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会遇到关键时刻,我们是选择隐忍不发,还是冲冠一怒,又或者是顺利通关?这本书可以帮我们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一、什么是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的三个特征
1、双方观点很大差异
和老板讨论升迁,她认为你没准备好,你却觉得自己早该被提拔。
2、对话拥有巨大风险
部门讨论新战略,如果无法提出新建议,肯定无法实现年销售目标。
3、双方情绪非常激烈
闲谈时,老公突然提到昨天发生的“家丑”,指责你不但和其他男人调情,甚至打算进一步发展,而你认为他在颠倒黑白,你只是表现的有礼,双方愤怒不已,不欢而散。
面对关键对话,为什么我们常常表现糟糕
1、人类基因使然:暴力对抗或转身而逃
对于一件和你有莫大关系的事件,有人表达了和你不同的看法,你气得连脖子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肾上腺开始活跃,向血管释放大量肾上腺素,你很快像失控的野马一样无法驯服。你的大脑开始调整任务级别,把血液从其他器官调离,充斥到四肢,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同时脑部负责思维的部分因为缺血无法思考,你的智力水平跟猴子差不多。
2、处在压力之下
面对关键对话的真实状态,毫无征兆的突袭、棘手的问题、不依不饶的对手、高度缺血的大脑和无法正常工作的大脑。
3、被关键冲突问题难倒,不知道如何开始关键对话
我们很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成功沟通的行为模式,并不清楚什么是正确应对的关键对话。
4、陷入怪圈
抓住对方的言论,形成某种情绪,在此基础上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行动,我们成了自己最可怕的敌人,却又浑然未觉。
可以在以下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个人创业
高手能明确表达充满争议甚至是风险的观点,保证对方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不但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观点,而且能让对方心服口服的接受,而不是表现出抵触感或愤怒感,无论是上级、下级。
2、改善企业
员工间的各自为政是管理者的头疼问题,会大量增加成本、降低工作产出、耗费巨额预算。静态的体系或制度并不能保证企业实现高生产率,真正的改变之道在于关键对话能否取得成功。
研究发现员工善于应对关键问题的企业具有5方面优势。
- 财务敏捷性:对经济衰退的响应速度比其他公司快5倍
- 沉默危机:对于危险状况对企业造成的上海或倒闭影响,其应对能力高出66%
- 冲突/逃避:每次员工选择应对关键对话而不是逃避,平均节省$1500和8h
- 远距离合作障碍:对虚拟工作团队显著提高信任度,降低成本
- 企业的不可接触者:欺凌弱小、纵容违规、虚伪狡诈或能力不足的同事,几乎不可接触,从来没承担过任何责任,被边缘化
3、改善人际关系
夫妻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类,一是动辄以言语威胁对方、互相叫骂,二是沉默寡言、在内心积蓄不满和怒火,三是开诚布公、彼此尊重、就事论事。
研究发现,离婚预测准确度接近90%,并且只要帮助夫妻掌握关键对话的能力,离婚率降低50%。
4、改善个人健康
无法正确处理关键对话的夫妻,免疫系统虚弱得多。
并且学会有效表达的患者,生存率大大高于不会表达的患者。
二、如何进行关键对话
成功的对话关键在于相关信息的自由交流,双方愿意公开坦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猜测,即使是充满争议或不受欢迎的。
如何确定目标
1、改变错误观点,认为我们的苦恼是由他人导致
从俩姐妹争吵谁先上厕所,最后花了25分钟听到冲水声,双方相互讽刺挖苦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我们总是简单地认为,“只要搞定麻烦制造者,一切都会好起来”,但实际上,正式这种念头阻止我们利用对话解决问题。
2、审视自我,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正如我们认为别人应该做出改变一样,实际上我们能够成功启发、激励和塑造的人只有一个,镜子中的自己。
3、明确目标和动机,绝不动摇,避免傻瓜式选择
首先,非常清楚自己希望通过对话获得什么,对话过程中,无论出现多少可能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依然能坚守自己的目标。
其次,永远不做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傻瓜式选择,坚信无论出现多棘手的情况,对话永远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人们在受到攻击,面对沉重的压力和强大的反对意见时,常常会思维短路,忘记鼓励大家想共享观点库添加信息的目标,转而希望战胜对方、惩罚对方或是寻求安全港湾、明哲保身。
破局很简单,暂停和对方互动,转而审视自己,问几个问题:
- 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 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 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 要想实现这些目标,我该怎么做?
