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女儿的阅读体验,相比很多同龄人而言,还是比较早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单位搞亲子活动,孩子妈妈带着大女儿来参加,身后背了个小书包,里面放了几本绘本(在这一点上,现在5岁的小女儿也是一模一样的)。在亲子活动的间隙,她拉着妈妈坐在活动场地的边上,从小书包里拿出一本绘本,对妈妈说:“我要看会儿书。”令得在场的我的同事们看着这个小不点儿一本正经看书的样子,不由得讶异不已。那个时候她刚满三周岁。
2010年10月,在大女儿刚上了幼儿园之后不久,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代ipad。家里很快就购置了一台,自此ipad中的有声幼儿读物就成为她的最爱。那时,我在ipad中下载了幼儿版《四大名著》的有声读物,她就反反复复地边听边看屏幕上的图文。记得好像就是从那时起,大女儿逐渐发展起了自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需要大人读书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在这期间还发生过一件趣事。幼儿版的《四大名著》故事听多了,有时她自己也就会不自觉地运用故事中听到的一些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感受。特别是有天晚上,在听着《红楼梦》的故事入睡后,半夜竟然在梦中来了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把在一旁的我们吓了一跳。
当然,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我们不仅仅是把阅读局限在ipad上,还为她买了许许多多的图画书,如《不一样的卡梅拉》、《蓝精灵图画故事书》、《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等等。事实证明,新书籍的诱惑力要远大于ipad,在拿到新书的第一时间,大女儿就会捧在手里认认真真地阅读,很多书在买回来的一到二周内就会被读完,有些书甚至都看了不下十来遍。
很快,随着她的阅读能力的增长,她对以图为主、配以少量文字的绘本阅读的兴趣就越来越小了。记得是2013年(大班)的四月某天,她郑重其事地对我说:“老爸,你给我买的书都看得差不多了,就这几本还从来都没看过呢,你帮我拿下来。”我一看她所指的那几本书,却是一直放在她床头书橱最上层的一套儿童文学读物,几乎没有任何插图,原本预备是到小学三四年级时才让她阅读的。在她的再三恳求下,我把书取下交给她,以为她对这种没有什么图画的纯文字书籍不会有太大的兴趣,看不了几页就会放弃的。然而没想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二周时间里,她只要一有空就会捧起其中的《天珠》系列 ,津津有味地读完了全部三本小册子,并且开始阅读这套书中的新系列——《狼血》一书,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一件事也彻底打破了我对儿童阅读的成见,使我认识到:原来小孩子只要能认了字,对阅读根本就没有那么挑剔,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识字以及阅读的兴趣什么时候培养都是不嫌早的。现在有很多人反对让孩子过早地认字,但我想说的是,不认字怎么能让孩子早早地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踏入小学校园的大女儿的阅读兴趣就完全转向了纯文字类的书籍了,每天的课外阅读是一门不可少的必修课。即使是在升入三年级之后,不管回家作业有多忙,每天保证最起码的半小时阅读同样是一门雷打不动的“功课”。
阅读,让大女儿在很早的时候能专注于一件事情,幼儿园阶段,保持2个小时的安静阅读或手工制作,对她而言就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只要不去打扰她,她可以一个人阅读上整整半天。专注,也让她获得了去把一些事情做好的能力。就在这个国庆节期间,因为妹妹要搬到她一个房间睡觉了,她一个人花一天时间打扮了自己的卧室,让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惊叹不已。对于女儿本人而言,阅读确实是成为了一件她成长中最好的礼物。
(二)
如果这个世界还有为数不多的让人想起来就感觉温暖和美好的事,那么对阅读经历和体悟的回忆无疑就是其中之一。我也总是愿意和他人分享我的阅读经历和体悟,希望能让我的阅读经历和体悟来调动身边人的阅读兴趣。
由于家庭的关系,我的阅读起步就没有我大女儿那么早。记得在小学四年级之前,我没有正式接触过任何一本除了课本之外的书籍。
然而就在1988年的一个冬夜,我叔叔路过我家进来串门。进门后,他一边和我父亲闲聊,一边看我在一旁闲着无聊,就随口问了我一句:“没事干么,要看看书哇?”
