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
记得我十岁左右,老师告诉我们再过二十年,到2000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就会实现四个现代化,那时的我,心目中的四个现代化就是有吃不完的糖果,有穿不完的花裙子,内心盼着能早点实现现代化,想着那时该是多么幸福呀,感到幸福是如此简单,幸福就在未来不远处等着我。但现实却不是如此,大型超市里充斥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家里衣柜里挤满了各色不同质地的衣服,可人们的心理压力却在与日俱增,并没有感到更多的幸福,反而留恋过去的天空、过去的溪流、过去逼仄的家,过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不单单是在我们国家,世界大面积地区都在承受着幸福危机,人类并没有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反而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病率翻翻,发病年龄超乎寻常地提前,这除了与我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更容易诊断抑郁症、焦虑症有关以外,更客观的指标是全世界自杀人数确实在大幅度增加。人在物质满足后感受不到更幸福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幸福的原因,幸福是无法用意志获得的,不断告诉自己,我应该更幸福,这只会让你更加失望,幸福是无法强求的,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馈赠,是需要用心感悟的。现在一个很小的很贫穷的国家,名叫不丹,却号称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先谈谈大众关于幸福的误区了。
1.有钱就有幸福。关于金钱和幸福的关系由来已久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它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的。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感受到生存的不易,而满足温饱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那时候吃一顿饱饭有一件棉袄御寒就是幸福的了,人的幸福需求是肉体的舒适和满足。可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仍然感到不幸福。调查研究也显示,在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金钱的富裕并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幸福感和金钱相关性只有0.4,是很低的。但人们并不因事实而改变执念,仍然认为有钱才能幸福,我现在不幸福是因为钱少,还是把大量精力耗在过度追求功名利禄上,绝对的钱数永远是相对不足的,于是一生耗在培育一棵根本不可能开花的树上,失望是必然的。但金钱确实可以帮助获得更大的自由,享受更好的资源,从而为幸福锦上添花,关键看使用金钱的人能否驾驭它还是被它驾驭。人们误区的根源是将目的和手段混淆了。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造,科学发明,法律的规定,以及社会的变革,这一切都是手段,金钱、地位、都是为了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混淆,就是为了手段而牺牲目的,做出极其愚蠢的决定。我接触过一个咨客,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非常刻苦学习,努力挣钱,取得了不低的社会地位,他重来不敢休息,因为一休息就意味着少挣多少钱,他重来也没有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他觉得我给孩子提供那么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定很幸福,想不到,现在他成了孤家寡人,妻儿受不了他的冷落离开了他,他自己的身体也被糟蹋了一身的毛病,痛苦不堪,何来幸福可言。
2.幸福是天生的,是运气好。很多人会觉得某些人幸福,是天生运气好,没运气再努力也没用,研究显示,幸福的决定因素确实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只占50%,并不是100%,还有10%由环境决定,而剩下40%是由自己的想法、行为等心理因素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大多数时候无法改变环境因素,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正是我们研究幸福的切入点,如何改变自己提升幸福。每个人的幸福感是有一个基础水平的,它会随外在因素变化而有所起伏,但很快会回落到基线水平上,比如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很高兴,很幸福,认为自己从此一生都会如此幸福,但很不幸的是,半年后最多一年之后,他的心绪又会变得跟中大奖之间一样了,过去他是幸福的,现在他仍会是幸福的,过去他是抑郁的,现在尽管中了大奖,快乐过,但仍然又会抑郁起来。同样,一个人遭遇车祸,断了一条腿,很痛苦,以为自己一生就此毁了,但随着时间,半年后,他恐怕就能接受这个不幸,重新开始生活,心绪恢复到车祸前的状态。这就是幸福基准线,如果一个人内在不改变,即便环境再变,他的幸福感也很难变化,但如果他能有意识改变自己,那他就能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线水平,让自己永远更加幸福。
