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大家依旧年阅读量很少。也许是因为读书这件事情不能给人们带来及时反馈,坚持一件看不到结果的事情很难,所以半途而废的人很多。
只有真正读过几百本书,长期坚持看书的人才会知道:坚持阅读,日积月累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心态、思维方式、世界观。
大家在坚持阅读这条路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是什么呢?我在调研之后,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上班996,下班累瘫了,哪有时间读书?
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买回来的书看几页,却发现内容枯燥无味,根本没有干货。
想读专业书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可是买回来的书看不懂,看几页就放弃了。
看过的书当时觉得太有指导意义了,没多久内容全忘,和没看差别不大,不想继续读。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保证阅读时间和效率?如何选书?如何牢记书中知识点、开展实际行动?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的全新力作《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涵盖了读书过程中的所有知识点。牢记这些技巧,即使每天只用30分钟读书,也能够切实地吸收书中的知识,提升读书的价值,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赤羽雄二,1978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专业,1983 年留学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6 年进入麦肯锡公司,负责企业战略经营的策划方案,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供支援,以及市场营销、创建新的盈利项目等诸多事宜。1990 年创办了麦肯锡韩国分公司,推动了许多韩国企业,尤其是 LG 集团走向了世界。2002 年,以催生“世界性的风险投资”为使命,和他人共同创建了 Breakthrough Partners 股份有限公司。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本书是如何解决阅读问题的。
一、为什么成功人士很忙也能够读书?
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工作变得忙碌就没有时间阅读,即使有一本书很想看,很有必要看,也无法打起精神开始阅读。
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里介绍了三个方法,可以让忙碌的我们在下班后坚持阅读。
1.提升读书的优先顺序
要明确的认识到,若想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就必须坚持读书,读书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把读书在你心里的地位从“一般”上升为“重要”,把读书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以后,就能变被动读书为主动读书。
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说过“即使自己最难过的时候依然天天找书看,宗教、心灵书籍给予我非比寻常的能量。”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诵者》,出口成章的董卿完美的呈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她说自己无论多忙都会保持每天睡前阅读一小时。
提高读书的优先顺序,有意识的主动读书,经年累月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下班后打开书来阅读就不再是件难事儿。
2.创造“读书时间”
写每日计划,合理安排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在下班后的几小时里,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用来阅读。
比如计划每晚21:00-22:00这一个小时是读书时间,那么当天的其他日程都要为这个日程让道。
将陪伴家人,做家务这几件事情提前做完,将洗头发护肤这几件事情推后到22点以后。
每天坚持在固定的时间看书,形成一个特定的仪式习惯。这样才能让自己坚持阅读。
创造自己的读书时间除了需要固定在某个时间段,还需要兼顾自己的精力。
有些人是“晨型人”,有些人是“夜猫子”,了解自己不同时间段的精力状况,找一个自己精力较好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
3.番茄工作法专注读书
读书时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专注高效的阅读能让我们在工作之余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如果边阅读边做其他的事情,会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阅读速度都大打折扣。
所以在读书时间里,运用番茄工作法,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一个番茄钟是25分钟,阅读25分钟让自己休息5分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决定一天看几个番茄钟的书。
在番茄钟里,要关闭网络和手机,让自己处于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里。
在25分钟里,心无旁骛的读书,不去想其他。如果有人在这个时间发微信或打电话,都置之不理,等到休息的5分钟里再处理。
通过以上三个办法,即使工作很忙,也能够每天坚持读书。
二、如何挑选需购买的书?
我们确保了自己每天有精力充沛高效的阅读时间还不够,还需要挑选合适自己的书才行,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里介绍了两个选书的方法,让读者不浪费时间阅读没用的书,也不浪费读者买书的钱。
1.只购买会马上阅读的书
我们在逛书店的时候受广告的影响,会想买2-3本书。朋友推荐的某本书,关注的读书大V分享的某本书,豆瓣等网站推荐的某本书,想买的书不断的增多。
再加上有时候商家促销做活动,会冲动消费,买一些书堆在家里。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慢慢的,家里堆了很多不看的书。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秉承一个原则——如果感觉无法在当天阅读这本书,那么最好不要买。
囤很多书不仅浪费钱,而且时间长了会失去对那本书的兴趣,也很难再找出来看。那些买了没看的书会形成心理压力,让我们对读书这件事产生抵触情绪。
2.购买自己感兴趣的书
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如果对买回来的书所在领域不感兴趣或者觉得书枯燥无味,那么是很难坚持读完全书的。
尽可能的体验和尝试那些能激发好奇心和问题意识的事物,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我曾经对《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很有误解,看书名这本书并不能吸引我,所以即使被朋友推荐多次我也没有翻开。
我现在已经看完了这本书,觉得非常值得一看,在我翻开这本书之前,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被《呼啸山庄》这本书的名字吸引,看完了这部小说,我对“复仇”的情节很感兴趣。然后我就看了《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这本书里越狱的情节又让我大呼过瘾,我在搜索同类型有越狱情节的小说时,发现《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是越狱的鼻祖,于是我立马开始看这本书,熬了几晚,看完了。
如果没有前面的铺垫,《肖申克的救赎》这本书可能我一辈子也不会看,兴趣让我没有错过这本经典。
三、如何将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
有些人读了100本书也没有任何改变,有些人读了一本书就能获得切实提升,这之间的差距在于我们能否将书中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里介绍了两个选书的方法教我们学以致用。
1.积极输出自己的学习感想
读书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单纯的输入并不能检验自己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想。
所以我们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书本内容,将自己认为有用的干货分享出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书里分享的特别有用的知识点和金句,都可以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比如朋友圈、豆瓣、微博超话、今日头条。
这样不仅是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朋友的互动留言也许可以启发你的新思路,可谓一举两得。
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社群,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书,讨论书本细节。或是参加读书会,对自己最近阅读的书籍做一个演讲。
在分享的过程中会让你把原来不清晰的概念梳理清楚,如果你的朋友或者听众对书本内容提出疑问,解答他的问题也是查漏补缺的方法。
把书本内容完整的分享出来,才是彻底了理解了书中内容。
2.明确目标,立即付出行动
在理解了书本知识以后,要立马对知识进行实践,活学活用。读书本书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梦想的手段。
我曾读过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这本书是教我们如何整理家里的杂物和内心的废物。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立马按照书里说的方法整理了我的家,还针对我家里的具体情况,对书本内容不合适的地方在我的笔记里进行了修改。
在这个活学活用的过程中,我对书本里教的收纳法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些记忆很深刻,多年后的今天我依旧记得。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我们不仅要坚持读书,更要学会高效的阅读法让阅读事半功倍。
赤羽雄二在《麦肯锡精英高效阅读法》里介绍了优秀的人即使工作再忙也能坚持读书的方法,为自己挑选合适的书省钱省时间的方法,将书中的内容活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法。
这本书会改造你的阅读方式,带你走出阅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