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 周末问答|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终生学习
问
得到里很多碎片化和快餐式的学习方式满足了现在白领急需提升自己认知(的假象),而且过程轻松。但同自己看书和系统化的学习比较,这种形式可能大大降低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意愿和机会。
这就像吃别人已经咀嚼过的食物一样,虽然容易消化,一直这样做会使自己的肠胃功能退化。这种学习方式真的有效吗?还是只暂时解决了自己的认知焦虑?
王煜全答
首先,我认为分析一个问题不应该带有偏见,但你的提问似乎已经带有了很强的偏见,咱们先将偏见抛开来讨论这个问题。
实际上,学习本身都是碎片化的。
先从时间的角度看,上学的时候,一学期分成了20周,一门课程每周上2次课,总共累计学习时间每周2小时。
得到的学习时间分布也一样,一个专栏每天学习10-20分钟,一星期累积1-2小时,从时间的长度来看是没有明显区别的。
再从学习方式来看,学生时代的学习也是通过书本和老师的讲解,也都是别人系统整理后再传授给你的。所以从传授方式上也没有差异。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现在学的东西是快餐式。
教育本就是一门用最容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知识传递出去的学科。我不认为有什么知识应该高深到不能做简单化的解释,不能让所有人接受的。如果如此,那知识的意义又何在呢?
当然,你提的问题也特别好,它正是新一轮知识服务浪潮中正在努力的方向,就是把知识拆分到你的碎片化时间中去学习。
不要小看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也不要低估我们大脑的能力,我们大脑最擅长的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起来。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学习,这些知识会在你大脑中逐渐构建成一个新的体系。最核心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足够重视,对知识的态度决定了你的成败和提升的水平。
问:
请问老师,新长板理论和打造个人多维竞争力是否矛盾呢?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我的感觉是至少有一样是长板足够长,这样再开始打造多维竞争力才有价值。
王煜全 答
我不太认同多维竞争力。有个说法叫跨界,我先澄清一下这个概念。有两种跨界是值得尝试的:
第一种,在两个领域里都很强。
长板的核心不是宽度而是长度,你需要在两个领域都做到最强。但每个人精力有限,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同时在两个,甚至三个领域都做到最好,他们可以说是天才之列,而且背后付出的辛苦常人往往难以想象。
即使是曾经的篮球界明星乔丹,曾想转行打棒球,即使进入了职业棒球水平,也只是职业棒球里的普通选手,依然没能做到最强。
如果你能够在每个领域都很强,这个跨界的竞争才是有意义的。
第二种:成为两个领域的边缘学科强者。
我曾介绍过MIT的物理学家Marin Soljacic,他就是在纳米领域里面去研究光学,既是光学专家,又是纳米专家,但没必要是最强的纳米研究专家,也没必要是最强的光学研究专家,而是选择将纳米和光学结合,做纳米光学里面最好的那一个。
这其实是另辟蹊径,但和新木桶长板理论不违背,你是找到了一个更新、更窄的领域,在那里面成为了最顶尖的高手。
你看,无论是一个还是两个领域,无论是传统领域还是新的领域,核心都是要成为高手。
至于成为高手以后还要不要去学习其他知识,这就是纯粹的兴趣了。但实际上,即使你成为了高手,更应该做的是和别的高手去交流、碰撞、合作,然后让你的人生到达新的境界。
我不太认同多维竞争力,我也不认为需要介入过多的领域修炼,最核心的点是要有单领域的优势,当然两个领域如果都最棒也无所谓;一旦有了优势以后,重点放在与其他长板合作上,打造新的木桶。
问:
作为一名曾经的电信行业老咨询顾问,2016年华为滞涨,诺基亚完成阿朗收购,爱立信惨淡经营,AT&T与时代华纳抱团,联通净利润大幅下滑,电信行业正面临新一轮洗牌,或者趋势性的产业衰落/被替代。
您怎么看待电信行业的变动?电信行业作为老牌高科技行业,其发展历程是否对当下的科技产业发展有一些启示?
