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级雾化器产品,京东地址:瑞迪恩便携式静音雾化器(链接内产品详情由我和设计共同完成)
“这是感冒,不严重,吃点药,过两天能好!”医生说。患者脸上露出疑虑之色,感冒已经令其疲惫不堪。
“还是打针吧医生,明天还有重要会议,打针快一些”。
这样的对话你一定熟悉,在你朋友家人,甚至自己身上都发生过。
输液药性强,作用快,感冒严重时,输液是更好的选择。这在民间已经引以为共识。通过输液,药物通过点滴针管进入血液,被直接吸收,而后作用于患处,效果的确比服药来得更直接。人们只以为病情在见好,但背后的隐患往往被人所忽略。
输液透过皮肤等保护层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是一种侵入式、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轻则破坏人体平衡发生过敏反应,重则连带感染,危及生命。另外,时间输液还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并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专题:输液等于自杀,是真的吗? “自杀”自然有些夸张,但危害却不容小视。有没有能避免输液同时又有效抑制病情的治疗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治疗方法:雾化治疗。
营销环境分析
雾化治疗在很多医院,尤其是儿童医院其实开始有了相当高的普及度,不少的家长听说或者试用过,但是对雾化治疗的原理可能还一知半解。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如果我们身上出现擦伤、肿痛,一般使用的治疗方法是涂抹药物,而不是口服或输液,对不对?同理,雾化治疗便是在药物在服用前,先经过雾化器将其雾化成直径只有 1-10 um的极细微颗粒,再以呼吸方式吸入,药物在通过口腔进入肺部的过程中,逐渐附着于呼吸道,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原理是类似的。
雾化治疗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一般药物的作用并不是单一的,作用在不同的器官部位,有不同的效果,除了我们想要达到的靶器官的治疗作用外,其他的作用我们都称作是副作用;雾化治疗需要的药剂量只有口服的1/40,输液的1/10,如果药物能够集中在靶器官,也就是局部的话,不仅可以减少用药,提高局部浓度,提升疗效,还能减少副作用。这就是雾化治疗的优点。
2,雾化吸入的药物都落入了呼吸道和肺部,因此仅适用于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咽炎、咽喉肿痛、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其次对药物也有要求,要尽量的可溶,同时能够被呼吸道和肺部粘膜吸收;
雾化治疗适宜什么样的人群?
对于成人来说,雾化治疗的时间长成本高,如果病情并不严重,口服是更优的选择。而孩子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肠胃蠕动、肝肾排泄等都与成人不同,若口服,可能因为药片过大,孩子被呛咳、噎住,不愿吃药,药物被吐掉,依从性不好等导致口服给药剂量不太准确。同时口服药见效慢孩子对于口服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差。而输液是下下之选,尤其对于孩子,非必要(比如高烧不退)时刻不推荐输液。雾化吸入仅仅要求孩子含住或罩住一个罩子,普通呼吸即可。雾化吸入治疗对于孩子是非常安全合适的。
市场分析
目前雾化器市场品牌纷杂,淘宝能搜到的就多达500多种,但归结起来大致分为三类:
竞争状况:
SWOT分析
推广方案
产品定位
雾化治疗的应用范围并不止于感冒发热、咽痛鼻塞等,还对成人的支气管炎、咽炎、尘肺等呼吸道均由显著疗效。但是产品定位还应以“治疗儿童感冒、发热、咳嗽”为主,这类诉求是所有里面最频繁,也最有可能存在刚性需求,并形成销售转化的。
目标群体购买行为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医疗体验非常糟糕。排四五个小时队,诊断时间可能只有三分钟。而一周便可自愈的轻度感冒,去医院的花销甚至可能达到让人瞠目的四位数。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省了去医院的麻烦”可能是他们消费的重要动机之一。
目标群体主要是10岁以下孩子家长,具体来说又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对雾化治疗毫无了解,第一次听说
这类消费者最大的忧虑来自于不信任。雾化器属于医疗产品,人们多抱谨慎保守的态度,而网络推广的短板就在于看不到真实的产品,不能亲身体验,这对于建立信任是很不利的(所以网络和电视广告一个屡试不爽的套路便是请明星代言,也是这个理)。而且相对较高的单价,导致高昂了试用成本,也是消费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缺乏信誉和售后保障的微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对这类消费者,营销重点应该落在雾化治疗的功能性,而非雾化器的功能性上,并重点凸出可靠性和权威性,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2,对雾化治疗有一定了解,或有过亲身体验
这类消费者会更注重品牌、性价比,以及产品是否具有区别竟品的差异化功能,驱使他们决定购买的动机通常是:往返奔波医院太麻烦;担心医院卫生不过关,一起公用,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产品功能能不能比得上医院等方面的忧虑。
针对这类消费者,宣传重点应该落在“便携”、“雾化颗粒小”、“无噪音”、“药物不残留”等功能性的差异化功能上。
渠道——线下为主,线上辅助
线上:
1. 微信公众号、微信亲子群、母婴网站论坛等发布软文和优惠信息,增加产品曝光率,提高转化率;
线下:
1. 在社区开展活动,推广产品并邀请妈妈免费试用
2. 派发宣传单页
3. 邀请育子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家长参加,普及育儿常识,同时推销产品
4. 在幼稚园附近、小区铺设平面广告
5. 和药店、社区医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