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和不幸各占一半的童年
母亲出生于中国西北一个落后的小乡村,出生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家里姊妹兄弟八个,她排行第五,上面四个姐姐,下面二个兄弟,一个妹妹。
按说这样的排序,她不用吃太多苦,上面有姐妹照顾,不用扛养家糊口的重担。可是命运作人,以前我不相信,但从母亲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无奈和悲哀。
虽然是生在那个极度贫穷的年代,但相较于其他挨饿的同龄人来说,母亲的童年算是幸运的。外祖父那时候是大队书记,手里有点权利,全家算在温饱线上,没有白米白面,但玉米窝窝、黑面能吃饱,这在当时算是优越的条件了。
可能对于生于八十年代后期,从小物质不缺的我们来说,无法想象这算什么优越,但后来看文字、影视资料,听身边父辈亲友们对往事的回忆,以及父亲常在我们浪费粮食时感慨自己小时候,连口玉米面都吃不上时,我才能理解那个时候温饱就是最大的优越。
如果只看这样,和大多数连口饭都吃不上的同龄人相比,能有一个温饱的童年,母亲无疑是幸运的。 这当然要感谢那时候有些权利能耐的外祖父,是他让自己的孩子免于挨饿,但同时成为他的子女的代价是要忍受他无常的暴躁情绪和虐打。
印象中外祖父是一个严厉的人,不苟言笑,姨妈舅舅都很怕他。对于我这样一个打小就是混世魔王的人都一直害怕不敢亲近,其实他对我很好,初中的时候,我的学校离外公家很近,有时候周末我会去他家,临走的时候他都会给我零花钱.
就是这样在我记忆里有些严厉又慈祥的外公,却对自己的子女十分苛刻,甚至可以说刻薄。 从母亲和姨妈们对往事的回忆闲聊,及印象中她们对外祖父始终怯怯的画面中,我在心中大概勾勒出了外祖父年轻时的画像,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家暴成瘾,典型的西北农村大家长。
在母亲的记忆里,她们姐弟从小在打骂声中长大,脾气暴躁无常的外祖父,常因一件小事就把她们姐弟打一通,家里始终是战战兢兢的氛围,因为不知道哪个动作,哪句话就能招来一顿暴打。而且一人犯事,全体连坐,姐弟几个谁都不能幸免。
姐妹吵架被听到打一顿,被看到趿着鞋走路打一顿,乱拧鼻涕被看到打一顿。总之,一个稍不留神,就是一顿暴打。这种暴躁无常的情绪笼罩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饭菜咸淡不合口,哐当一声就被连碗一起扔到地上,以至于她们姐妹做好饭,谁都不敢端去送饭,生怕被打骂。
母亲现在回忆起小时候的事,都会忍不住落泪,会喃喃道你不知道外公年轻的时候到底有多坏啊!也许在她心里宁愿有一个温暖欢乐哪怕挨饿的童年,都不要这样一个胆战心惊的痛苦回忆。
被命运关上的另外一种人生
母亲是8个孩子中唯一读书读到高中毕业的,在80年代初那个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年代,农村女孩高中文化水平是很了不的事了。
为什么姐弟8个只有她读到高中毕业呢,母亲从小乖巧懂事又机灵,很讨外祖父和姐姐们喜欢,除了学习认真成绩好,很大原因是她很懂事,即使在上学也从来不耽误干农活挣工分。
60-70年代,还是生产大包干,她年级小还读书,只能干干喂猪,捡牛粪这些没有固定时间要求的活。夏天的时候,每天放学放下书包就去爬树捋榆钱叶,把猪喂饱后再多捋几筐晾晒干,作为冬天的猪饲料,她除了把自己承包的猪喂得很壮以外,还能存下好多猪食。
冬天就去捡牛粪挣工分,母亲很机灵,总是跟着生产大队的牛群走,牛在前面拉,她在后面捡,她每天也能因此挣2个工分,每当母亲说到这些的时候都很自豪,为自己的能干。也因此家里人愿意让她读书,可正是这样的懂事,最终将她有可能改变的命运被改写。
母亲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8岁高中毕业那年,后来她回忆起来的时候,总是叹息如果当时不心软,不那么懂事,也许她的人生会是另一种样子。
