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很多朋友,明知道自己需要运动,但总有一些练了没几天就放弃的,还有的会在网上试各种方法但却不见效果,不管怎样,很多人都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为什么会这样,真是懒吗?如果只是个别情况,我觉得可以用懒来定义,但实际情况是,我们身边总能找到这样的人,而且每个人其实在某些方面多多少少会表现出这样的状态,可想而知,“规模”有多大啊!
前几天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了精神分析学家武志红的《巨婴国》,书中说多数国人都是巨婴。巨婴指的是成年婴儿——生理上是成年人,但心理发展水平却处在婴儿水准。我们的心理状态有这么差吗?
书中提到,在精神分析学派中,有这么两条公认的原则。
第一点. 潜意识控制人的表面行为。 人的行为表面上是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但实际上,人的行为习惯受到的都是潜意识的影响。PS.这点对于我来说体会还是挺深的,很多运动时的错误动作对于自己来说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了,自己的主观意识也完全控制不到真正合理、正确的动作。
第二点. 六岁之后的所有行为方式,基本都是六岁前的强迫重复。人的一整套反应模式,在婴儿时期,就和父母以及外界的互动中形成了,并极大的影响成年之后的行为习惯。
既然我们的行为习惯在婴儿时期就形成了,那婴儿的心理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呢?
作者武志红总结了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
一种是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这是对待一件事两种极端态度,要么完全肯定、要么完全否定。在婴儿时期,任何需求都有人去满足他,他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就像是我们现在描述的神。但当设想的和实际的情况有所不同时,他会瞬间崩溃,哭的歇斯底里。在婴儿的世界里只有对立的两面性,不存在中间的可能。
另外一种是卓越强迫。在婴儿的世界里所有东西都是完美的,一个不完美的东西是不能被接受的,然后就会表现为第一种偏执的分离状态——快速达到完美。
那成人是怎么用这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的呢。比如说第一种的典型表现就是网上的骂战,比如有个明星不捐款下面就会有人骂,骂的原因不仅仅是捐款这件事本身,真正内心想表达的是明星的做法和他设想的那种高大全的明星形象不同,要么完全肯定,要么完全否定。
那如果用这样的理论去解释普遍“懒“的现象呢?很多人的心态是我要在半年内就瘦成一道闪电,但是发现练了一段时间和设想的不一样,然后……就是彻底放弃,一点运动的影子都不见了——要么瘦成一道闪电、要么就破罐破摔,这跟书中巨婴的心理是多么的一致啊。
卓越强迫的心理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我知道我需要练,但是去锻炼太辛苦,我要找到一项简单有效不用吃苦的方法,于是找了一堆三分钟瘦腿等方法。
这么看那我们大多数人真的是巨婴,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就像我自己,定的是每周定时更新文章,每次觉得文章写的不如人意时,上面说的第一种情况就出现了——不想写、不想写、不想写,于是就会出现拖延,甚至出现放弃的念头。
面对这两种情况那该怎么处理呢?也很简单,就是关注当下所面对的事并产生行动,这样就会脱离想象中的世界,就算之后会面临各种困难和犯错,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一步步往前走,最后把身体内的巨婴成为真正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