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我都非常享受多任务操作,并以此沾沾自喜。
然而,这应该算是我刚接触时间管理的时候发生的一个比较大的误区。
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在执行和反省“多任务操作”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前面享受期:
我觉得能够同时多任务操作的人,首先脑子很灵光,同时他肯定是一个效率很高的人,同一时间做这么多事情,相当于单位执行时间就能下降,反正呢我也一直很想做好这件事,并有在用。
问题发现期: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一段时间开始察觉到因为多任务处理而产生的一些问题,例如:
1.记忆力开始变得特别的片段,过一会儿就忘了上一秒要做什么事情。
2.注意力的集中也特别的有限,一般就是坚持个5到10分钟,心里想着要快点把下一个事情弄完。
3.完成时间也是不断的往后推,因为同一时间做多个事情,这边也想顾及,那边也不想放下,最后基本是在同一时间把所有事情都完成,但是完成的节点也比预计的要晚很多。
4.因为时间点已经超过了自己的预期,便想着既然都晚了,那不如再晚一点呗,设置的deadline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自我反省期:
后来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会那么钟情于多任务管理呢?
经过对自己的抽丝拨茧,我觉得最大原因是2个:
原因1:找到一个表现自己的点
可能是从小就不太聪明,表现得也很平平,非常中庸,因此一直都会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别人能够认可自己。
那认可自己总要有一些理由吧,一不小心我就发现了【多任务管理】的这一条诺亚方舟,于是便毫不犹豫的跳上去了,而且在前期他的确可以给我一些帮助,在任务不太多,坏习惯还没有养成之前,多任务处理在短时间内给到我积极的帮助,有一段时间大家都觉得我脑子特别灵光特别厉害,可以同一时间做这么多事情。
原因2:贪心
同一时间完成多个事情,那就意味着我可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做想做的事情,于是这种贪念便会越来越大,所以同一时间想做的事情就会变多,多到自己扛不起了,多大坏习惯已经养成了,就开始自尝苦果了。
调整努力期:
后面的一段时间,理智和情感是不断的交替和战斗的阶段,一方面我意识到了多任务管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但从情感层面来看,我不愿意放弃这些短期的利益,所以会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继续做多任务管理,包括到我意识到他确实是不好的情感层面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一时间要改,尤其是思维和行动方式的改变也很困难。
然而问题已经出现了,再让它发酵肯定不是导向更好的结果。于是我便在进一步的进行自我分析。
要想改变一个习惯,有2点需要关注
第一点:明确的切身利益点
深切体会到长期利益大于短期利益,这样有助于下定决定改变。像超短注意力已经很大程度上已经到我,容易忘事,而且在任务切换之间也需要较多时间调整,变相效率更慢,状态变差。
第二点:逐步调整
这种习惯能够一直坚持,必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全盘推翻也不合适,所以是不是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现调整,这样改起来也不那么困难。
所以我做了两个小小的行动计划
计划1:在一定范围内仍然维持多任务处理,但仅限于用不同器官的事情,例如一边想东西一边做家务(相当于一边用脑和一边动手),像需要同时用同一器官的事情,像一边写文章一边听音频的这样不做。
计划2:想到的事情都先记下来,手上的事情一口气尽量做完。
实践成果期:
改变当然是困难的,在一开始我用的是心理暗示法,当我意图转移注意力时,总会有个声音貌似在提醒我“再等等”,于是就是在不断的再等等中逐步缓和。同时在决定做一件事情时,我也会设置充分的仪式,例如优先把其他事情完成来减少干扰,事先挑选和播放喜欢的纯音乐,让自己沉浸在状态中。
逐渐的,我体会到【专心做一件事情】的好处:内心更加平静、思维更加完整,每件事情更好的保障结果,从而也更加愿意专心致志。
现在,我还在努力着,相信有天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