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并逐步退出“逃避或对抗”模式,把血液输送到大脑,开始理智分析问题。
然后拒绝傻瓜式选择,并通过以下对比说明的方法提出新的选择
- 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 说明不想实现的目标: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不但让人心烦,且无法改变情况。
- 给自己提出更复杂的问题:重中之重,两步结合,我应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时间。
营造安全氛围
我们需要同时观察对话内容和对话气氛,如果能弄清楚对方为什么生气,为什么保留自己的观点,就能想办法把他们拉回到正常对话中来。越早意识到,越容易拉回正轨,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1、留意对话气氛,关注安全问题
必须关注三种因素:对话陷入危机的时刻、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倾向)、你应对压力的方式。
人类不会因为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阻止交流的最大元凶莫过于恐惧感,因为恐惧催生暴力或沉默退缩。
警告!:当对方失去安全感,会表现出令人气恼的举动,让我们很难冷静面对,很难做出正确的思考,并条件反射做出傻瓜式选择,成为麻烦的元凶。此时,要求我们将这些视为失去安全感的信号,这点最为关键。
失去安全感的信号,是沉默和暴力
1)沉默,包括所有有意拒绝观点交流的行为,三种常见形式是掩饰、逃避和退缩。
- 掩饰:对问题轻描淡写或有选择的表达观点,冷嘲热讽、甜言蜜语、字斟句酌。
- 逃避:完全避开敏感话题的行为,提出微不足道的建议转移目标。
- 退缩:彻底退出对话机制,不是退出对话,就是离开房间。
2)暴力:包括所有试图迫使、控制或强迫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言语行为,三种常见形式是控制、贴标签和攻击。
- 控制:胁迫对方按照你的思路思考问题,两种表现方式,要么强迫对方接受,要么一言堂。具体做法包括经常打断、过度强调自己观点、大量使用绝对性字眼、使用指令性问题控制对话。
- 贴标签:给某些人或观点加上标签,将他们视为具有某种特种的一类人或物。
- 攻击:往往希望战胜对方,进而希望为对方制造痛苦,具体行为包括贬低和威胁对方。
压力应对测评
我们很难监督自己的行为,当我们满脑子都是观点和理由时,往往会变得毫无社交敏感意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学习成为机警的自我监控器,密切关注自己的做法以及这些做法造成的影响,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改动行动策略。
书中有一份压力应对方式的测试,能评估出你经常使用的应对方式,以及书中需要特别留意的核心章节。
我的评估结果,沉默式的掩饰、逃避、退缩都占全了,暴力式的控制满分、不贴标签、半攻击,还挺准确的。同时,我需要对如何营造安全氛围、了解动机、综合陈述的内容做重点关注。
2、留意危机的类型
建立安全感,第一个条件是共同目的,对话启动的因素,第二个条件是相互尊重,对话持续的因素。不同的安全危机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共同目的
共同目的:你应当让对方感到你们在对话中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的,感到你关心他们的目标、利益和价值。反之亦然,对方也能让你感到他们关注你的目标、利益和价值。
危机信号:争执、自我防御、绵里藏针、无端指责和老调重弹。
解决方案:强调“共同”二字,这里的目的必须具备高度的共同性,可以询问“如何确定目标”里的三个问题,我希望为自己、为对方、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标。
相互尊重
尊重感就像空气,存在时没人会想到它,但没有时,人们想的只有尊重。因此,一旦人们在对话中感到不尊重,关于初始目的的讨论马上会终止,取而代之的是出于自尊的高度防御。
危机信号:即人们维护自尊的行为,情绪变化,从恐惧到愤怒异常,应对方式有生闷气、骂骂咧咧、大声咆哮、言语威胁等。
尊重你不愿尊重的人:只要我们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就可以做到。我们要努力理解,学会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发现与对方间的相似点。
3、重建安全感
1)道歉
当犯下伤害对方的错误时,应当道歉,必须表示真诚的歉意,关注自己的真正目的。
接下来,注意观察能否恢复与对方谈话的安全氛围。如果能,你再解释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如果不能,再采用下面技巧。
2)对比说明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应暂停争执,利用对比说明法重建安全感。
-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更重要)。
