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上进心,都试图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然而,忙碌一天后,我们经常懊恼地发现,这一天里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事。要命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第二天又入魔般地重蹈昨日覆辙。
对于任何有点上进心的人来说,没有比这日复一日的蹉跎更令人泄气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切割得鸡零狗碎。
早早来到公司,打开电脑,同事A发来一个弹窗,传送了一个重要文件,领导B发来一封邮件,交代了一个新任务,客户C说下午经过公司楼下,希望见上一面……
手机通知栏弹出一则奇葩的新闻,不由点开看了一下。
突然感到口渴了,起身从饮水机倒了一杯水。这水好难喝,桶装水据说是自来水过滤的,过滤膜早已脏得不行了,可不能喝这垃圾水。于是,起身下楼,在便利店买了一瓶“不生产水,只是大自然搬运工”的农夫山泉。
屁股刚坐稳,闹钟响起。得赶紧订餐了,以外卖小哥的龟速,迟订了就会影响午休的。
正下笔撰写一个方案,电脑桌面的微信“叮咚”响了一下,看着变亮的微信Logo,忍不住点开看了一下:国庆假期提前回乡的女友发来一张妩媚自拍照。一股酸涩的思念被勾起,不禁发了一阵呆。叹口气之后,回过神来,匆匆落笔。
此时,前台通过QQ告知,XX,外卖到了……
这是某个白领工作人员一上午的缩影。
我们是否有点熟悉?
注意力分散,时间零碎,是大部分人的通病,也是大部分人之所以一事无成的主因。
针对这一通病,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提出了“番茄时间管理法”。
番茄时间管理:列好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子任务,将番茄时间定为25分钟。在每一个25分钟内,专注完成任务,不得被任何东西干扰。25分钟后,番茄时钟响起,在任务表格上画一个标记,表示你已经成功摘取了一个“番茄”。接着休息5分钟。每四个番茄时间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之所以叫番茄时间,据说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践行这一时间管理法时,用了一个番茄形状的闹钟。
番茄时间管理法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每一个番茄时间不可分割,不存在半个或者三分之一番茄时间;
二、一个任务在一个番茄时间未完成,可以在下一个番茄时间继续执行。
这一时间管理法推出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番茄时间管理法PC客户端或者App,并对管理法做了修改和推进:
一、一个番茄时间不局限于25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调整为更长的时间;
二、可以设定一个大目标和总时长,比如写作践行者,根据“一万小时理论”,为自己设立一万小时的写作时间,通过消灭一个个番茄时间,逐渐完成“一万小时”的写作践行任务;
三、在一个番茄时间里,将与学习和工作相关的网页列入白名单,一旦浏览了白名单之外的网页,立即被特殊的声音提醒,或狗吠声,或怒吼声,总之足以折磨你的声音,逼你关掉网页;
四、在一个番茄时间里,如果中途出现了要做的事,可以在表里的具体任务旁边,写一个逗号,以此表示被打断,并在休息时间里将该事填入额外任务表中;
五、一些软件还增加了冥想时间,完成任务后,进入冥想模式;
……
作为一个有自律的人,固然不需要番茄时间软件来控制自己。但对于容易走神,容易切割分散注意力的常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工具。
同时,番茄时间管理方法,计划性很强,可锻炼一个人制定计划,并针对具体任务分配时间的能力。此外,一个个被摘取的“番茄”,以及“一万个小时”不断被消耗,给使用者实施了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驱使他们努力前行。
小结:穷人之所以穷,平凡人之所以平凡,主要原因在于宝贵的注意力被收割了,时间被浪费了。
要有所改变,从践行番茄时间管理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