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我曾做了十几年的码字工作,写了N多的文章,没想到今日提笔写作成了老大难。几次立志都半途而废。借由跟着高琳老师学习《精力管理》的契机,我要重新挑战写作习惯:设计一条习惯回路,用21天进行“每天100字”挑战任务。
方法:养成习惯,需要建立“习惯回路”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书中提到了“习惯回路”的概念。他认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大脑新皮质不断学习各种习惯,把习惯的线索、行为和奖赏三个要素进行打包,串成“习惯回路”,把它交付给基底核使用的过程。
新皮质对一个习惯进行打包时,会重点记录三件事——也就是习惯三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这个习惯的线索,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你会用到。第二个要素是行为。你应该做哪些事情,用什么方式。第三个要素是奖赏,做完之后你会得到什么好处。 想养成一个习惯,首先要凑齐这三个要素——线索、行为、奖赏形成一个回路,不断加强,最终将固化成本能。
自我反思,以往我想培养习惯时,经常只盯着行为这个要素,比如养成阅读、写作、早起的习惯。而对于习惯养成来说,行为恰恰是三要素中最不重要的那个。习惯养成重要的是线索,即提醒你开始做某件事的导火索(发动机)。线索分5种:时间、地点、情绪状态、他人行为、前置行为(刚刚发生了什么事,经常能提醒你该干点什么了)。最好的线索就是这5种都齐全了。
奖赏对于习惯养成也很重要。奖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为本身可以带来的奖赏——自然奖赏。此外,你还可以设定一些规则,额外地指定做完一件事之后可以立刻获得哪些好处,这叫做规则奖赏。奖赏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你的内心当中形成一种渴望。一旦线索出现,大脑对奖赏的渴望驱使你赶快做出习惯行为。
总结一下,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从线索和奖赏两方面精心设计———线索是营造仪式感,奖赏是确定内驱力。线索要频繁,奖赏要确定。
案例:利用5个线索,养成跑步习惯
运动是一项很难养成的习惯,难度不亚于减肥。咕咚记录显示,我2个半月以来跑步200公里,跑步习惯基本养成。以前偶尔心血来潮我也跑一两次步,但没有持续,也没有起到锻炼身体/提高精力的效果。而最终这个习惯是我在陪娃上兴趣班时养成的。
分析一下,这个过程恰恰符合了建立“习惯回路”最重要的5个线索。第一,时间——娃上兴趣班时,每周二、周三、周四晚上;第二,地点——兴趣班附近小区;第三,情绪状态——无聊或轻松,总之比较清闲;第四,其他人——都是路人甲,无人打扰;第五,前置行为——把娃送进兴趣班后就可以进行。只要我在陪娃上课前换好运动服和运动鞋,这5个线索很容易实现。所以,无心插柳反而养成了运动习惯。
对我来说,跑步带来的奖赏是自然奖赏。跑步让身体产生大量内啡肽,这种物质带给我内心的宁静,相信自己有充足的能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另外,每周坚持跑3次,每次5公里,让我保持了很好的体能储备。
挑战:设计习惯回路,养成写作习惯
根据《精力管理》书中的讲述,前几次之所以没有养成写作习惯,从根本上说是缺乏意志,也就是使命感和价值观的引领。写作和价值观之间没有建立关联,我不知为何而写,大脑就很容易偷懒了。所以呢,这次挑战写作习惯,与之相关的我的价值观就是:分享与贡献。我想成为一名专业儿童教育践行者和传播者,把好的教育理念分享给更多人。我计划自己录一段30秒语音,每天早上叫醒自己。
回到5个线索的设计。第一,时间确定为晚上10点娃刚睡后;第二,地点为书桌前;第三,情绪状态。将状态调整为积极、期待、激情的状态,免得打盹;第四,其他人,娃睡了无人打扰;第五,前置行为。放自己的30秒录音。奖赏方面,写作带来的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需要一段时间积淀。所以,先定一个规则奖赏:坚持21天买很久就想买的一本书: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
依据高琳老师精力管理的诀窍:缺啥补啥,一次一个,精确具体,养成习惯,期待自己这次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