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异类”这个词,是看到一本《异类》的书,里面对这个词的解释是:那些有追求的人们,因为不想从众、不想随波逐流,他们总是看起来跟现实格格不入,甚至被身边的人视为怪胎、奇葩、异类,被排斥或孤立。
听起来,当个异类竟有点恐怖,不被理解,不被接受,甚至可能要承受一切恶心透了的冷嘲热讽。但是,正因为它如此富有挑战性,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应战。
刚来大学的时候,我相信,不出意外的话,每个人都是打算来大学大展宏图的。动不动就是“我终于实现自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我离我的梦想又进一步了”“我要谈恋爱”等等。一学期过去了,收拾行李回家时,不禁感慨:自由是自由了,可是太多时间不知道该干嘛,当初想做的,现在也没那么想做了;梦想是什么,值几毛钱,当铺在哪,我去问一下;那个可以花前月下、互诉衷肠的你又在哪里。
跟很多大学的宝宝一样,刚来的时候也是踌躇满志,想要当个学霸,想要实现经济独立,想要站在金字塔顶端,想要有一群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好伙伴。可是现实是,你还没来得及实现,就有一群人开始扯你后腿,正义凛然地告诉你:就你,怎么可能,哈哈哈!
可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很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呀!古时候人们的佳音传千里必须快马扬鞭,古人何曾想到在当今,通过一个电话一个E-mail就可以一瞬间传音;在我们看来,一个耳朵失聪的人连听到声音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但贝多芬还不是扭转了这个不可能的事实,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妙乐曲;在以前,谁敢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就把钱打给卖家实现交易呢?但马云通过支付宝解决了这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他们的质疑声中,我成功地把自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并且不打算走回头路,吃回头草,不瞒你说,我还挺骄傲。如果你也想做些让你不喜欢的人不爽的事儿,请你再给我一点时间。
成为标配异类NO.1:自动屏蔽外界的只言片语。
“哟,看书呢!不要把自己看成书呆子咯!”“又要去图书馆当学霸了哈哈哈!”之类的话,实在听得不要太多,时间久了,他们已经明显败下阵来,懒得说我了,我自己都有点不习惯了,甚至怀疑自己有被虐妄想症。话说回来,最开始他们对我经常跑图书馆的行为深恶痛疾,搞得我好像花他们的时间看书一样。刚开始确实想要去反击,宣泄我内心的不满。但是我回头转念一想,这几句话浪费的是他们的口水,关自己毛事,爱干嘛干嘛,后来这种话到我的气场一米外就跟骚扰信息一样,被自动屏蔽了。所以永远不要太在意那些拼尽全力想推你下水的人。
成为标配异类NO.2:不要强迫自己合群。
我特别不喜欢别人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对我进行道德绑架。比如说:大家都这样做,你也应该这样做,不然你就是错的。在以前,这种话对我确实有很大的杀伤力和震慑力,所以导致我一度都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跟随大众走。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是那么愚蠢,为什么要把这些话当圣旨。时至今日,大学了,依然还有那么一些人打着集体主义的招牌逼你投降,带着“为你好”的虚伪面具企图把你拉到同一水平线,哪怕你只比他们跨出一小步,都会听到身后刺耳的只言片语。可是那又怎样呢?如果这个集体已经没办法让我获得我想要的成长,甚至不希望我成长,那继续留在这个集体还有什么盼头,我还不如趁现在逃出这个集体,寻找适合我生存发展的圈子。
成为标配异类NO.3:内心无比坚定自己想做的是对的,是有价值的。
之所以能够在别人冷嘲热讽中雷打不动,可能是因为我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相信我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而且我也相信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一部电影的影评,我一个同学凑过来看了一眼说:“看个电影都能逼逼这么多,这是要当作家的节奏啊哈哈哈。”他的笑声成功带动了方圆几里内的同学也跟着大笑,还有一哥们补了一刀:“现在作家可不好当,你可要再找找后路呀!”我听了之后就只想笑,谁说影评就只能是作家写,谁说你们不喜欢的东西我就得放弃,可笑之极!只要我认为我做的事情没有伤天害理,不是偷不是抢,做什么都是我的自由!
成为标配异类NO.4:找到属于你的圈子。
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所谓的异类,在我看来,并不是清高孤傲,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顾外界风风雨雨,而是你有你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不委曲求全,更不在不适合自己的圈子里苟延残喘。天天追剧淘宝打多塔的圈子不适合你,就去找爱写作爱健身爱创业的圈子啊!我喜欢没事动动笔敲敲键盘,身边没有这样的小伙伴,不代表在另一个平行空间里没有跟我做同样事情的人。不要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面,发出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同类,你会相信,所谓的异类,只是因为不在一个跟自己是同类的空间里。
如果现在的你还是那么在意别人把你当异类,你需要做的就是:问清楚问题到底出现在谁身上,如果你确信你做的就是正确的,那么请不要再质疑自己,必要的时候把网上的这句话怼回去:
异类就异类吧,你有你的声色犬马,我有我的明日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