王煜全答
我做了很多年电信咨询,见到了这个产业的起起落落。我认为电信产业没有变坏,变坏的是电信里面的企业。
这是一个变化非常迅速的高科技行业,如果你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掉队。如果固着于自己以前成功的业务模式中也会影响自己未来的成功。
从失败到成功很难,从成功到成功更难。
以前的爱立信这类企业就是这样,过于强调自己的硬件系统。
AT&T和联通也是,太强调老牌运营商的控制地位,它们的通病都是相同的,不能与时俱进。
再看一些相反的例子,你会有所启发。
IBM也是IT基础架构中很重要的支撑公司之一,是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它积极转型,基于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帮助其他企业做人工智能分析。从一个载体变成了在载体上增加附加价值的公司。
再说说亚马逊,它甚至可以被当作一个电信运营商了,未来电信运营的争夺更多是承载平台和服务能力的争夺。亚马逊的AWS企业服务平台肯定需要通信业的带宽做支持,虽然通信业的支持是次要部分,但这足以说明电信业并没有衰落,只是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了。
跟得上发展形式的公司就会焕发新生,跟不上形势的必然被淘汰。这一点所有产业里都一样,只不过电信的科技变化更迅速也更明显罢了。
吴军 第199封信丨从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宋朝人的生活
这篇将大量引用到临物语中(σ゚∀゚)σ
一同欣赏一首我所喜欢的宋词,宋祁的《木兰花·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大家可能在中学时学过“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老师肯定会强调这个“闹”字用得好,一个“闹”字,整个句子就活了,春意盎然的景致一下子跃然纸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语文课本不选用整首词,或许是觉得“浮生长恨欢娱少”这一句不够积极向上吧。我是到了中学毕业后才读到全文,当时父亲退休在家,画了幅国画,就是描写这个景致,我也就把全文背了下来。
一般人认为,这首词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上半阕描绘春日美景。“东城渐觉风光好”里面的“渐”字用得特别恰当,我们自己体会春天的到来,也是一种渐渐的感觉,这和朱自清先生写的“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中的“晓寒轻”我也很喜欢。我的住地旧金山湾区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一年没有四季,但是每天早晚有四季之分,早上出门时,就特别能体会“晓寒轻”的含义。另外,“绿杨烟外”和“红杏枝头”相互渲染,对应得非常好,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春意。应该讲这上半阕写得华丽而不轻佻。
下半阕是写心境,这点和我们上次欣赏的杜甫的《曲江》相似。和杜甫不同的是,宋祁此刻的心情非常轻松愉快。他直接抒发了惜春寻乐的想法。“浮生”两句虽然格调不高,但讲的是大实话,我也非常喜欢。
有时我在想,可能我自己的生活也像宋祁所写的一样,不愿意放弃掉可能的欢愉,因此有些共鸣。最后“为君”两句,流露出依恋春光,对美好人生的珍惜。因此总的来讲,整首词还是蛮积极向上的。
这首词的作者宋祁是北宋翰林学士,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词人,与欧阳修合编《新唐书》。他的哥哥宋庠担任司空,人称他们为“大宋学士”和“小宋学士”,或者合称为“二宋”。宋氏兄弟出身贫寒,但是后来高中之后,宋祁生活非常奢华,他哥哥就看不过去了,说,“你忘了我们家贫苦读书的情景了吗?”