-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 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问题,寻找补救措施。
3)创建共同目的
-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做出单边承诺,表示你愿意继续对话,直到找出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询问对方为什么要实现所说的目的,分清他们的要求和要求背后的真正目的。
- 开发共同目的:如果明确双方目的后仍无法取得一致,就开发级别更高、更为长远,能帮助双方避免争执的新目标。
- 共同构思新策略:明确共同目的后,应当和对方一起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4、管理情绪,控制关键对话
别人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是你让自己感到害怕、烦恼、气愤,让你产生情绪的只能而且永远是你自己。要么控制它,要么被它控制。
行为方式模型,解释了情绪、想法和体验是如何导致我们出现特定行为的。
有能力主观臆断的且仅是我们自己,这说明如果我们有办法控制内心产生的想法,我们就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进一步掌控整个关键对话的表现。
具体控制想法的技巧如下,即反推行为方式模型:
- 关注行为表现:必须诚实审视自己的行为原因,努力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行为。
-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了解真实感受可以帮助你更准确的了解问题出现的经过和原因,应当学会用更准确的词汇形容,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心烦”等。
-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质疑你的感受和想法,感受源自想法,想法是我们大脑思维的产物。拒绝相信不假思索的想法是正确的,并敢于质疑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的想法(想法可能只是对事实诸多判断中的一种)是否正确。
-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区分事实和想法,通过“我所说的事实有没有可以看到或听到的东西作为依据?是不是确实出现过的行为?”来判断。
三种常见想法
1)受害者想法
自己犯错,这种想法会把我们变成无辜的受害者,建立在对方是邪恶、错误、愚蠢的,而自己是善良、正确、聪明的基础之上,目的是夸大自己的无辜,掩饰自己的责任。
2)大反派想法
对方犯错,我们会把理智正常的人变成十恶不赦的坏蛋,过度强调对方的错误,把问题归咎于对方的邪恶目的,然后正义凛然的告诉每一个,仿佛自己是救世主一样。
3)无助者想法
特征是,我们总认为自己无力做出任何积极努力或表现的有所帮助,以此当做自己不愿作为的借口。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错误想法?
1)符合实际情况:对方给我们带来伤害、的确是受害者、的确无力改变,我们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
2)能让我们摆脱困境:事实是双方责任,但把对方描述成错误、自己是正确,就能轻松摆脱困境。
3)为言行不一提供借口:言行不一在前,利用上述三种想法,为自己的表现找借口在后。
如何破局?——改变主观臆断
错误的想法有一个共同之处,缺乏完整性,会忽略关于自我、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1)受害者想法: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
问自己“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通过分析自己的责任,可以意识到你对问题的认识有多偏颇,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忽略自身错误,夸大对方错误的。
2)大反派想法: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
问自己“一个理智的正常人为什么会这样做?”,把对方视为充满人性的人,在寻找答案时,负面情绪会逐步淡化,以同情取代苛刻的负面评价,个人责任感会逐渐升华,摒弃浅薄的自我辩白。
3)无助者想法: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
问自己“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我希望为自己、他人 、我们间的关系实现什么目的?现在我应该怎么做?”,消除傻瓜式选择,应公开诚恳、有效的和对方讨论问题,积极承担对话责任。
了解动机,综合陈述
1、综合陈述法
1)分享事实经过
事实,具备高度的客观性,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内容,是最具说服力的内容,也是最不会令人反感的内容。
