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济南历下区经十东路11899号(燕山立交桥东2公里),成立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现代化程度高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馆藏历史文物14万余件,近、现代文物及文字资料13万余件(册),自然标本8000余件。该馆馆藏历史文物中,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藏品丰富。此外,甲骨、商周青铜器、陶文、封泥、汉印、汉画像石、汉银雀山竹简、历代石刻、书画及善本图书,均有丰富的珍藏。馆藏自然标本有10多个门类、近200个品种。其中三叶虫、泰山燕子石、恐龙化石及山旺化石,在国内外古生物、地质诸学科方面颇有影响。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开馆,16:00停止入馆
领票方式:周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闭馆 免费不免票,须携带有效证件领票入馆。
预约电话::0531-85058202
博物馆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1899号(燕山立交桥东2公里)邮编: 250014
公交线路:1,乘坐Brt-5、115、119、K139、K160路公交车,省博物馆站下的车。
2、乘坐202路公交车,华洋名苑站下的车,沿经十路东行500米。
3、乘坐18、62、63、150路公交车,一建新村站下的车,沿姚家东路南行500米。
《山东历史文化展》最后一个展厅,展出的是从秦汉到明清近两千年历史长河中,齐鲁大地上存在过的十七个朝代的风风雨雨,辉煌历程。不过从分类也可以看出来,这么多朝代分在一个展厅,可见在齐风鲁韵的鼎盛时期过去以后,相比之前,可能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自从燕国乐毅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之后。齐国的国力就已经衰弱到了最低点,若不是燕国和其他五国的原因,再加上田单一记火牛阵,齐国或许连复国的可能都没有了。再加上后来,齐国在东海之滨采取作壁上观与交好秦国的“事秦”政策,直到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几十万秦国将士一扫六合,在这过程中,当初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齐国,不战而降,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山东地区的发展,免遭焦土,经济民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好,人民思想最活跃的齐地,秦始皇是不会相当不放心,所以多次进行东巡就为了加强中央对这块土地的统治,更是在泰山进行封禅大典。要说这最有价值的就是秦始皇封禅时候在泰山上留下的碑了,不过并不在博物馆里,只有拓印版的照片。
秦二世而亡,在这里留下的东西实在不能说是多,其中能引起我兴趣的好像也没有什么。
后来再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西楚霸王乌江自刎。汉高祖刘邦入主长安,分封功臣。功高盖主的韩信,首封齐王。由此可见,在关中和中原地区遭受多年战乱之后,齐地的经济又到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地步,不然也不至于作为首功赐予韩信,不过也导致他后来一路被贬,直到被害。
汉初,全国经济已经差到皇帝都连同花色的马都凑不齐,官员只能乘牛车上朝。经过“文景之治”才重新繁荣。这个汉代绿釉陶井模型,造型精美,两侧共有六株树型装饰,井的上方还有一个小人,小人前侧有做工精细的转轮,生动形象的还原了当时人们打水的情形。从这个绿釉陶井模型,可以看出人们已经从追求生活的实用性到生活的艺术性的改变了。
接下来的一面的展柜里放着数十根一眼看去不太起眼的竹简。可它们上面的文字,却是记载着古代兵书之首的《孙子兵法》以及另一部军事巨作《孙膑兵法》。这一批从银雀山出土的汉代竹简,实锤了孙武孙膑这两位齐地军事大家有其人未见其书的事实,以及其他著作大大小小几千件之多,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一百个考古发现之一。也许在地下,这些竹简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它们的存在弥补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空白,其价值可谓是无价之宝,在2012年,《孙子兵法》汉简更是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是文献竹简类当之无愧的霸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和《国家宝藏》第二季中,山东博物馆也是请来著名老戏骨王学圻先生来演绎齐国大军师孙膑艰难险阻、灿烂辉煌的传奇故事。
人们在离开人世时,会打算带走什么,有的人选择了金银珠宝有的人选择了古玩字画,而银雀山汉墓的主人却选择了数十部巨著的竹简陪葬,在两千年光阴的流转之后,银雀山汉墓竹简重现人间,即使竹简已经残破不堪,但竹简上的文字还是冲破了一切藩篱,将当时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告诉我们今人。再回首,仍然还能感觉到小小竹简上浮现出来的沙场豪情。
