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这本书,成书日期是2002年,作者是日本人森下典子,主要内容是她学习茶道26年来的各种感悟。读的过程中,轻松愉悦,体验了一场异国他乡的二十年前的茶文化之旅(日本人的茶文化继承的是我国南宋时期的点茶法,大概就是赵丽颖主演的《知否知否绿肥红瘦》那样的沏茶方法)。
《日日是好日》是什么意思?
日日是好日是武田小姐(作者的老师)茶室悬挂的一块牌匾,从她第一天去学习就一直挂在那里;作者去参加茶会时,在茶会场地也看到了同样的字画。难道真的是“天天都是好日子”这种意思?作者心中颇有疑义,老师只是笑而不语。在学习茶道第15年的某个雨天,作者才顿悟,“下雨天如果也能乐在其中,任何日子都能变成好日子,天天是好日”“雨天听雨,下雪日观雪,夏天体验酷暑,冬天领受刺骨寒风。。。。。。无论什么样的日子,尽情玩味其中就好。”
其实,日日是好日,出自佛经《碧岩录》,意思是透过修行改变了心境,即使遇上生命逆流,都能以平常心对待。用在茶道文化中,表示茶人在面对不同茶汤或茶客时,应秉持此生唯一或最终一次的态度,心存感念而欢喜。
什么东西支撑着森下典子将茶道一直学下去?
典子20岁时,因为无所事事开始学茶道,中途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无数次不想去,但却一直学下去还当了茶道老师。
老掉牙的茶道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呢?原来茶室中有老师精心准备的各种事物,跟天气或当下情形密切相关的字画,采自庭院中的各种时令茶花,著名糕点铺的和果子(日式点心),各有来头的沏茶用品,暑天的薄茶寒天的浓茶。
每周一次的茶艺课,不情不愿地踏进茶室,眼前是耳目一新的时令茶花、与当天惬合的字画,从未吃过的精致美味的糕点,再来一杯暖心的茶,上课之前的不快通通抛诸脑后,心中暗自庆幸,幸好来上课了。
一周一次,老师刻意营造的氛围,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仪式感吗?典子的日常生活跟我们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几年都没有正式的工作,婚前男友劈腿,学习茶道好多年都没长进,这些糟心的日常只在每次一次的茶道课按下暂停键,生活之苦处处都有,茶道课渐渐成了固定的糖。这点甜头让她坚持了下去。
由此可见,学会找到自己的糖多么重要,适当的仪式感也是必不可少的。
典子在茶道学习中,悟到了些啥?
在刚开始学茶道时,“学习任何事物,一定要从零开始。”“因为,我一无所知。”
老师不讲道理地教了三个月后,“不断重复的一个一个的小动作,点点滴滴串联起来,不知不觉间串成一条线。”,果然做到了老师所说的”不要思考,相信自己的手“。
一年后,刚学会冬天的茶,老师马上教完全不同的夏天的茶,还不准提问。”老师只是一股劲儿地积极向前,绝对不停留,也不容许我们恋栈逝去的季节。“”实在过于复杂,所以经常出错。为了避免再出错,我们只有专注眼前。“
学习茶道几年后,作者能敏锐地感受到四季,茶道美学渐渐在身上体现,生活品位渐渐提高。会看几幅字画,认识路边的野花野草,明白和果子比西式糕点更有惊喜。我感觉,此时的作者融入了四季融入了大自然,原来不是生活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原来诗与远方就在眼前。
学习茶道许多年后,老师仍然只教茶道流程,学生却体会到了与季节呼应的茶道款待所体现各种人生道义。比如,什么是日日是好日,什么是一期一会(一生一次机会)。另外,茶道包容性极强,”早理解的人,不因此获得较高评价;晚开窍的人,也自然能展现自己的深度“”学校总教人与别人相比,茶道则希望人能与昨日的自己相比较“,也就有了80岁的老太还能谦虚地说,我还需要学习啊!
看完此书,了解了作者学习茶艺的过程,略微懂了些日本的茶艺文化。有空时翻翻,放松心情,是一本值得一读的轻松小书。
附上茶道中的各种名词:
帛纱:红色,大小如男用手帕,材质是颇具厚重感的棉布。用来擦枣。
枣:装茶的用品,木制喷漆,质量轻。类似我们的茶叶罐子。
茶筅:搅茶用的。
茶巾:白色,擦茶碗。
御点前:茶道中沏茶的说法。
水屋:茶室的厨房。有水槽水盆茶碗等。
水指:装水的器具,所装之水供茶釜烧水所用。
茶釜:煮水用的有盖铁制器具,类似锅。
中水低汤:最中间最底层的水。
水翻:盛装清洗茶碗水的器具。
炉:地板上开凹穴,立冬时开炉,开炉是茶人的正月。水屋的道具、沏茶方式都随季节发生改变。
初釜:开春第一堂课,师生互道新禧,享用美食,观赏老师的御点前,即新年的开学典礼。
浓茶点前:将茶沏在一个碗中,每人轮流喝一些。
薄茶点前:一人沏一碗。
大寄茶会:茶人的社交场合,无数人参加的公开茶会。互相观摩学习。
茶事:包含碳点前怀石料理和果子浓茶点前薄茶点前等,是平时练习内容的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