆摆手,答不上来了。
大学教授就不庸常吗?太庸常了,有知识的庸常人最是可悲。网上资料太多,论文只需复制,排版只要粘贴,保存只需收藏,怕丢弄个硬盘,一切都搞定。现在几乎没有一个有建树的社会科学家,有创见的学人比东北虎都少,学者们除了贩卖民国货或外国货一点招都没有。他们是满腹诗书的行尸走肉。社会好像不需要思考,人自然就不思考了。
网红不庸常吗?一个人要多无聊才想方设法去当网红?你不觉得网红像逗猴玩吗?猴子做各种姿态引来看客的欢笑,看客的打赏就是喂给猴子的小食品或瓜子皮。不说看客心灵的阴暗,单从平常而议,他会从心底里认为这人就是玩物。网红真的没有什么稀奇,古代早就有,古老的职业换成现代的服装,取一个网络需要的名字,全国家全社会都在玩弄着,无聊着,在浅薄中微笑,在微笑里麻木,在麻木里醉生梦死。
抖音里,全民都抖得很厉害。什么都抖,就是抖不掉无知和粗俗。拼多多,憨多多,人在傻中最快乐。有人利用人们的憨傻赚了大钱,再大的企业也买它的账了。钱多就是爷,原本牛皮哄哄的因为想借力人家而自降为孙子,谁敢提节操谁就是混蛋。流量和点赞才是需要,打赏就是实力。
我所在的城市现在有几十家免费书屋了,我很想为它欢呼。又想,以前大家都急着读书,不得不买盗版或租书读,是何等的不忍和不甘!那时没有见一家免费书屋,你拿一本书看超过十分钟老板就要提醒你,说这不是公益,想看掏钱买啊!现在免费书屋立起了,环境配套一流了,反而没人光顾了。在大众不读书的时代,开设免费书屋,实在是讽刺,你免费也没有人读。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建校,学校到处建成了,学生们已经进城镇的学校读书了,到现在百分之九十的校舍都成兔子和麻雀的领地。也像十多年前的村村通水泥路。路通了,出去的人却不回来了。以前是有人没路走,现在是有路没人走。一个极普通的乡镇,至少有百十里路空着没人走,恐慌啊!空路连着空学校,不知家长孩子在何方?当时这些决策者,是何等的庸常思维,难道就没有一点长远全局的目光?设施建成之日就是废弃之时,这是故意打脸吗?放眼全国,仅此两项,就有多少惊人到无法想象的浪费,想想都害怕啊!
乱世出英雄,和平出庸人。网络出傻子,电视造脑残。这就是这个时代,在笑声里娱乐,在娱乐里死去,当然这娱乐也称不上什么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