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活着的人须臾不能离开的物质,人体的绝大部分是由水所构成的,生命也因为有了水才有了活力。这个美妙的世界离不开水。水是普通的,也是神秘的。世界顶级的自然科学《SCIENCE》杂志为了纪念创刊125周年,在特辑上发表了125个科学前沿课题,其中之一是“水的结构如何?”。可见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它。
正因为水是神秘的,流动中的水在适当的环境中带给了我们诗意。诗经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王维低吟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赞叹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还不复回”。杜甫吟咏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写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身处不同的环境中,有了水的陪伴,诗人最易写出千古名篇名句。
中国古代的诗人写水的诗句很多,不过似乎都难敌《论语》中那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不是诗句,却胜过诗句,没有提到水,没有对奔流的河水描写,但每每读到,似乎眼前出现了那腰佩长剑,临风而立的身影,站在川原之上,凝视与凝思眼前浩荡不尽的滚滚黄河。我们犹能感觉到他对历史、现实与未来,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浩然思绪。水孕育了壮阔的中华文化。
水也是凶猛而难驯服的,却滋也养了中华文明。昆仑山的冰川一滴滴融化,汇成了崩腾的河水,冲击着巨石,洗刷出了美玉。半坡的古人们在浐河里灌满一罐子河水,带回村寨,和着精选的陶土,搅拌出了制作鱼面网纹盆的陶泥。上古的江河泛滥,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华夏第一个王朝在他治水的脚下诞生。
祖先们因为水而有了敏锐的创造力,也因为水而展现了自己的力量。在他们眼中,水是普通的,也是值得敬畏的。然而,今天的水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受。站在川原之上,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干涸的河床,或者是臭气冲天的滚滚污水,怎么去体会孔子曾发出的咏叹?为了发电,我们阻截江河,水中的鱼儿再也无法到上游产卵,我们还是天人合一吗?为了城市的景观,聚上一潭死水,违反了水的本性,这是在观水吗?为了一己的私利,将毒物排放到江河之中,这能开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水是美好的,也是可恶的,因为它裹挟着可以裹挟的,从来不加区分。可我们能责怪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