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卷6大宗师诗解8非梦非觉真情不死非物非我天人合一
题文诗:
颜回问曰:孟孙才者,其母死也,哭泣无涕,
心中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
名盖鲁国.无其实而,得其名乎?回壹怪之.
仲尼答曰:孟孙氏处,丧尽之矣,进于知矣.
世人唯简,而不得之,夫孟孙氏,已有所简,
不知所生,不知所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且方将化,
恶知不化?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吾特与汝,
其梦中未,始觉者邪?彼有骇形,而无损心,
且有旦宅,而无情死.孟氏特觉,人哭亦哭,
是乃自其,所以为此.且也相与,吾之耳矣,
庸讵知吾,所谓吾乎?汝梦为鸟,而厉乎天,
且梦为鱼,而没于渊.今之言者,其觉者乎,
其梦者乎?造适称意,不及笑也,献笑诙谐,
不及排也,安排去化,乃入于寥,天人合一,
形有生死,真情永恒.真情所致,非梦非觉,
非死非生,非物非我,情通万物,万物有情.
【原文】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①,其母死,哭泣无涕②,中心不戚③,居丧不哀。无是三者④,以善处丧蓋鲁国⑤。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⑥?回壹怪之⑦。”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⑧。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⑨。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⑩,不知就后;若化为物(11),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12),有旦宅而无情死(13)。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14)。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15),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16),献笑不及排(17),安排而去化(18),乃入于寥天一(19)。”
【译文】
颜回请教孔子说:“孟孙才这个人,他的母亲死了,哭泣时没有一滴眼泪,心中不觉悲伤,居丧时也不哀痛。这三个方面没有任何悲哀的表现,可是却因善于处理丧事而名扬鲁国。难道真会有无其实而有其名的情况吗?颜回实在觉得奇怪。”
孔子说:“孟孙才处理丧事的作法确实是尽善尽美了,大大超过了懂得丧葬礼仪的人。人们总希望从简治丧却不能办到,而孟孙才已经做到从简办理丧事了。孟孙才不过问人因为什么而生,也不去探寻人因为什么而死;不知道趋赴生,也不知道靠拢死;他顺应自然的变化而成为他应该变成的物类,以期待那些自己所不知晓的变化!况且即将出现变化,怎么知道不变化呢?即将不再发生变化,又怎么知道已经有了变化呢!只有我和你呀,才是做梦似的没有一点儿觉醒的人呢!
那些死去了的人惊扰了自身形骸却无损于他们的精神,犹如精神的寓所朝夕改变却并不是精神的真正死亡。唯独孟孙才觉醒,人们哭他也跟着哭,这就是他如此居丧的原因。况且人们交往总借助形骸而称述自我,又怎么知道我所称述的躯体一定就是我呢?而且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摇尾潜入深渊。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心境快适却来不及笑出声音,表露快意发出笑声却来不及排解和消泄,安于自然的推移而且忘却死亡的变化,于是就进入到寂寥虚空的自然而浑然成为一体。”
下明方外之道,方内亦有能行者,第俗人不识耳。故借颜子发明,孔子以开其迷意。若颜子之好学,诚可以深造而自得也。
《庄子内篇》憨山释德清注:
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无心于哭),中心不慼(全无哀意),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喪蓋魯國(以善居丧之名,以盖鲁国),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名不副实)?回壹怪之(壹,谓一,常怪之)。”仲尼曰:“夫孟孫氏盡之(言能极尽丧礼也),進於知矣(言世人但知世俗之礼,而不知天。今孟孙氏乃尽于知天,故人之返本,乃礼之实也),唯簡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簡矣(言孟孙知其本无生死,又何假以哀为礼哉。但世人常情,必以哀为礼,故欲简之;而不得,故人哭亦哭,乃不得已而从俗之情耳。今哀而不慼,则已有所简矣)。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言孟孙子悟不生不死之道)。不知就先,不知就後(言以了悟不生不死,故虽生而如不有生,故云不就先;虽死而知本不死,故不就后,坦然大化之中)。若化為物(言孟孙自视其形,在大化之中,若忽焉化为一物耳),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言不知其所以生,故今虽处形骸,但待其所不知之大化,听其尽之而已,岂有情识哉)。且方將化,惡知不化哉(言方将化,恶知有不化者有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言世人但知固守其形,将谓不化。彼恶知造化密移,而念念已化哉)?吾特與汝,其夢未始覺者邪(言化而不化,乃死生一贯,唯大觉方知。且吾与汝,皆在梦中而未觉者也)!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到此方言,孟孙之母虽死,而不死者存,但形死耳。故曰有駭形,如豚子之视死母而走也。若其天真之性,湛然不迁,所谓死而不亡,故曰无损心),有旦宅而無情死(言其生如旦,其形如宅。谓假形虽化,而真宰长存。故曰有旦宅,而无情死。情,实也)。孟孫氏特覺(死而不死之理,孟孙特悟于此),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孟孙已知其母不死,但以世情不得不哭,故其所以乃如此哭而不哀切也)。且也相與吾之耳矣(言既知死而不死,则视已死之孟母,即未死之孟孙。故相较之,乃吾之耳相与,谓一体而视也),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言死生一条之理,若吾之之言此,岂常人所能知之乎?下以梦喻吾之之意)?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厲,犹戾也),夢為魚而沒於淵(言吾之之意,女未及信。我且问女:且女梦为鸟,则飞戾于天,梦为鱼,则没于渊。然梦中之鱼鸟,即不梦之颜回。是乃吾之之意也)。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言女方今对我言者,乃不梦之颜回耶,乃梦中之鱼鸟耶?若言是颜回,则女已化为鱼鸟矣;若言是鱼鸟,不妨现是不化之颜回。女试自看死生一条之理,固如是乎?此数语极奇,最难理会)?造適不及笑(适者,称意之极,则笑亦不及),獻笑不及排(如人诙谐献笑,至发笑处,则女排不及。言死生一贯之理,必须顿悟,乃自知之,非言可及也),安排而化去,乃入於寥天一(寥天一,乃大道寥廓冥一之天。此由初心造道功夫,故如安排;及夫纯一,到大化之境,自然顿悟,不假作为,而自证入也)。”
此一节,言方外之学,方内亦有能之者,第在世俗之中,常情所不识,必有真人,乃能知之。故借重颜子与圣人开觉之。此段最是惺悟世人真切处。
【注释】 ①孟孙才:人名,复姓孟孙。 ②涕:泪水。 ③中心:心中。戚:悲痛。 ④三者:指上述“哭泣不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的三种表现。 ⑤蓋:覆。 ⑥固:竟,难道。 ⑦壹:实在,确实。 ⑧进:胜,超过。 ⑨夫:这里代指孟孙才。 ⑩就:趋近,追求。先:这里实指“生”,与下句“后”字实指“死”相应。 (11)若:顺。“若化”即顺应自然变化。 (12)骇形:指人死之后形体必有惊人的改变。心:精神,“损心”指情绪悲哀损伤心神。 (13)旦:日新,朝夕改变的意思。宅:这里喻指精神的寓所,即人的躯体。情死:真实的死亡。 (14) 乃:通作“尔”,如此的意思。 (15)厉:通作“戾”,至、往的意思,这里实指鸟的飞翔。 (16)造:达到。适:快意。 (17)献:发。一说“献”通作“戏”,“献笑”亦即戏笑。排:排解,消泄。 (18)安排:安于自然的推移。去化:忘却死亡的变化。 (19)寥:寂寥,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