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中和与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最近有位朋友在粉丝群里这样问。想必,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我们已经认可了‘碳中和势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对于一个既不是从业者,也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人来说,碳中和能带来哪些影响呢?”
要知道,所有的变革之中,都暗含财富重新洗牌的机会。过去几十年最高光的风口是互联网,诞生了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财阀式集团。那么接下来呢?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自3060的目标被明确提出后,相关概念股(包括一些ESG概念,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身价翻倍,从市盈率等指标来看,有几家市值可谓水漫金山,只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既然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笔者索性替大家盘点一下碳中和的投资机会。不推荐具体公司、不做投资建议,只分享行业板块和我们了解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专用的设施设备是一笔重资产,包括电网投资、清洁发电、储能所需的专用设施设备,其中电网投资并不在普通投资者可涉猎的范围之内,不过我们可以关注参与电网建设的核心设备与工程公司。
清洁发电则可以细分为核能、风能、太阳能等。以核能为例,其关键设备的核心核电设备企业、辅助设备制造的核电设备企业、核材料企业、参与建设核电站企业。风能、太阳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发电投资机会与之雷同。
储能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下游运营商。其中属于中游设备的电池/逆变器环节价值量约占 60%/20%,最值得投资关注。
pic from 北极星储能网
根据能量存储方式的不同,储能主要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热能储能、储氢与电动汽车储能。其中物理储能在存储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可细分为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与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根据不同的储能介质可分为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 6 种细分种类。其中,电化学储能成为新增主流,锂电池中的磷酸铁锂电池响应快、寿命长、适应场景多,优势凸显。而抽水储能虽然占据累计装机主要份额,但逐年下降。
#钢铁行业
据笔者所知,钢铁行业的碳中和投资需求来自三种产能的投入:高炉氢冶金-高炉电炉冶炼法、非氢直接还原铁-高炉电炉冶炼法-碳捕捉技术,以及基于废钢的电弧炉冶炼-碳捕捉技术。
让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传统钢铁行业是一个高碳排的行业:
就铁本身而言,它并不是很坚硬,但只要加入适量的碳,碳原子就会挤在铁原子之间,从而使钢获得其最重要的属性。纯铁非常罕见,在开采铁这种金属时,你会发现它几乎都是跟氧及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混合物就是铁矿石。要生产钢,就得把氧从铁中分离出去,并在铁中加入少量的碳。这只须借助氧气和被称作“焦炭”的煤,只需在高温下冶炼铁矿石。通过高温冶炼,铁矿石释放出氧,焦炭释放出碳,少量的碳跟铁结合形成我们想要的钢, 剩余的碳则与氧结合,形成我们不想要的副产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每生产1吨钢,会产生大约1.8吨二氧化碳。
相比之下,本小结开头提及的三种钢铁冶炼方式都能达到理论上的零碳,而且技术实操可行,前景较为明朗,适合探寻其中的投资机会。
#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的减碳需求则覆盖了轻型与重型车辆、航空飞机、船舶的交通运输工具低碳转型投入,以及新能源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把所有交通工具换成电动的就万事大吉了,理由很简单:同等重量下,目前最好的锂离子电池存储的能量是汽油的1/36。换句话说,要获得1升汽油的能量,需要相当于36升汽油重的电池。就短程行驶来看,电动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对重型长途卡车来说,使用电力会减少载货容量,延长路上的充电等待时间,增加额外成本。而对于无法空中停留充电的航空飞机来说更加不可行。
由此推断,清洁电能、生物燃料、核能或许可在交通运输行业减碳路程中并驾齐驱,而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慢设立的“城市汽车电池更换站”等新兴运营模式或许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pic from 泽清新能源
#水泥行业
水泥行业与钢铁行业面临的境况相近:
要生产水泥,就得有钙。要想获得钙,首先得有石灰岩(石灰岩中含有钙,还有碳和氧),然后把石灰岩同其他原料一同放入窑炉中做焚烧处理。将石灰岩焚烧之后,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也就是用以生产水泥的钙,外加你不想要的东西——二氧化碳。除此工艺外,没有人知道其他生产水泥的方法。这是一种化学反应:石灰岩加上热能等于氧化钙加上二氧化碳。每生产1吨水泥,会产生大约1吨二氧化碳。
因此,碳捕捉与存储技术和环保技改设备投入对于水泥行业减碳至关重要——它的减排暂时没有其他路径可选。与之类似的还有诸多化工行业。
#畜牧行业
这里主要涉及沼气处理投资和人造肉投资。我们先解释一下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怎么来的吧。
牛及其他反刍动物(如绵羊、山 羊、鹿和骆驼)会通过肠内发酵生成甲烷。另外所有动物的粪便在分解时也会释放强大的温室气体组合:主要成分是一氧化二氮,另加一些甲烷、硫和氨。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尝试运用各种手段解决动物肠内发酵问题,比如用疫苗控制牛肠道内产生甲烷的微生物,采用自然饲养方式减少排放,在饲料中添加特殊物质或药物,等等。就这些努力来看,有一种名为3—硝基氧丙醇的化合物颇具前景,可以将甲烷排放量减少30%,问题是,必须每天至少给牛喂食一次该化合物,而这在大多数牧场不具备可行性。
另外一个思路是通过植物基人造肉和实验室细胞造肉来替代畜牧业生产的肉类,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你或许已经在新闻中听说过它们,或者尝试过它们的产品。目前,致力于将该类型产品推向市场的初创公司有数十家,笔者非常关注它们的产品和动态。
#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的投资需求则集中在建筑设计、安装工程、内置电器等方面的投资。
一座绿色建筑是什么样的?位于西雅图的布利特中心就是一个极端例子,作为世界最佳绿色商业建筑之一,布利特中心原本就是按照冬暖夏凉的要求设计的,同时它也采用了其他节能技术,比如超高能效的电梯。得益于楼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有时它产生的能源比其消耗的能源还要多60%(即便如此,布利特中心还是接入了城市电网,因为在夜间及阴雨天,它仍需要外部电力供应)。
这座标杆建筑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绿色建筑的投资方向,比如用以隔绝室内外空气交换的超密闭围护结构设计与安装、高品质的保温隔热材料、三层玻璃窗、节能门、自动调节明暗的建筑玻璃、得以吸收利用太阳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当然还有前文提及的零碳水泥和零碳钢铁。
以上各大赛道,不乏只有基础科学有所突破才能有所回报的超前瞻领域。它们需要的前期资金大,回报周期长,投资者甚至要做好彻底失败的准备。在这些私人投资者望而却步的“碳中和风投领域”,国有资本应该补上,有着采购话语权、政策影响力、产学研联合便利性的加持,国有资本更有优势和义务去“啃硬骨头”。
最后,对笔者来说,投身这个行业,与这个行业一同成长,就是最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