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对方理解为什么一个理智的正常人会按照你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所以你必须做到以事实为基础展开对话。
2)说出你的想法
事实本身往往不值得提及,事实外加个人观点才构成面对面沟通的基础。
以事实为基础并塑造想法,会获得足够的自信,能够在对话中提出充满争议而又至关重要的看法。
在提出想法时,留意是否出现安全感遭到破坏的信号。如果对方变得非常抵触或愤怒,你必须暂停对话,用对比说明法重建安全感。
3)征询对方观点
以非常真诚的谦逊,鼓励对方陈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产生的想法和感受,然后仔细聆听。同时,当更多信息流入共享观点库时,你必须在主观上放弃或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
4)做出试探表述
目的是说明,这只是我们不成熟的想法,绝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因为我们要推动观点的自由交流,不是强迫对方屈从于我们的意志,所以需要在结论中表现出适度自信,又能欢迎对方对你的看法进行质疑。
5)鼓励做出尝试
你不只要鼓励他们开口,还要表明“无论对方看法和自己的有多不同,你都愿意洗耳恭听”的态度,并明确表示“希望听到他们的观点,无论与你的有多不同”。
真诚邀请,不虚张声势:话语和态度必须真诚,必须体现出“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的感觉。
抛砖引玉:做出表率,吸引对方参与。比如,自我否定。
2、了解动机
鼓励对方说出内心的看法,必须表现得非常真诚,以及强烈的好奇心要弄清楚对方暴力表现背后的原因,而且每次在对话中感受到受挫或愤怒时都要表现出来,积极寻找错误表现的潜在原因。
当对方说出令人不快的想法时,我们可能编织受害者、大反派、无助者想法,但我们要把关注点聚焦在“为什么一个理智的正常人会说这样的话?”,来避免过激反应,并坚持去探索对方的行为模式,直到找到根本原因。
激烈情绪一旦爆发,将会停留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要保持耐心,等待负面情绪消散。
四种倾听手段
牢记,我们的目的是要了解他们的看法,并不用表示同意或支持。
1)询问观点
做到不强迫对方接受你的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的看法,破除对话反复陷入危机的恶性循环,找到问题根源。
2)确认感受
我们应当扮演“镜子”的角色,必须冷静客观的描述对方外在的表现或行为,因为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对方的行为表现和情绪带来的暗示。如此,不但可以表现出我们的尊重和关注,而且承认对方的情绪能营造出对话安全感。
3)重新描述
如果意识到对方为什么会出现特定的感受,你可以简略复述对方表达的方式营造更大的安全感。
4)主动引导
你必须提出一些关于对方想法和感受的猜测,然后才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在尝试上述三种方法之前,不要轻易使用。只有非常了解对方的看法,且非常清楚他们的想法时你才可以采用。因为主动引导是一种展示信念、承担风险、主动示弱和营造安全感的行为。
应对方式
1)赞同
观点一致:如果对争吵的内容进行分析,事实只占争吵内容的5%~10%,其余都是我们用来反对对方的想法。我们的目的是取得共识,消除差异,但绝不能一开始就两名立场,必须从双方一致的看法出发,除非完全同意对方的看法。
2)补充
观点中的小部分不一致:努力找寻双方观点中相同之处,如果对方有所遗漏,先认同双方的一致之处,然后补充。
3)比较
观点不一致:以试探但却坦诚的开放态度表明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的看法有些不同,我来说明一下”,然后用综合陈述法说明。
做出决策
我们必须学会区分对话和决策,明确指出应当如何决策、参与的决策者有哪些以及为什么这样决定。
1)权限分明时的决策:由具有管理权的一方决定采用哪种决策方式。
2)权限不明时的决策:你应当利用最佳对话获取各方观点,与他们一起决定如何做出决策。
1、四种决策方式
1)命令式
一是外部力量对我们施加命令,我们没有选择权,如有关机构发布法律法规;二是我们主动交出决策权,我们认为要么没风险,要么认为代理决策者具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
2)顾问式
有效获得观点和支持,又不会影响决策过程的方式。了解他人观点,评估各种方案,做出最终选择,然后把结果通知相关人。
3)投票式
适用于强调效率的场合,只需在几种现成的方案里挑一个。但如果决策团队成员不同意或不支持,便毫无意义。
4)共识式
适合于高风险的复杂问题或者每个决策者都必须支持的场合。决策者必须讨论到所有人都取得一致意见。好处是能带来巨大的统一性和高质量的决策方案。坏处是运用不当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2、执行决策
分配任务,明确到人,要准确说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期望目标,任务的完成时间,任务执行情况的检验方法。
记录下相关具体内容,在关键时间点核对,对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