说着,就把他随身带来的一本8开本、拇指般厚、已略显陈旧的书递了过来,我也就随手接了过来。老实说,当时我对书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语文书、数学书的认知上,一边想着“书有什么好看的”,一边就把书翻开了。
这一翻开,这本名为《冰川天女传》的书籍从此就改变了我的人生,从这本书开始至今,阅读在我生命中就从未有一天间断过,成为我最大的爱好和习惯。随后学习也由此变得轻松起来,之前一直到三年级,我连造个句都觉得困难,四年级上半学期开始学写作文,往往涂个三四行就觉得无物可写了。然而,阅读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仅仅在接触课外书籍的半年后,我的作文从写不满三四行变成了三四十行都写不完,语文水平大幅度地提升,其它各门功课成绩也明显见长,这样的变化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都惊叹不已;而写作能力,也让我在之后的求学和工作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然而,所有这些还仅仅是阅读给我的一小部分回报。阅读给我的最大回报,是让我女儿也与书结上了缘,现在除了纸质书籍,一本在她2015年生日时我们送的kinlde电纸书也是她阅读的“利器”了。2016年暑假结束时,在和她不经意地交谈中,她居然告诉我,这个夏天她仅在kindle上就看完了《小和尚的白粥馆1、2、3》套装和《阿图医生》第一、二季,如此阅读量让我既惊且喜。还因为女儿读《阿图医生》,和我谈起书中为孕妇助产的描写,孩子妈妈还为此埋怨我说,你怎么什么书都往孩子kindle里推?她这么小适合看这种书吗?我在回答她没什么关系的时候,又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段阅读经历。
我父母自身对阅读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他们对读书有着天然而朴素的崇拜。记得在我刚刚开始喜欢上阅读的那个寒假,我向父亲提出能否去镇上的图书馆办张借书卡时,父亲二话没说就带着我去了。那时候,离家不远的镇上还有间小小图书馆,借还书很方便,但借书是要付费的,每次限借三本,每本收一毛钱,限期三天,超过三天每天加收一毛钱。然而我当时的借还书频率是上学日一天一次、放假了两天三次,当时每天三角钱的支出对于家里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父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让我不要借书或减少借书频率的话,也基本不干涉我看什么书。
我想,正是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下让我的阅读习惯也自由地生长了,而这份自由生长的习惯还在攀缘,在我女儿那里播下了阅读的种子,身为父母者同样应该为这颗种子营造一份自由生长的空间。这就是我阅读的坚持。
(三)
孩子都是天性好奇的提问者,他们的脑海中充满了各种不受规则约束的奇思妙想,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这时候父母要没一点儿急中生智的能力,往往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想想我自己小时候,也会向父母问一些问题,父母则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问题,往往拒绝回答这些在他们看来足够“奇怪”的问题。不过,他们的回答也充满了朴素的狡黠:“聪明的孩子是自己去书中找答案的。”
因此,我甚至怀疑,后来我提出喜欢阅读要去办借书卡的时候,我父母给予大力支持,其中是不是有可以从此减少面对我那些“奇怪”问题的因素在内。
但是对现在的孩子而言,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再用当年我父母的方法显然就不太行,而且因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能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在对大千世界充满一鳞半爪的认知的同时,对未知的世界也就会充满更大的探知兴趣。就像古希腊哲学家捷诺对他的学生所说的那样:“我接触无知的部分比你们大,这就是我对自己总有所怀疑的原因。”现在的孩子相比过去的孩子也是这样,过去的孩子接触外部世界的渠道较少,知道的东西就不会多,那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疑惑就比较少,认知这个世界的需求也就相应的较少;而现在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渠道空前地多样化,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知道的东西不少但往往又不成体系,对这个世界的疑惑因此就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认知这个世界的需求也就更大。
身为父母,就应该要好好把握孩子的这种认知需求,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在给出答案的同时又进行适当拓展并适时开展一些引导,在呵护孩子认知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的认知欲望。就像2016年的国庆节在南京游玩期间,我和孩子一起游玩明孝陵。在明孝陵前有明朝历代皇陵以及皇帝的简介。孩子们把这些介绍一读,顿时就对明朝的皇帝们产生了兴趣,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对简介中的全部内容理解消化,由此就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我在一旁对他们说,正好最近看过几本写明朝历史的书,可以跟你们讲一讲。然后就顺着他们的问题从明成祖朱棣讲到明武宗正德皇帝,从嘉靖小时候从外地入宫做皇帝讲到他孙子万历怎么从小做皇帝的很多事情。讲到最后,我跟孩子们说,哎呀,明朝有趣的事情可是有很多啊,要想知道得更多,那就要自己去看书了,比如有本书叫《龙床》专门讲了明朝的六个皇帝,还有像小说《张居正》,里面就讲了万历小皇帝的故事,可以回家后买来我们再详详细细地讲。孩子们都表现出了一脸的期待和兴奋。
