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带动了高精度影像、地形等大数据的快速获取。之前影像、地形的数据获取主要来自于卫星影像遥感数据,以及大飞机的航拍,大数据只是大公司在玩。
当前模式下,小公司、甚至个人都能轻易的制作、拿到上Gb甚至几十、几百Gb的影像数据(DOM),地形数据(DSM、DEM),而数据的浏览成为了一个瓶颈。
关于Smart3D生成相关数据,请参阅:十三、建模核心流程---smart3d生成正摄影像、地形并快速发布web服务
传统的影像数据浏览都是ArcGis、SurperMap、Skyline等GIS全家桶,功能强大但安装繁琐,效率低下。最近有注意到一些卖无人机的朋友开始配套提供免费数据浏览工具【LocaSpaceViewer】,目的就是解决生产数据的浏览问题。笔者发现,很多人对这块的使用并不完全是最好的方式,特此介绍图新地球(LSV)对大影像、地形的应用。
一、无人机的数据量级到底有多大?常见的pix4d、smart3d处理结果是什么形式?
Pix4D是目前配合无人机生产影像、地形的主力军,用户人数最多,速度、效率、成功率目前来看都优于Smart3D。
数据成果:Pix4d生产数据的时候默认有个选项“合并数据”,因此pix4D生产的影像地形都包括至少两份,默认情况下是三份(分透明和不透明)。透明指边缘无数据的地方会以透明的方式显示,数据体积会变大,因为多了一个透明通道。分块指生产的最终数据是单个tif还是多个tif。默认情况下是都存在。
Smart3D选项较少,只有分块的结果一种数据。
数据的结果形式多数都是选择tif,影像和地形后缀都是tif格式,只是数据存储有所区别,一个是24位真彩色,一个是8位灰色。
数据量级:一般2公分辨率、1平方公里以上的影像数据可以达到3Gb以上(这里多数已经经过了tif本身的压缩),地形数据会稍微小一些。
二、如何做到快速浏览?效率能提升多少?
之前测试过一次,打开10GB左右的单个tif,ArcGis、superMap基本都需要5分钟以上,机器配置如果不是特别好还经常会打开失败。
提升效率方法一:ArcGis、SuperMap这些传统GIS大佬,对大数据也有处理,处理方式是创建tif金字塔。这个过程很慢,而且操作比较复杂,失败率还比较高,对电脑配置要求也高。一般的GIS小白比较难以搞定(认识的很多做无人机数据生产相关的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方法的存在)。顺带提一嘴,GlobalMap在打开tif大数据方面的效率比上述软件要高很多。常规来讲通过此方法,数据打开效率可以提高几倍到几十倍。
提升效率方法二:数据预处理,把tif处理为可以快速加载的瓦片格式,这样浏览数据就像浏览在线地图一样,数据是动态加载的。很多离线导航数据包就是这个原理。通过此方法,数据浏览速度基本都是秒开(毫秒级)
LSV两种方法都支持,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支持创建金字塔后的数据浏览,不支持创建金字塔的过程。第二种方法,lsv不仅仅提供了数据处理方式,同时还支持数据合并、数据批处理。
具体操作流程可以参考其官方帮助文档:10.1影像处理(离线数据制作)
三、高级应用模式有哪些?
对数据诉求的第一阶段,多数都是看,能看到基本就解决80%的问题,那如何看,如何更好的看?
数据的生产环节,基本情况是:
1.一个区域的航拍按照统一的形式进行,数据分辨率一致。
2整体情况是统一航拍生产,对局部地区进行更高精度的航拍生产(比如整体10cm精度,核心地带2cm精度)
3.多个地区的数据需要集中快速切换查看
4同一地区的数据周期性航拍生产,有历史数据。
5数据生产的时候是不透明的,加载后有白边或者黑边。
6数据直接提供给甲方,甲方并不关心数据格式,也不关心数据的形式,只希望想看的时候打开软件能看到数据就行
解决方案:
1.使用lsv的图层管理,对于处理好的tif数据(处理成果是lrp),直接添加到图层,软件每次打开这些数据都在(只要不删除元数据,或修改数据位置)
2.图层顺序:对于高低精度数据混用,可以高精度数据在上,低精度数据在下。浏览时无需关注,只要放大即可,软件会自动显示最清晰的数据。
3.对于白边或者黑边问题,在影像拼接的时候LSV可以进行处理。
4.多地区的数据,可以用拼接功能合并成一份数据,进行整体控制,及时不相连也可以。
5.对于历史数据,可以通过图层的勾选和取消勾选,快速查看不同时期的数据(建议数据名称取得规范一些)
6.对于甲方是技术上小白中的小白,可以直接给他配置好,他只需要启动查看即可。
7.如果想酷炫,影像、地形叠加显示,类似倾斜效果,只是立面效果纹理比倾斜模型差。但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LSV的沉浸效果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