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屋,是指用树干在树枝上筑起的小木屋,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东南部的原始森林里,现在仍然有居住在树屋里的部落,他们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住在树屋里的部落,这个部落被称为树屋人。在国内,很多景区都建有树屋,地理位置不同,树屋也各具特色。
但是前几天去的树屋,给我的感觉又别具一格。
它的树屋零落在密集的丛林里,像是在夹缝中求生般,局促而又精致。远观,隐隐约约,似有似无。近观,悬空而立,形态各异。
古铜色的木楼伫立在林间,一圈木栅栏如同一个个守卫般兢兢业业的守护着这林中的一点烟火气,将钢筋水泥隔绝在外。
推开隐藏在栅栏中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与树屋上下协调的古铜色桌椅,将树屋衬托成远离闹市的乡间小院。
站在院内,闭目凝神,深深的吸一口气,泥土、松汁、山花等等气息扑面而来,像极了饥渴时的一口甘泉,清新怡人,精神抖擞。
院落一角,有一段台阶,通往树屋内部。拾级而上,脚踩在原生态的木板上,咯吱咯吱的声音,时而如同铃铛般清脆悦耳,时而如同琴声般呜咽悠扬。
树屋内的布置,简单精致,平凡而不平庸,足以保证日常的生活需求。
傍晚,斜靠在树屋的窗口,观清幽山林,听虫鸣鸟叫,夕阳西下,斜晖一抹,身影斜长,周身泛着金黄色的光芒,环顾四周,古木参天,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洒下斑斑点点的暗影。垂眼而望,院落里的布置,恍似置身于画境,如同古装电视剧里的场景,用“人在画中游”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
夜幕降临,树屋的彩灯亮起,天空泼墨般漆黑,偶尔星光点点,美不胜收。沿着游步道,缓缓前行,每个树屋周身的彩灯如同散落的星辰,眨眼嬉笑。
我有幸住在离瀑布最近的一间树屋里,白天坐在窗前,就可观赏依山而立,倾泻直下的巨大水流溅起朵朵水花,游客们拍照、戏水,动静结合,即有乐水的情趣,又有夏日的清凉。
夜晚,躺在柔软舒适的床上,听水花四起,闻夏虫低鸣,林风渐起,扶窗而过,十几度的气温和着微寒的山风,让我感受来自自然的馈赠,那发自丛林深处的凉意,竟让我有些许的恍惚,心想如果西安的夏日也如这般清爽,我又何至于跋山涉水,长途奔波的来此避暑?这样的惬意,又让我如何适应西安的高温。
想着想着,便昏昏入睡,夜间,偶尔被冻醒,顺手拉起被子,将自己裹严实,继续未完的梦。
清晨的林间,鸟声清脆,睁开眼,晨光熹微,山鸟从眼前掠过,揉揉惺忪的睡眼,伸个懒腰,起床,出门,竟瑟瑟发抖,不得不感慨:果然是山里。
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体验了那么多的风土人情,在这里,印象深刻的却是这凉意与环境。
这里,既没有热带雨林里的蚊虫叮咬,也没有北方沙漠里的风沙漫天,这里有山水相间的惬意,有鸟鸣山幽的意境,有人丁稀少的原始与寥落。
这里的树屋,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标准酒店,亦不是民居民俗的田园人家,这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尽管这种结合并没有做到极致,甚至有些时候,有点不伦不类,但也比太多形式重于内核的地方好太多。
见了太多的仿古建筑,可是又有多少能做到真正的仿古,有多少景区是借着古人的壳子附庸风雅?仿古,重在精神气质,重在神,而非神散形宛然。
如果只是单纯的仿古,缺乏内在的气质,那仿古就没有多少意义。
虽然,在这里,依然可以看到现代化的痕迹,但是至少这里确实给了我少有的静谧,让我能够近距离的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想像居住于山林的古人们的生活状态。
很欣慰,能够在仿古建筑大行其道,却不知古为何的当下,见到这样一处山水,远离闹市,置身丛林,与虫鱼为伴,与山水相亲,“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简单做自己,随心而居。
身心放松,无忧无虑,时间也减缓了脚步,悠然自得。喜欢这样能够陶冶身心的地方,这无愧于养生胜地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