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睡前,跟儿子聊到去年元旦去清凉山踩树叶的事,儿子突然说,“明天还上幼儿园吗?”
妈妈:明天周四,还上幼儿园。
儿子:不要上幼儿园,出去玩。
妈妈:哦,想出去玩啦。
儿子:嗯。(明显情绪降下来了)
(过了一会儿)
儿子:不想上幼儿园,害怕。
妈妈:害怕老师?
儿子:嗯。(情绪降下来了,但是他也没说出为什么害怕)
今天一早,起床之后,又开始了。
儿子:我感冒了,不能上幼儿园,需要休息几天。
妈妈:是哦。
(自己拿创可贴去玩了,玩了一会,又来了)
儿子:还是不想上幼儿园。
妈妈:哦,还是不想上幼儿园。
儿子:嗯,害怕老师。
妈妈:抢玩具,老师批评了?(说了好多遍害怕,妈妈在想到底是害怕什么呢)
儿子:嗯。
妈妈:老师批评你,你觉得老师不喜欢你了。
儿子:嗯。(感觉儿子好无力,一小会,好像想起了什么,去玩了)
过了一会儿,幼儿园开始放音乐了。
儿子:响起来了,快吃饭。
开心的吃完饭,妈妈送去幼儿园,刚出家门。
儿子:妈妈,我不说害怕上幼儿园了。(儿子很开心)
妈妈:啊,不害怕了。
儿子:嗯,因为老师批评别的小朋友,我也会害怕。(完美ending)
妈妈:哦,这样啊。(原来是这样的啊,幸亏前面没有评判、说教,不然就没后面真实的原因了)
这就是PET倾听的魅力,不接管孩子的问题,把孩子的问题留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同时,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跟妈妈讲,妈妈会无条件的信任我,接纳我”。是的,妈妈允许你有害怕的情绪,妈妈接纳你“不想上幼儿园”的想法。
害怕是一种情绪,如果这种情绪占据上峰,大脑的思考力就会下降,无形中就削弱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创造力、想象力等等。如果孩子的心、脑长期处于平衡的状态,那么他的情绪处理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需要被滋养,而非被训练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