改变母亲命运走向的人是外祖母。我没有见过外祖母,对于她的零碎印象都是来自小舅家的遗照和姨母的回忆。常听母亲讲外祖母是个漂亮的“能”人,看照片也的确是个美丽的人。人长的漂亮,茶饭做得好,针线活也做的美,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穿衣穿鞋都是外祖母自己做,姨母和母亲也传承了外祖母这一身的手艺。这样的一个人,却没得到上天的眷顾。
外祖母在母亲18岁时因子宫癌去世,从母亲记事起,就没见外祖母身体好过,经年累月在炕上养着,挣工分养家基本都是四个姨妈。
外祖母一生生了九个子女,夭折三个,大姨妈和大舅是领养的,活下来的亲生子女只有6个,小舅是唯一的儿子。
也许她得病,和生养这么多子女有很大的关系,在西北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里,必须有儿子才算香火延续,那个年代也没有计划生育一说,更不要提节育观念,为了生出儿子,女人像生育机器一样,没有修养,只有不断地生产,外祖母是那个年代农村落后子嗣观念的牺牲品。
外祖母去世那年,1981年赶上全国农村生产包产到户,我大姨二姨三姨都已嫁人,本来照顾家人应该是四姨妈,但因为当时包产到户是按人头分地,四姨妈已经订婚,婆家为了多分地,催着让过门,外公没办法就让嫁了,最后照顾家人的事就落到了母亲肩上。
母亲高中毕业在即,其实外祖父已经替她张罗好了工作,在乡上的农村信用社工作,清闲又是工人身份,也算不错的归宿。
但命运作人,外祖母的去世,留下年龄尚小的弟妹3人,大舅14岁,小舅12岁,小姨9岁,除了母亲,其他全是需要人照顾的年纪,外祖父大家长又是村上大忙人向来不顾家里内事,四姨妈又急着出嫁,家里根本没有人照顾。
于是我三舅公跟我外祖父说,让母亲推掉信用社公职,回家照顾里里里外外。不知道当时外祖父是怎样劝说母亲的,母亲没有提过,只是偶尔会在自己累到极致的时候叹息,当初要是自己坚决一点,也不至于这样半生劳苦。而顶替她位置的她的同学,现今是农村银行的行长,因着职位捞了不少红利,是我们那里富有的中产。
我不知道母亲有多后悔自己的选择,只是命运向来不公平,一个犹豫就是人生反转。就这样一向听话懂事的母亲,放弃了原本改变自己后半生命运的机会,安分的回到家,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担,直到她24岁出嫁。
母亲没有过多的讲过她出嫁前那几年是怎么过的,想必一定很苦。在那 6年里,她在外种地养家,在内当爹当妈,抚养自己的弟弟妹妹长大,直到家里盖了新房,将我大舅妈娶进门,二舅亲事定下来之后,才安心嫁的人。
从童年记事起,母亲留给我的印象就是急躁、不耐烦、大嗓门,她完美延袭了外祖父的脾气。我的童年几乎也是在打骂中度过,我一度憎恨我的母亲。母女关系十分冷淡,彼此不交心也不亲密。
我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是她亲生,还因此问过姨妈。姨妈说母亲原来也是一个轻声细语温柔的人,但为了抚养自己不懂事的弟妹,为了生活只能让自己变成那样。是啊,其实18岁的她原本也还是个孩子,可艰难的生活,硬生生将她逼成一个粗鄙的市井妇人。
我突然想起了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马蒂尔德,优雅的少妇变市井妇人只需要一个艰难的生活。 嫁给父亲后,母亲的日子并没有好转,爷爷家条件很差,父亲又沉默寡言,母亲为了生活没少替父亲出头争执过,这其中的委屈也只有她懂。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被彻底绑在了贫瘠的土地上,生儿育女,认命生活。直到青丝变白,背脊微驼,音调渐细,丰腴不在。而我也因年纪渐长,了解了她的过去后,渐渐开始理解她。
写到这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回响起电影《芳华》的主题曲《绒花》,旋律中的一句台词特别让我感慨,“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岁月对每个人的改变都是无声的,命运的大潮不会轻易垂青任何一个人。而母亲的芬芳年华,已被埋藏在她耕耘了半生的土地上,以及她不曾走出过的落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