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资治通鉴 晋国
对于智瑶,各种史书都是清一色的差评。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说:“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说:“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战国策·赵·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中说:“知伯身死,国亡地分,为天下笑,此贪欲无厌也。夫不听知过,亦所以亡也。”
《东周列国志》中,竟然讽刺智瑶为“井底蛙”:
智伯分明井底蛙,眼中不复置王家。
宗英空进兴亡计,避害谁如辅果嘉?
难道智瑶真得如此不堪?果真是品德有问题?
初次看《资治通鉴》时,我对司马光的说法是深信不疑的,并为其将人分为四种人(圣人、君子、小人、愚人)的说法赞叹不已。
可是,我在学习、整理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疑问。
判断一个观点是否正确,不能仅仅靠对方的结论,还要看对方的论据有没有说服力。如果不看论据,只看对方的结论,就会人云亦云。
对于智瑶的评价,《资治通鉴》的主要列举了以下几条论据。
论据一:智果的判断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其实这一条也算不上是论据,只是智果的论断。只说智瑶不仁,具体如何“不仁”,并没有交待。
论据二:戏康子而侮段规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
智瑶调侃韩康子并埋汰韩康子的下属段规,这件事的具体起因、经过也没有交待,怎样调侃韩康子、怎样埋汰段规也没有细说。
《东周列国志》是这样编排剧情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智伯在蓝台上设宴款待韩虎(即韩康子)。
酒至半酣,智伯让人取出一幅画,放到案几之上,和韩虎一同观赏这幅画——《鲁卞庄子刺三虎之图》。画上题有几句话:三虎啖羊,势在必争。其斗可俟,其倦可乘。一举兼收,卞庄之能!
卞庄子是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彼有勇力。卞庄子刺虎事件,在《史记·张仪列传》中有记载。
(有两只老虎跑到村子里,扑杀了一头牛。)卞庄子想要去杀老虎,被手下人制止,并建议道:“两只老虎正在吃一头牛,它们一定会为了争夺牛肉而打斗,打斗的结果肯定是大虎受伤,小虎死亡,这时候你再出手,便可以因一举杀死两只老虎而扬名。”
卞庄子深以为然,就躲在旁边等待时机。过了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斗了起来。结果不出所料,小虎死了,大虎也受了重伤。卞庄子抓住时机,把受伤的大虎干掉了,这样,一举得双虎之功。
至于智瑶取出的画里为什么会变成了三只老虎,估计是绘画的人为了表现卞庄子的勇武,又增加了一只。
智伯一边看画,一边戏谑地对韩虎说:“我曾经翻阅各种史书,在各诸侯国中,和你名字一样的人,齐国有个人叫高虎,郑国有个人叫罕虎,现在加上你,就可以凑够三只虎了。”
把韩虎比作被杀死的老虎,那么,谁又是卞庄子呢?
不管智伯有没有把自己当作卞庄子,借名字的由头,把韩虎比作被杀死的老虎,本身就是对韩虎的不尊重。
这时,站在旁边的段规看不过眼了,站出来对智瑶说:“按照礼仪的要求,不能够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这是很忌讳的事。你却偏偏这样戏弄我的主公,是不是太过份了?”
段规天生矮小,站在智伯面前,头顶才到智瑶胸口的位置。
智瑶用手拍了拍段规的头顶说:“你个小蛋子儿,你懂嘛呀?也敢多嘴多舌。这儿哪儿有你说话的份儿。那三只老虎吃剩下的渣渣,不会就是你吧?”智瑶说完,得意的拍手大笑。
如果仅凭这几条就断定智瑶“不仁”,实在是欠缺说服力,我又查阅了其他资料。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晋荀瑶帅师伐郑,次于桐丘。郑驷弘请救于齐。齐师将兴,陈成子属孤子三日朝。……乃救郑。及留舒,违谷七里,谷人不知。乃濮,雨,不涉。
子思曰:“大国在敝邑之宇下,是以告急。今师不行,恐无及也。”
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马不出者,助之鞭之。
知伯闻之,乃还,曰:“我卜伐郑,不卜敌齐。”使谓成子曰:“大夫陈子,陈之自出。陈之不祀,郑之罪也。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谓大夫其恤陈乎?若利本之颠,瑶何有焉?”