后面的展品,在我看来仿佛有点乏善可陈了。在山东博物馆有一个关于明朝的展览——《鲁王之宝》,不过展品都在下面一个展厅了。
结束了浩浩荡荡的山东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展之后,下一个展厅就是《鲁王之宝》明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的展厅了。
鲁王是什么呢?在之前说过,早在周朝,鲁国就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其后的两千余年里封建王朝都相继分封过鲁王。唐玄宗李隆基还作了一首诗《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提到“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那么朱檀何许人也呢?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明洪武三年朱檀出生、两月后即被封为鲁王,十九岁服丹药毒发伤木而亡,谥号”荒“。看到这个谥号就知道是个不靠谱的人了,虽然含着金钥匙出生,又年少聪慧,可是架不住自己作啊,吃药把自己吃死了。(此处摊手)。
如果不是这个陵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他在历史上也许只是碌碌无名的一位鲁王,因为,在葬里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对于研究明初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出土的冕弁服饰、家具漆器、文房珍宝等各件臻品更是为我们重现了明代鲁王朱檀王府的生活轨迹。
入目之处可以看到的是超级大的一个纹饰精美,做工精细的大箱子,整个箱子分三层,左右两侧和前后都分别安有错金云纹把手和错金铁环。木箱通体施髹朱漆,四周和箱顶中部饰戗金团形云龙纹,龙体矫健,金龙长喙利爪,细鳞卷尾,在祥云间升腾。
据说在考古发现时,许多的精品文物都是在其中收藏好的。连一个装东西的箱子都做的这么精美,你们应该可以想象到接下来你们会看到多奢侈的一个“帝二代”的生活了吧。
首先是穿,无论什么年代,豪华的服饰都是尊贵身份的一个象征。在朱漆木箱的最上层放了两顶帽子,九旒冕和九缝皮弁,这两顶帽子分别现存唯一一件明初亲王旒冕和皮弁实物,是研究古代皇家冠服制度的珍贵文物。
这顶冕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通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冕,是古代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和封王才能佩戴。据《明史》记载,明朝对冠冕有严格的礼制规定,皇帝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赤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用11旒、11珠,亲王只能用9旒、9珠。
冕的顶部有“綖板”,綖板前圆后方,比喻天圆地方,表示博大之意;綖板上面涂着黑漆,以示庄重。板前后系垂旒,是表示帝王不视非,不视邪,是非分明。板下有玉衡,连接于冠上两边凹槽内;衡两端有孔,两边垂挂丝绳直到耳旁,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寄寓着帝王不听谗言,求大德不计小过,有所闻,有所不闻的意思。九旒冕为黑色,黑色是明代帽子中的流行色,与其他朝代的帽子有明显区别。
皮弁是用于巡视、朝贺、诸侯上朝时穿用,是我国最古老的朝冠之一,古时用白鹿皮制成,它最初的形制如两手相合状。皮弁在中国古代是分等级的,天子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饰十二颗;太子、亲王九缝,每缝缀五彩玉珠九颗。到了明代,皮弁多以藤篾编织而成,外覆乌纱。所以这顶皮弁也号称“最牛逼的乌纱帽”。朱檀是明初亲王,所以该皮弁前后各有九缝,缝中压金线,每缝金线上前后各缀五彩玉珠九颗,中间贯一金簪。
看完了穿的,还可以看看用的。
镶宝石金带饰,为镶嵌珠宝的金腰带装饰品
带饰为如意云形,托体金质,镀空串枝花。花卉卉表面镶嵌了如意云托正中键嵌大蓝宝石1颗,四周分嵌大珍珠4颗,小珍珠4 颗,红宝石12颗,猫眼石2颗,祖母绿1颗,绿松石6颗,小蓝宝石2颗,编纹玛项1,共计33颗。带饰看上去绚面多彩,雍客华贵,在一枚带饰上镶嵌如此多的珍贵宝石,是极其罕见的。
而这只是一个腰带扣而已,周边还有大大小小数十块的玉牌。
以及出土了大量的金钱,普通人只能烧纸钱,而有钱人都是用真钱陪葬。
当然,还有住的。
本次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批木家具模型,每个家具模型都是按比例缩小的,制作精美,真实再现了鲁王府中日常使用的家具情况。从使用它们陪葬来看,也是希望墓主人在升天之后依然可以过着生前的精致生活。
居家的看完了,还有出行啊。
这一大批木俑,完美再现了一位亲王在出行时,豪华的阵仗。出土的木俑共计397个,各类人员齐全,人物表情丰富,千变万化。整个木俑仪仗队,排列整齐,气势浩荡。从展柜外看下去,眼前甚至会浮现出鲁王坐在中间的华美的辂车上,整个仪仗队前呼后拥的盛大场景。
最后,鲁王还是个爱好文学的人。
既有做工精美的琴还有低调奢华的笔,以及许多精致的镇纸和孤本古籍等等,据说,朱檀自幼好诗书礼仪,礼贤下士,博学多识,颇得朱元璋喜爱,要不是自己作死,可能也会是一位青史留名的鲁王吧,最后落得了一个“荒”,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