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爱吃糖,
很爱。
我小的时候更爱,
糟糕的牙齿很清楚。
我开始担心。
讲道理,
听不懂、不爱听。
有人说不要限制,
因为身体需要心理需要。
我小心翼翼地,不敢苟同。
糟糕的牙齿很明白。
尝试着,
跟小朋友做了个约定:
每周二,一颗糖。
于是,
每周二,都有一朵花儿绽放,
所有的甜蜜都在闪亮。
甜甜的,小朋友说:
“我喜欢这个办法。
这样,我觉得糖更好吃。”
有时,少即是多。
新手妈妈爱学习,买了一本本当红育儿宝典搬回家,微信上关注的公众号,十个里有九个都是育儿相关。左一大咖,右一大咖,说得都有道理,都是箴言。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说错一句话,会悔恨一晚上。不是担心“不良的原生家庭”毁了一个孩子,就是害怕葬送了下一个“哈佛女孩儿”。
不都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么。可惜没有要老二,所以就无法经历照猪养的过程了。
现在女儿已上小学,回过头去看看走过的这几年,虽然有时候有点神经过敏,但是也小小鼓励下自己,基本上没有太辜负母亲这个角色。以一颗敏感敏锐的心陪伴着她。并且,温柔而坚定。
看过的那些书,很多具体内容已渐渐模糊,记过的笔记也没再翻过。不过,一些正确的理念已经植入在心里,同时也有自己的诠释。“标准答案”在那里,但同时也保有个人的独立思考,迷惑时翻翻,确保不太偏颇。
文章开头几句连打油诗都不算的句子,是写在一年半前,女儿6岁多,刚萌出两枚六龄齿的时候。
自己小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嗜糖如命,导致牙齿不好,并因此身体出现了小状况。而眼下的食品,尤其是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女儿周围的小伙伴们的牙齿又问题多多,因此对她吃糖的情况比较在意。如果某天吃多了,我会说教加控制,可是没有效果。还有个溺爱女儿的爸爸,会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给女儿买糖吃。令我既生气又苦恼。
控制不是办法,我很清楚。那么随便吃?自己的经历告诉我行不通。
没想太多,跟女儿订了一个规则,每周二可以吃一颗糖。一开始担心一周一颗会不会有点少,先试行吧,根据情况再动态调整,法律法规也不是一成不变呢。
6岁的孩子,已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一定的自律能力。而这自律,基于成人们对他们的尊重和相信。跟女儿详细解释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考验,因为连很多大人都无法做到。她是个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孩子,在认真考虑了后,答应先试试。结果,比我预期的要顺利,如此执行了几个礼拜。当然中间也有忍不住的时候,但在认真思考后还是决定要信守诺言。
几周后,担心她被束缚得太紧压力太大,而破坏了初衷,于是宽松了规则,改为一周两颗,时间任意。继续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她对糖的渴求没有那么多了。因为在这一段时间里她体会到,自己的言出必行带来的成就感,比一颗糖的短暂享受,来得更甜蜜更持久。
现在已不再刻意限制女儿吃糖,因为她已有个人自律的规则。再说,没有糖果的童年能算甜蜜美好么,认真刷牙就是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