然而,在满足和引导孩子这种求知欲的同时,对父母自身就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需要父母成为一名“杂学家”,什么都要知道一点,特别是要知道有哪些书是可以解答孩子的哪些问题的,然后在稍作讲解后就可以“引诱”孩子去做拓展阅读了。
父母要成为一名“杂学家”,首先自己就要把书读得杂一点,什么书都去看一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人文、政治经济以及文学小说等等,什么领域的知识都去涉略一下,为孩子的好奇心提前做好知识储备,这样就能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如果父母不能做到成为一名“杂学家”,那退而求次就把自己的家庭变成一个“杂学家”,这个“家”是指家庭的“家”。在家里添置上一两个书架,书架上摆上几十本不同类别的书,有空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在书架旁翻翻书,这样也不失为呵护孩子好奇心的一种好方法。有句话说得好,孩子和孩子的差别,往往就是他们获取书籍便捷程度方面的差别。
最后,还是想接着昨天“子女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看上去是这个孩子,反射出的却是父母”这个话题谈谈今天的感悟。在阅读方面,孩子同样时父母的镜子,孩子越小,这面镜子就越亮,反射得也就越清楚。近几年来,在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父母对阅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得越来越清晰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日益成为每个父母、老师希望送给孩子的一份最好礼物。但与父母、老师的期望相比,能真正把阅读作为习惯的孩子,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这份最好的礼物,很多孩子其实还没有真正收到。这其中的问题在于,父母还没有学会把这份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的技能。而这个技能,就是父母要作为阅读的先行者,为孩子做出榜样。
(四)
禅宗认为“佛性是天边的那轮圆月,而经文是那指向圆月的手指”,这句话同样也指向孩子阅读,身为父母者,究竟希望阅读带给孩子怎样的好处呢?难道仅仅是像有些书中说的那样“让孩子更聪明”、“让孩子更早地学会说话”等等吗?不,我们希望孩子通过阅读,去发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而“阅读”和“更好的自己”之间的关系,不正是开篇那句禅语的另一番映射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阅读中应该所能起的作用就是让孩子望见“那轮圆月”以及帮助孩子抬起那“指月的手”。所谓“望见”和“抬起”,就是要让孩子看到父母通过阅读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自己,换言之就是父母也要通过阅读发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而孩子只有发现和遇见了“更好的父母”,才会有信心去发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来。
因此,在阅读的路上,父母可以和孩子结伴同行、相互勉励。就像最近,大女儿就和我约定,一起阅读梁羽生作品全集,每天两人互相通报阅读进度,交流阅读体会。比如,在读梁羽生作品中背景时代最早的一部《女帝奇英传》过程中,大女儿和我交流了不少关于武则天、上官婉儿和狄仁杰等作品中的角色在历史上的人物形象,甚至还和我交流“粘衣十八跌”、点穴法、轻功等“武学功法”。现在,我们只要一谈起在玩“点穴”游戏时,一旁的小宝真以为老爸被姐姐点住了“穴位”不能动弹的样子,两个人就禁不住地要捧腹大笑。正是在这大笑中,孩子其实已经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在阅读的路上,有时甚至还可以全家人都结伴同行。就像我们曾经和孩子一起开展过的“周末家庭佳作品读欢乐时光”活动,每逢周六晚,一家人就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和朗读一篇名家名作。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朗读好听的故事,一起设计活动台卡,一起填写佳作推荐记录表,把阅读变成最浪漫的教养。
正所谓“话说千遍,不如一行。”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没有再比父母自己爱上阅读更好的方法了。父母始终要做孩子阅读的同行者,在孩子抬起“指月的手”之后,父母其实与孩子在“发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上不再有差别。面对“那轮圆月”,父母仅仅是抬手“指月”的先行者,但未必是“发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的先达者;相反,孩子由于天性未泯、思虑单纯,往往能在“发现和遇见更好的自己”的路上超越父母,成为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