宋祁答道,“当时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哥哥也没话说。不过,宋祁最后临终前却嘱咐孩子自己的丧事从简,并且嘱咐孩子不要追逐名利,也不要追求奢华,崇尚节俭。但是我估计他从小锦衣玉食的后代做不到。
宋祁为官其实很不错,无论是在朝在野,都忧国忧民,能直言谠论,针砭时弊,而且见识深邃。不过,在后人的印象中,他是一个生活优游闲适,风雅奢华之士。他的词,语言工整,描写生动,读起来非常轻松愉快。可以讲宋祁的生活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顶峰时期士大夫们的幸福生活。
北宋是一个至今让很多中国人向往的年代,也是史学家费正清等人极力推崇的时代,不仅士大夫过得好,老百姓过得也非常富足安稳。虽然钱穆先生对两宋有“积贫积弱”的评价,但是从各种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当时留下来的图书中,看不到“积贫积弱”的影子,反倒从各个方面反映出那是一个富足的社会。
施耐庵的《水浒传》虽然成书于元末明初,但是对宋代生活的描绘还是比较真实的,在他的书里,连武大郎这样的小商贩,住的都是两层楼带后院的“联排别墅”呢。当然,《水浒传》毕竟是小说,不能完全作数。不过,当时北宋名相司马光曾经写道:“世风日下,贩夫走卒皆着丝袜”, 意思是说,连农夫走卒都穿丝质的袜子。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宋代人生活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水浒传》,写实的作品《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所描写的应该比较属实。
描绘北宋京城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作者一开始描述了汴梁街道如何繁华,酒楼如何气派。“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酒楼营业时间都非常长。
书中描述说是“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也就是说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不论是否刮风下雨,都开门到深夜。这说明当时商业的繁荣,以及市民夜生活的丰富多彩。我记得北京直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饭馆才能开到这么晚。
第二段介绍这里的美味佳肴、干鲜果品如何丰富,作者在这里列举了一百多种,比如“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危羹、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浑炮等羹、 旋索粉、玉棋子……”等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研读《东京梦华录》中记述的这些珍馐佳肴的名称。估计这里面很多的美味恐怕连今天的资深老饕也未必品尝过,而且这些美食的价钱还很便宜,一份小吃不过十五文钱。读到这里,恐怕很多人不禁要对当时宋朝人的生活神往一番。
按照《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和当时很多文人笔记的描写,在两宋时期,节假日的热闹景象一点不输今日中国的太平盛世,很多灯会游园都是通宵达旦。更可贵的是,由于“仓廪实”,老百姓颇知礼数。虽然我们印象中的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但是宋朝时的丈夫对妻子非常尊重。一些被我们认为是现代文明的生活习惯,比如一天洗一次热水澡,当时的杭州百姓已经能做到了。
宋朝时的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农耕社会中第一个兴办社会福利的国家。由于宋朝政府财力相当富裕,除正常开销外,还能拨出大量经费兴办公共服务和救助弱势群体。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时已经有了现代的消防局,遇到火灾,政府会出动“消防员”灭火,不用老百姓出力。《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的杭州也是如此。
宋代在全国各县还设立了安济坊,收养贫病之人,仅汴梁的安济坊三年就治愈了上千人。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杭州时,遇上流行病,他设立了“病坊”收留病人,防止传染。宋代还设立居养院收养鳏寡孤独,对妇女儿童,还雇使女及乳母进行服侍,甚至达到“贫者乐而富者忧”的地步,有点像今天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另外,还设有漏泽园,安葬无主尸骨。这一点宋朝不仅做到了,而且坚持到宋朝灭亡。今天我们谈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社会时,可曾想到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尝试。
如果老百姓的生活都能够这么安定富足,那么作为士大夫代表的宋祁过着那样悠闲的日子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这样美好的日子最终因为金、元入侵而终结了。在世界历史上,文明的倒退时有发生。结合我之前在第159封信中讲到的西点军校录取新生的标准,以及美国很多精英踊跃报名参军,可能大家对如何防止文明的倒退有了答案。
万维钢 周末小议|好思想都在哪里?
