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魔幻的城市,有两张面孔。一面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另一面就是晒着床单和裤衩,停着凤凰牌老自行车的弄堂。两张面孔融合在一起才是最真实的魔都上海。随便走进哪条弄堂,还会看见露天盥洗池。老上海弄堂里的水龙头真的就在室外。在《小艾》里,女佣小艾为了“偶遇”同一条弄堂的金槐,常常借口洗衣服,在弄堂里逗留很久。当时读的时候还奇怪她为何要在室外洗衣服。
一个旅行有点不方便,到餐厅点多了吃不完,很多想吃的东西都没法儿吃到,真遗憾。我住的宾馆附近有一家老字号德兴馆,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因为近,早餐就在这里解决,焖蹄素交面、鲜肉小馄饨、春卷。居然在面里吃出了一根头发几丝清洁球,运气不要太好呀(°u°) 」。
鲜肉月饼也是上海特色小点。去张爱玲故居时路过上海老字号老大昌。它家的鲜肉月饼,4.5元一个,尺寸和味道都很像小笼包,但外皮口感又是月饼。据说每逢中秋节门口都是排长龙。
老上海华洋杂处的特殊历史,衍生出许多中西结合的点心,被统称为海派西点。哈斗是其中之一,表面浇巧克力,内馅儿填充奶油。很多老字号都有卖,我买的是凯司令的,真的特别好吃,一口气吃了两个。
上海的老建筑特别多,外滩建筑群当属名气最大的。在外滩,这栋海关大楼让人不得不注意到它,因为楼顶有一口几吨重的大钟和四口小钟。每隔15分钟,小钟都会敲击《东方红》报刻,每隔一小时大钟会“咚咚咚”报时。这口钟是英国人造的,和英国本土的伊丽莎白塔(原名大本钟)上的钟是一家公司出品。民国的时候报刻曲是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报刻曲》,跟英国本土一样。后来改成《东方红》,只听曲调的话,我觉得《东方红》更好听。《东方红》我不知听过多少次,但用钟敲击出来的曲调还是第一次听,很特别。报刻曲会传的很远,我住的酒店也可以听到,回到房间后我也会把窗户打开,就为了能听到这蕴涵历史的钟声。
又是一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在人民广场旁边,我去博物馆的时候经过它。它的前身是东方饭店,左右各斜出一条街道,所以它的造型就像一艘船。50年代的时候里面曾经热闹非凡,工人拿着公会证免费进去娱乐。如今里面办办展览卖卖东西,我去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展览。只能在街头仰望了一下它门脸儿上的陈毅题字。
淮海中路的前身就是小说里常会出现的法租界“霞飞路”。 王佳芝登上黄包车就跟司机轻声说一句:“霞飞路”。以前读书的时候对“霞飞”这个路名印象特别深,这次特意挤出时间逛过来一睹真容。有一家大上海时代广场,一楼各大奢侈化妆品专柜,琳琅满目的香水,简直是女人的天堂。
在上海的街头还有一个最大感受就是味道。“闻香识女人”,上海lady人人都用香水。她们从我身边经过,我会先被味道吸引再去注意她的五官或者身段。我对商业香水文化没什么研究,去祖马龙专柜闻了一圈,每一种都好闻。有一个女生拿着代购的香水去专柜对比,店员无情的告诉她是假货。
重头戏是上海博物馆,藏品太丰富了,到上海一定不容错过的就是它!已经去过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实力碾压它们仨。馆门口有8只不同朝代的白狮子,都干干净净的,证明清洁做的非常好。有一只狮子面上挂着“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我就随手拍下来了。这八只狮子馆内都有真品,参观时可以去找找看。
藏品太多,如果认真看完,需要一天。但我时间有限,仔细的看了漆器展和陶瓷展。暂得楼陶瓷馆门口介绍了收藏家胡惠春的资料。他是老上海金融家的儿子,家里钱多的数不清,爱好收藏陶瓷。他给上博捐了几百件瓷器,说这些珍品只是“暂得而已”,是有钱有文化有气度的收藏家。他的境界我等蝼蚁永远无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