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6,晌午,我的手机太想念我家地板,于是乎从口袋跳下,落脚不稳沿楼梯滚下,四分五裂,经抢救无效,卒。
得知这一消息的我似乎并没有想像中的焦急、烦躁或者绝望,相反有一种默然的欣慰或者说是放松。于是顺势关闭了大部分社交网络,尽管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我,然而抛开无意义的社交网络后我拥有了大把的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也不无乐趣。也许换个角度想我需要这样的时间,或者发一个冗长的呆、或者看一本无关紧要的书、或者睡一整天……不用思考学业、事业、交际,归一归心,找一找生活的乐趣和动力。
发呆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没有之一。
发呆也是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这是柏拉图说的一句话。也是因为这金句式的话让我乐于思考,现在想来我的灵魂被这句“鸡汤”鼓励着自我谈了好些年的话。
又记起某天和异性友人吃饭聊得兴起,饭毕,对方提到我们每次聊天话题都显得严肃。我打趣以后我们家里长家里短。事后回想我们过往的聊天话题,科技、设计、学业……果真不乏正经内容。又思考我们在外求学,暂且寄宿校舍,远离家人,如何家长里短,恐怕是不合适,又似乎这是另一种思考,包含一丝丝温情。转又想正经些也不无好处,不断的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充斥着理性和智慧。正经了许久,是时候离开理性和智慧片刻了,乐趣由此而生。
试想在我情绪较为低落的时刻,手机大概是明白我的小心思,我需要的是静静,便离我而去。两日之后的今天,我做回想,所谓的心情低落无非是一些莫须有的杂事,我居然还因此做梦吓醒。或者说,我似乎长期处在一种悲伤的心态中,只是最近尤为凸显,大概是天气作祟,冬雨后的气温骤降将冬日里最后的一丝温情也冻住了。
说来也搞笑,所有的悲伤都来自于臆想,想象着所有美好的人、事、物沉浸其中。被突如其来的现实把我从中抽离,已经不记得自我催眠多久了,清醒片刻再次沉入臆想……这大概就是我对美好的向往,如此极端,或者说我在臆想中上瘾。更搞笑的是到现在为止似乎看不出任何悲伤的痕迹。这就归功于天生拥有一副积极乐观向上明媚的脸孔身姿及思想,巧妙的避开了大众犀利的眼光。
看书大概是我坚持最久的一个爱好了,与吃并列。
与大多数热爱文学和写作的朋友们不同,我偏爱杂书,杂文集漫画杂志……所有无关紧要又具有叙事性的书都是我的最爱。
现在手头便有一本无聊至极的书《东上海的前世今生》。听书名也便知道写的是老上海的东上海(浦西),只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只作者小时候记忆的那一片。我对上海介于熟悉和陌生之间,就着模糊的记忆来品读这本书,总是半懵不懂,好在作者文字细腻,我便可以串起一整个脑补画面。似是我也活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上海。想着再回上海,定要去把这“东上海”走一趟,体会一下东上海的现代。
睡不着的时候翻一翻《睡不着》,它不是文集,不是小说,他是一本漫画集,萌物一般的存在。轻松、温暖、无厘头的奇思妙想,带来无限充满乐趣的想象空间,乍一看傻傻不明白,细一想,处处都是欢乐,细小暖心。
睡觉大概是世界上最享受的一件事了,忘乎所以。
整理好床铺,洗漱完毕躺进被窝,睡觉睡觉,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等等,我似乎只是在逃避问题,对,我应该去解决他们,在这之前我是不是应该去吃个饭?下意识的抓起手机,哦,手机还没活。
吃饭…吃饭…吃什么……先买个手机吧,啦啦啦……
(此文章带有浓烈的个人思想,只此续写作乐趣,并无任何否定大家或讽刺意味。如有不满,请息怒,并返回,世界很美好。哈哈哈……/斜眼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