成子怒曰:“多陵人者皆不在,知伯其能久乎?”
鲁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智瑶出兵讨伐郑国,率兵进驻桐丘,郑国的驷弘(驷桓子)向齐国求救。
齐国决定出兵救援郑国,此时,掌控齐国军政大权的是国相陈恒(陈成子)。
陈恒率军救援郑国,智瑶听说齐国派出援军,便撤兵了。
智瑶此次出兵无功而返,心里很不爽,撤兵时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解释说:“这次出兵前,我只占卜和郑国的战斗,没有占卜和齐国的战斗。”
对齐国人横插一杠子,智瑶很生气,越想越不甘心,于是,派人给陈恒传了几句话,挖苦讽刺陈恒,发泄自己的怨气:“致齐国大夫陈子,在齐国的陈氏也是陈国的分支。陈国历经三次内乱和亡国之祸,其中就有郑国的原因。现在陈国更是断绝了祭祀,作为盟主,晋国国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亡的实情。我想问问你,你是否还记得,你的祖上曾是陈国人?我们好心好意为陈国讨还公道,你却本末倒置,帮助灭掉自己祖国的仇敌。我这个外人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吗?”
陈成子被揭伤疤,自然火冒三丈:“经常欺压别人的人,都没有好结果,陈国确实亡了,知伯难道能够长久吗?”
这件事说明智瑶比较阴损刻薄,也属于“过嘴瘾”,算得上是“不仁”吗?
《史记·赵世家》。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伐郑。赵简子疾,使太子毋恤将而围郑。知伯醉,以酒灌击毋恤。毋恤群臣请死之。毋恤曰:“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卼。”然亦愠知伯。知伯归,因谓简子,使废毋恤,简子不听。毋恤由此怨知伯。
这件事在《不是哥哥我想冲锋,是特么马惊了!》一文里提到过。晋出公十一年(公元前464年),智瑶率兵讨伐郑国。赵简子生病,于是让赵毋恤(赵襄子)率领赵氏的士兵出征。
在攻打郑国的国都时,由于智瑶和赵毋恤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愿意强攻新郑。当时,智瑶就讽刺赵毋恤说,赵鞅不应该让他当赵氏继承人。
事后,在一次宴会上,智瑶想起赵毋恤公然违抗自己的命令,就很生气,于是灌赵毋恤喝酒,引发两人争执,智瑶借着酒劲拿酒杯砸向毋恤。毋恤的随从要和智瑶拼命,想把智瑶弄死。赵毋恤说:“主君所以让我做继续人,就是因为我能忍辱负重。”嘴上这么说,其实,毋恤心里也很怨恨智瑶。
智瑶呢?心里也不痛快,回去后,依然不依不饶,特意找到赵简子,让他取消赵毋恤的继承人资格,赵简子当然不会轻易更换继承人。赵毋恤知道这件事之后,就更加怨恨智瑶。
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其他史料,看来看去,智瑶最大的罪过就是:说话不讲究,说了不该说的话。
至于,瓜分中行氏、范氏,攻打赵氏,这些都很正常套路,大家都这么玩儿,所以,11个世家最后变成四卿。之前的士鞅、赵鞅,大哥别说二哥黑,谁也没比谁好多少。
从以上资料来看,智瑶败亡的深层次原因,我个人认为也有两个:一是说话不讲究;二是不善于纳谏。
在晋阳之战中,促使韩氏、魏氏反叛的导火索就是因为智瑶当时说:“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所以说,愈是能力超群,愈要低调谦卑。愈是位高权重,愈要谨言慎行。
智瑶就是“祸从口出”的典型。
因为身居高位,却说了不适当的话,所以才埋下杀身之祸,致使身死族灭,正所谓:
一朝权在手,世间我称雄。
登高口无忌,转眼皆成空。
——《叹智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