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经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心学曾经是一门风靡天下的显学--不论是在明清以前的中国,还是在近代以来的日本,这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顾名思义,心学就是研究“心”的学问。一个人活得成不成功,也许可以用财富的多寡和事业的大小来衡量,但是一个人活得幸不幸福,却很难用外部指标去判定,只能由每个人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贼即是“七情六欲”。虽然难,王阳明还是给出很多心法。
首先是七情,哀伤忧愁是最容易犯的。
人生难免不如意,人们很难保持平衡的心态。心学的观点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七情是人心与生俱来的,所以它存在是合理的。只是应该用良知来清醒的认识它们,不要反被它们控制。如果良知是太阳,七情就是浮云。太阳是移动的,只要有一线光明,就全是阳光所在。即是乌云密布,还是能看得清。这就是良知的妙用。即对于七情,不需要全部从心中驱赶出去,而是要掌握好一个度。面对失意可以哀伤,但不能一直忧愁下去,要继续奋斗。
心中另一个贼,则是私欲。
什么是私欲?过了的基本欲望就是私欲。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和咸鱼有什么分别呢。问题是欲望必须控制在合适的度内。
人都喜欢追逐虚名,这是“表现欲”的极端。而贪慕虚名的最终目的则是获得利。这就是为什么老祖宗把“名利”放在一起的缘由。人贪图名利,眼睛直盯着名利,必然会做出违背良知的事。
王阳明说,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了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好名?过度追求“名”,就会把“实”忽略,名不副实,活着的时候还可以弥补,如果死了那就来不及了。
还有一个方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能要求别人喜欢。这是良知的要求,良知能分辨是非。你明明不喜欢痛苦,却希望发生在别人身上。如果在社会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最好敬而远之,如果你本人就是这样的人,最好马上改正。
王阳明心学强调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知即良知。致良知的良知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良知,而是个人的行为准则。“致良知”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恶,所以他就是天理,致我心得良知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就得到了天理,于是皆大欢喜。
“致良知”听上去如此简洁,而效果如此神奇,但是正因为致良知如此简洁,很多人会不太重视,走向歧路。依我们之见,无非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这有什么难的?可是人人都明白,但很少人能做到。一件坏事,良知明明告诉你不要去做,可是无数人还是违背了。原因就是知行不一。
最近网上一个视频在流传,一个女子过马路被出租车撞倒,出租车逃逸后那么多人路过却没有伸出援手,导致一分钟后被另一辆车碾压。网友一边谴责远光灯的危害和出租司机的逃逸,更多的是谴责路人的冷漠。评论里有一句话特别令人深思:“最热心的永远是网友,最冷漠的永远是路人。到底是路人不上网,还是网友不出门?”
热心网友,冷漠路人,是当今的怪现象。但这两个群体真就那么泾渭分明吗?其实不见得。网友之所以变成路人,是因为知行不一罢了。在做决定时,良知第一判断是要救人,但是接下来各种私欲蒙蔽了良知,会不会被讹上?救了人会不会发生什么其他不可预知的事?我有事情要做,让别人去管吧。结果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视而不见。这一刻起,这些人的良知被蒙蔽了。
晚年的王阳明提出了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教人知行合一。意思就是心本来是没有善恶的,遇到事情时,意念会萌生出很多想法,而只有靠良知能够分辨是非善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善去恶。
这就是致良知的步骤,简单易行。要做到,却不容易。
(文:刘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