本周末是五一假期,估计很多读者会出去游玩没时间读专栏,咱们把“周末小议”提前到周五。经常有读者问我是怎么给“精英日课”选择有价值的好书和好文的,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个。
“得到”的宗旨是提供知识服务,所以我们专栏不太可能去讲一本小说或者一篇散文,我们必须给读者“干货”和“猛料”。不过“精英日课”不是一门课,我不想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之内,我要保留“任何领域都可以说”的权利 —— 不管是心理学的新认识、物理学的新进展、还是管理学的新方法,不管是人工智能的技术、经济学的分析、还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交锋,我们什么都可能说。
我们专栏交付给读者的,是“思想” —— 或者说的更轻量一点,是“想法”。所有人的大脑共同生活在一个“智识世界”之中,这个“智识世界”就是由想法组成的。所谓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想法的连接。所谓“认知升级”,就是你有没有更先进的想法。娱乐节目谈论人,新闻论坛谈论事,我们是付费专栏,专门谈论想法。你得先有想法,才能做事。
而好想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琢磨出来的。我的任务是通过大量阅读,找到有趣有用的好思想,用自己的方式交付给读者。如果我是一个厨师,我认为食材比我的手艺重要。读者要吃海参,我可以把海参做得好吃一点,但是我不能把胡萝卜变成海参。这就是说,专栏文章的选题比写法重要。
好思想都在哪里?在书里,在杂志文章里,在论文里。我选题的标准大概有三个。第一,要新;第二,要过硬;第三,要让读者能“得到”。
经典的东西都经过了时间考验,当然好,但是我更偏爱新思想,这可能是以前搞科研的职业病。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所谓“新思想”,并不一定是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前沿”思想,其实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观念,都在不断地被刷新。
比如说,什么是“贫困”?如果你认为贫困就是物质匮乏买不起东西,你的思想就需要更新。几年前有一本心理学家 —— 而不是经济学家 —— 写的书叫《稀缺》,说贫困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而就在几天前,我们专栏讲解了《鹦鹉螺》杂志的一篇新的研究综述,说现在科学家对贫困的理解又更新了 —— 贫困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模式,还是一种可遗传的生理疾病!
再比如说,一般认为欧洲有很多高福利国家,而美国并不是一个高福利社会。可是我们专栏最近解读了经济学家泰勒·科文的新书《自满阶级》,其中就讲到,如果你把减税项目考虑在内,美国的人均福利支出在全世界排第二,这个高福利已经让政府不堪重负了。
还有,我们生活中几乎每天都会吃到糖,对吧?营养学家应该已经非常理解糖了吧?不是。我们讲过一本新书叫《对糖的指控》,一个调查记者引用了大量的最新研究,提出的观点是颠覆性的:糖不是营养品,也不是普通食物,而是毒药 —— 吃糖,等同于吸烟。他说的不一定对,但是这个思想很有影响力,所以你应该知道。
读新书的另一个理由是有些经典的思想,放在今天看,会有不同的视角。比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说每个人都为自己谋私利、多工作多挣钱,“看不见的手”就会让整个社会进步;可是他的《道德情操论》又说人不应该过分追求财富和名望,应该讲道德。那这是不是有点矛盾呢?这是一个历史上的著名问题,还被熊彼特称为“亚当·斯密问题”。我们专栏谈论亚当·斯密的时候,用的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罗斯·罗伯茨的新书《亚当·斯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这本书就以一个现代人的视角很好地解释了“亚当·斯密问题”。
哪怕是最古老的经典,都应该参考新思想。我们专栏连载解读过加拿大学者森舸澜的《无为》这本书,其中就用最新的脑科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对《论语》、《道德经》、《孟子》和《庄子》这四个中国经典做了非常有意思的解释。
有时候问题是老问题,但是新思想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应该怎么选择配偶?什么时候停止尝试新事物?过去的人可能想象不到,现在这些问题的最优解,来自计算机算法 —— 我们解读过几个计算机科学家写的《指导生活的算法》这本书,读者非常欢迎。
