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完美主义初断


当我从一些文章里看到了“消极完美主义”,继而顺藤摸瓜地查到了“完美主义"、“强迫性神经症”、“人格障碍”,又在“人格障碍”下找到了“强迫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以及“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时,恨不得马上把自己看做一个病人,而且是分分钟病入膏肓的节奏。我甚至用了一个晚上时间,查好了一大堆书单,准备从明天开始闭起关来给自己运功疗伤,再不行就要推宫过血,续命还魂了。人生顿时乌云密布,天空中一只鸟儿都不飞过。

那一晚我坐在漆黑的小黑屋子里,那落寞的身影,对照着惨白的屏幕,就像一个感情受伤的小姑娘,受了无尽委屈的祥林嫂。然后细枝末节的fucking往事就像一口一口老血涌上心头,差点没把我呛死:譬如十万个那么多的完美计划,以及十万次那么多的计划破灭和,计划启动失败......譬如每一次抱着考一百分的信念,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纠结期末考试,最后还是在末了的晚上亮起了一盏特别诗意的小灯,终于伴着星星伴着月亮在理想的康庄大道上迈开了前行的脚步。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那晚我回想着,在我的fucking life里(我这种表达是不是带有一种perfect life的纠结心理呢?(而我纠结perfect life,是不是有一种perfect expression的纠结呢?(....(....)),在我的anyway life里面,我做得最投入的一件事恐怕也就是,长时间地神经质地绑住双手也无法控制地抱着一种,诸如“一百分”的信念。这种信念可以涉及到许多方面,譬如趋于完美的潜意识里的自我要求,从言行到内在的思想与情感无一不渲染着一种道德理想式的完美幻想。显然这至少是不现实的,因此这种自发的心理机制带来最多的就是关于不完美的焦虑。

这确实已经形成了一种强迫倾向,就像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就浑身难受,有的人喜欢不停地洗手。只是许多莫名的完美要求,并不能马上通过反复洗手这样简单的动作就能起到自我抚慰的作用,因此这种“完美主义”强迫倾向,就很容易带来无可排解的焦虑。假如这个人又是个十分自觉的人,这种拧巴地像一条麻花的精神状态也会进入他的“不完美”意识,焦虑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放大了。而一旦这种焦虑超过了他的精神承受范围,这种“完美主义”情结带来的,就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了。由于不完美的结果被认为是自己无法承受的,心理防御机制做出的调整就会是,让所有的事情都变得漫长而毫无结果。直到事情自己走到了结尾,他仍然无法接受这种既成事实的“不完美”,因此很可能会发出一种自我安慰,比如说“因为我没有尽力,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事情才会变成这样”,意思也就是告诉自己,“如果我尽力了,如果时间还有一个月,一个星期,我一定会做到很完美”。显然一直到这里,他仍然在下意识地维护一种自身的“完美”。细心的话你已经发现了,这一段我不自觉地将主语人称换成了“他”,“这个人”以及没有主语,大概又是那个小人跳出来了吧。

甚至我已经渐渐察觉到,这种完美主义倾向有时也从我自己身上扩散向了别人。最近发生的最离谱的一件事是,我竟然偏执地教育我妈不要那么偏执。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有时候我也是一朵“君王花”,我甚至发了誓,说“不要做上帝、魔鬼与君王”。我现在又意识到了,这个誓言本来动机就不单纯,现在我可以坦白地承认,我除了自己发誓,还顺道帮其他的“君王花”们发了个誓呢......那么对于我这个誓来说,也许从一发下就开始破产了。

关于完美主义人格的形成:“完美主义人格的形成与权威主义、僵化的考试制度、过度组织的社会、某些宗教传统有关”。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完美主义者的父母往往也是完美主义的”。而完美主义倾向也常常容易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尤其是亲近的人。这也很可能是自我意识的扩散,据说东方人比较容易将亲人纳入自我意识的范围。我现在可以回顾一下家族历史,我父亲那毛糙的性格自然不是什么完美主义,而“控制女王”那一分钟不控制眼皮底下的人和事就几乎要爆炸的性格,嗯,我懂了。至于他们的儿子呢,客观地说,毛糙不比爹,暴躁不如娘。至于控制欲呢,也许在其他地方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只是在家里我就会常常有反省的机会。感觉那几乎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融合的冲突,尽管我基本上算是一个温和冷静的人,但有人开着火车装着让我发笑的三观朝我碾来,我就忍不住也开着一辆火车装着自信的三观朝着它冲去,甚至唱着“吾爱吾母,吾更爱真理”的壮烈悲歌呢。

我反省地比较深刻的时候呢,就会尽量沉默,脑子里就会冒出《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主人公的父亲告诫儿子的话:“每当你想对人品头论足,你要记住,并非世上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我知道这话乍一听来如同我不可一击的优越性一样不可一击,但从这样的告诫里,我能读到世上一切被看做不完美的缺陷的罪恶的,都有其应当从根本上被原谅一遍的原因,而后再去谈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让他们为自己所有的行为负责的话语里面,透着这个世界秩序里最深的不公与冷漠。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有时我也会想,那些被我们的法律杀死的“恶魔”,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仍然被世界以完全的憎恶与仇恨记住,真是一件残忍的事啊。

