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入选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今天听课时,老师分析《氓》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原因,老师指出原因之一在于女主人公私定终身,违背礼制,导致婚礼缺失。也就是说,女主人公的婚礼是不合礼制、不被承认的,我对这种说法甚为怀疑。
回头查阅相关资料,竟然有不少资料都赞同老师的观点,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曲解文意,肆意解读,是站不住脚的,原因如下:
一,作为自叙其事,女主公不是在自我否定。该诗以女主人公自己的口吻,讲述自已悲惨的遭遇,对负心男子二三其德的强烈谴责,婚后生活遭受虐待的强然控诉,对氓言既遂矣后将自己一脚踢开的鞭挞及抗争,诗中回顾了从相恋到结婚到清醒到绝决,自已的付出与不幸,重点突出了自已的勇敢、深情、忠诚、安贫勤劳、坚贞和绝决,凸显氓表面忠厚实则虚伪丑恶。她不可能认为自已的婚礼有违礼制良俗,如果认为是她自己的原因,这既不合常理,也有违人情。氓欺骗了爱情,占有了财产,压榨了劳力,至于暴矣,待到女主人公人老珠黄,便弃之如敝履。真善美和假恶丑形成鲜明的对照,假如说自己的婚姻不合礼法、不被认同,女主人公有何以站在道义公理和民心良俗上对氓展开强烈斥责和控诉呢?自己自做自受,又何以表达自己的强烈悲愤呢?
二、他们之间是先有爱情的,当时的礼法并不禁止自由恋爱。很多人都是依据“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既我谋”的句子断定他们的婚姻不合礼法,属于私定终身。这只能说明氓的举止欠当,女主公是有原则的,她说“匪我洐期,子无良媒”,可见她是清醒的,也要求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氓不可能不有所行动,至于后文没写,那是因为诗歌是跳跃的艺术,省略是其一大特点。礼法之外的恋爱,是被允许的。当时卫国的风俗,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交往比较自由,桑涧濮上、城隅河畔、出期密约、投李报桃,实属正常现象!
三,孔子是讲礼的。删减之后,成诗三百,做为教材教授学生的讲义,“小子何莫学夫诗”,他认为诗可以做到“兴观群怨”,孔子演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如果这首诗不合礼制,孔子是不会选入的。
四,从诗歌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婚姻符合周礼的程序。古代的婚礼流程讲究三书六礼,六礼是指纳采(男方要送礼物给女方)、问名(将男女的年庚八字进行匹配)、纳吉(将庚贴于神前请示)、纳征(彩礼和嫁妆)、请期(确定结婚吉日)、亲迎(接亲)。从六礼来看,诗中氓应该是走完了其中流程的。做为纳采和问名,这两步似可省略,男女主人公私下已开始交往,交往的过程中,做为花言巧语的氓,肯定私下送过主人公礼物,既然婚前熟识并确定恋爱关系,问名似乎也不太重要!文中没说进行了纳采和问名,但也没说后来没有进行纳采、问名。“尔卜尔蓍,体无咎言”表明纳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则是纳征,“匪我洐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是说我迟迟不答应结婚,是因为你没有良媒,你找到媒人,到我家来,约定好秋天我们可以结婚,至于秋天的哪一天,还需要媒人和我家人商量确定。这里边就包括了请期。同样,以尔东来,拉走我的嫁妆,也展示了亲迎,如果没有父母家人的允许,这些嫁妆是不可能拉走的,更何况嫁妆还不少,需要用车来装!
以上所述,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是合乎礼制的,是被父母兄弟姐妹认可的,是为亲人朋友所祝福的,爱情的悲剧不仅在于时代,更在于遇人不淑。越是写婚姻的合理,女主人公的完美,就越能展示对氓的血泪控诉,越能伸展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越能彰显兴观群怨的教化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