那“新思想”要新到什么程度呢?最好是刚刚出版的书、刚刚发表的文章和论文,我们希望在第一时间解读。图书方面我们目前为止的最快纪录可能是德里克·汤普森的《流行制造者》,美国2月7号出版,精英日课2月14号就开始了解读。至于说文章,我们经常讲一两天前刚刚发表的东西。
事实上我们专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文世界里的新思想在国内的传播。像《未来简史》、《注意力商人》、《平均的终结》、《出奇制胜》等书,都是我们专栏连载解读之后,国内出版社决定引进的,其中有几本还是我写的中文版序言。
再说说“过硬”。所谓过硬,就是这个思想背后最好要有学术研究支持。有几次我们是直接讲解一篇经济学论文,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尽量选择比较通俗的书和文章。这些书和文章大都是新型的“科学写作”,作者不能信口开河,就算本身是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作品,也要引用学术论文。
这也意味着在“名人”和“学者”之间,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学者写的东西。马云经常发表各种看法,他说的都很有价值,但是学者可以把很多很多马云放在一起研究比较,给我们一个更科学的说法。
当然,要想让内容好看,你必须讲故事。一本书通常非常厚,一篇文章通常非常长,我们专栏只能精选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 好故事就是最有价值的。我宁可用比原作者更多的篇幅,也要把故事讲好。我们要讲的道理都很新,不用故事实在很难说明白。曾经有几本书的思想很好,但是因为没故事,我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了。
最后再说说这个“得到”。我理解“得到”的意思是读者看了以后最好能有用,或者“三观”能发生一点改变。普通的新闻、包括一些科学报道,只是提供了一条新知识而已,并不能“得到”。新想法、甚至包括有意思的新想法,都不一定能让读者“得到” —— 比如有新研究发现,有些章鱼的智力水平很高,甚至还有自己的个性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我也乐意读,但是放在精英日课里就不太合适。更何况大量的新想法都是没意思的。
所以“得到”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要求。我们约定每周二、四讲一篇好文,可是我有时候翻遍各大报刊各大网站,都找不到一篇值得讲的文章。我为了写专栏看了《科学美国人》、《连线》这两本大牌杂志一年,都没发现一篇值得说的文章。《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哈佛商业评论》、《经济学人》、《新科学家》偶尔有好东西。反倒是一些名气没有那么大的媒体,比如《鹦鹉螺》、Aeon、《1843》上经常有惊喜。
那好书去哪找呢?如果你也对读新书感兴趣,我可以提供从简单到高级,三个找书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是看推荐。我几乎买所有英文书都在亚马逊买,而亚马逊的推荐算法很不错,它能从你以往的购买记录中发现你的兴趣,向你推荐新书。有很多书我都是这么发现的,我经常为了找书专门去亚马逊网站闲逛,就好像逛一个实体书店一样。
比较专业的办法是跟踪主流媒体的书评。《纽约书评》,有可能是美国最值得读的报刊,上面有新书的书评,有高手的综述文章,还有各种新书广告。几乎所有重要媒体都有书评栏目。最近哲学家丹尼尔·丹内特出了本新书,《从细菌到巴赫再回来》,结果《纽约书评》、《纽约客》、《经济学人》等好几个媒体都登了书评。如果你跟踪这些媒体,你就不会错过特别重要的好书。
但最高级的办法是跟踪作者。你应该对现在活着的、特别有想法、特别能写的人都有谁,心里有个数。什么纳西姆·塔勒布、戴维·布鲁克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蒂姆·哈福德、迈克尔•刘易斯、泰勒·科文……这些人刚刚出了什么书,甚至正在写什么书,你读多了就会注意到。
选书读好像看足球一样。初等球迷看朋友圈发的射门集锦,一般球迷看世界杯和欧冠这样的大场面,资深球迷则跟踪所有重要球员的动态。
我真希望不管有什么重要的新思想,都能让精英日课的读者第一时间知道 …… 当然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精神,是这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