3.幸福的获得是有捷径的。很多童话故事都在讲述灰姑娘遇到白马王子一下子获得幸福的美好愿望,很多女人都坚信如果嫁得好,就能改变命运获得一生的幸福,认为幸福有捷径,可以依靠他人来获得。但现实证明这是一个误区,婚姻确实很重要,但如果不用心经营,得到的幸福也会失去,这世界没有人可以拯救另一个人的心态,除非这个人自己站起来,幸福没有捷径。一个年轻咨客,很漂亮,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过上了自己梦想中的幸福生活,但她坐在宝马车里也不轻松,总是提心吊胆担心老公外遇,追踪逼问争吵不断,因为不能信任老公不能理解老公不能支持老公,老公真的外遇了,并坚决提出离婚,这个咨客尽管获得了很多的物质补偿也是极其痛苦的。
4.幸福是有客观标准的。幸福的标准是拥有多少钱,多大的房子,几个孩子,完整的家……,这些外在的条件可以满足人的幸福感,但本身不是幸福,如果依靠外在条件,很容易因为外在条件的失去而失去幸福感,幸福是一种内在的主观感受,只要有一颗心在,即便清贫即便是个小老百姓,也可能是最幸福的人。我见过一家三口一起跟着旅行社去旅游,大家在车上都埋头看手机,他们却欢声笑语地做游戏,到了旅游地,大家都挤到饭店点餐,他们却把脚浸泡在小溪里,吃着带来的馒头就着袋装榨菜,开心无比,幸福无比。幸福在当下,不再未来,很多人设置了我搬了大房子我就幸福了,我退休后我就幸福了,我结婚了我就幸福了,但当他满足了这些条件后,发现并没有幸福起来。幸福是没有客观标准的。
关于幸福的误区还有很多,再次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自我反思一下。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积极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案例提炼出幸福有两个核心要素:快乐和意义。幸福是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中享受到的点点滴滴。下面分别解释一下何谓快乐,何谓意义。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感受,快乐是一种情绪,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快乐是一种表达,是一种收获,当你觉得快乐时,你的活力就会绽放,阳光般笑容将浮出水面,但快乐是当下的,是依靠外界条件满足后的感受,是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消散的。
意义是无形的抽象的概念,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亦是人给各种事物赋予的含义。追求意义是人生存的动力和目标。
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可以充分阐释意义和目标这个主题。故事讲的是一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徒弟到处去说书,他们跋山涉水,走街串巷,吃了很多的苦受到很多的罪,但没有抱怨,因为老瞎子在他死去的师父手中得到一个偏方,如果能弹断一千根琴弦的话,就能得到药引子去抓药让自己见到光明,他一生以此为目标,非常认真细致去说书谈琴,内在有个信念支撑着他,还剩下几根,还只剩下最后几根了。那时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他的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无数次梦想着的蓝天和月亮。在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活着,幸福着痛苦着。尽管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却被无情地告知师父给他的那张药方是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他明白了师父的苦衷和用意,他在临死前将这张药方传给小瞎子,因为他知道人活着一定要有意义,否则一出生就在往死亡奔去,一切都是虚无的,没有目标没有意义也就没有了幸福。
什么可以作为你的目标呢?首先找出你能做的事,然后再去找出你想做的事,把他们列成清单,长短都无所谓,接着从你想做的事情中,找出你最想做的事,然后去做那些事,这就是你的目标。设立目标本身就是意义,目标是否达成不是重要的,全身心地投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选择某条路就后悔了,记住,这个无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你走哪条路,你都可以开心幸福,只要你投入。
单单追求快乐是不够的,快乐很容易消失,甚至因为快乐而放纵自己危害他人。单单追求意义也是不够的,因为追求意义很容易成为苦行憎失去人生的乐趣。只有当快乐和意义相结合,意义成为快乐的灵魂,快乐成为意义的动力,人内心才能保持一种和谐宁静的稳定状态,即便因为外界的某些因素影响,情绪上有波动,感受到悲伤、愤怒、抑郁等不幸福的情绪,但会很快挣脱出来,重返宁静,这才是幸福的真谛。
我们仔细解释了幸福的概念,这是积极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大量案例,总结出来的概念,一个人在拥有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品味当下的人生,采摘幸福的花朵。这个概念可以化解很多人关于幸福的误区,误区会导致我们在没有油的地方开采石油,而真理却可以避免我们走弯路,指引我们活出自己的幸福。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