也就是说,尽管对于“宽容”在思想和理智上我已经做过反省,不管我几次三番地宣布我多么拥护个人“自由”之神圣,在行动上我仍然脱离控制地做着背对理智的事情。我终于能够体会“写文章和思想一样,并不是自我诊治的手段,充其量不过是自我疗养的小小尝试罢了”。思想即是一种检视,写下来则既是一种思绪的整理,也是将自我及自我眼中的世界暴露在阳光下,所有美好的不必说,所有黑暗的角落:尖锐的,偏激的,冷漠的,悲观的,丑恶的全都在字里行间的描写中暴露了,便可作为日后进行诊治的依据。然而前面已经说明了,单凭思想手段,想要“到那时,大象将会重返平原,而我也会用更为美丽的语言,描绘这个世界”,显然是不足够的。因此,引入心理学这一角度,在心理学这一工具的指导下,做出积极改变的行动,正是目前我所需要的。接着就说回“消极完美主义”吧。


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是指一种认知——情感模式,具有这种模式的人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完美焦虑”。他们做事犹豫不决、过度谨慎、害怕出错,过分在意细节和讲求计划性。为了避免失败,他们将目标和标准订得远远高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心理学家将这种完美主义定义为“消极完美主义”。很显然,消极完美主义的突出特点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害怕不完美,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情感模式。大量的研究证实,消极完美主义与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有关,也是强迫型人格的典型特征之一。

那么,这种宁可说“幻想”也不好意思说成“追求”的完美主义情结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实际的“好处”呢?事实上,它并未一步步将我推向所谓“完美的境地”,却使一招反擒拿手,将我一把抓住摁牢在地上说,“快叫爹”。我曾经不止一次地为这种纠结地要死,反应在行动上却是毫无作为的行为感到纠结地要死,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一个巨大的坑。以前我的认识能力无法获得这样的角度,也就在一次次失落之后带着一半绝望一半无奈,把这称作“拖沓成性”、“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等等诸如此类的“已然根深蒂固的顽劣品质”。这些描述都很形象,假如有人问起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只消这么和他一说,他立马明白了。但假如我自己也这么说,却不明白这里面的一切挣扎痛苦都未必需要承受,便是识不得也抓不住自己的命运了。

显然,我的病症较多地属于“消极完美主义”。“害怕不完美”要远远多过于“追求完美”,以至于“不完美焦虑”过分地影响日常行动,导致了许多不作为,以及“即使在理智上早早把所有的事都原谅了一遍”,而实际做出的行动仍然是忍不住对他人作出过分要求。就是因为,一个人做出的行动三番两次背对着理智疾驰而去,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并不是“我已经认识到问题了,我知道应该怎么样做”或是“don't make it good,make it better”这样一句心灵鸡汤就能解决的,因此才需要心理学这一角度,心理学这一工具的介入。这就是我的初断。接下来要做的,是阅读这方面的心理学书籍,整理笔记同时整理一下自己。然后来一个运功疗毒,推宫过血,续命还魂?


其实不必这么夸大,至于“强迫症”、“人格障碍”之类的吓人说法,我想起选修心理学课的老师曾经说到过,有时候心理学的滥用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我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对于完美主义的人格来说,因此必须首先获得一个并不偏激的正确态度,才可以进一步采取行动。

前面我将我身上的问题说成“病症”,把小黑屋子写的很黑很黑,把人生写的乌云密布,一只鸟都没有,就是为了说明这里有一个误区。一上来就把问题说得很大,分分钟上升到“疾病”的高度,各种“强迫症”,“人格障碍”都翻出来,郑重其事地宣告自己得了重大的病,再不治人生就要完蛋了。窃以为这本身不仅是一种消极的暗示,对心理学和疾病的理解也有不完整的地方,再深入一点,这本身就掉进了“完美主义”的大坑。

消极的暗示自不必多说,也就是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大病的还没治就给吓得差不多了。反过来,一个积极的暗示是有利于事情向好的一面发展的。这不是诈,也不是纯粹的“白色的谎言”,事情本身就有积极的方面,只是不能忽略了。我觉得这里就涉及以前老师说的“心理学的滥用”问题。我认为我可以从心理学获得的并不是全部,我即将获得的仅仅是一个角度,一个自我以及世界在我脑海中投下反映的角度;也是一个工具,一个发现和引导心灵的工具。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本身也属于工具的范围,用它来衡量一个人心灵上各个维度的状态,并在它的指导下寻找调节方法。心理学制定一个标准,一旦人的心灵状态到达警戒线,就建议采取一定程度的调节。这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我有病,得治”。至于这个标准,这个“决定”我有没有“病”的标准,心理学上虽然制定了标准,但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点,并不像生理疾病那样,有一个较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疾病”在人类逻辑上至今也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

“疾病”定义:
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疾病,有如健康一样,从不同角度考查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最常应用的定义是"对人体正常形态与功能的偏离"。现代医学对人体的各种生物参数(包括智能)都进行了测量,其数值大体上服从统计学中的常态分布规律,即可以计算出一个均值和95%健康个体的所在范围。习惯上称这个范围为"正常",超出这个范围,过高或过低,便是"不正常",疾病便属于不正常的范围。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定义是适用的,如伤寒可以表现为一定时间内体温和血中"伤寒血凝素"(抗体)的增高。但是,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很大,有时这一定义就不适用。如正常人心脏的大小有一定范围,许多疾病可以造成心脏扩大,但对于运动员来说,超过正常大小的心脏伴有心动过缓(慢至每分钟40次左右)并非病态;这种偏离正常值属于个体差异。在精神方面,智商大大超过同龄人的是天才,而不是病人。也有人从功能或适应能力来定义疾病,认为功能受损和与环境的协调能力遭到破坏才是疾病的表现,这样可以避免把正常人的个体差异和生物变异误划为疾病。缺氧时才出现症状的镰状细胞性贫血,就表现为适应能力的缺陷。对许多精神病人,特别需要考察其与环境的协调能力。但是适应功能的不良并不一定是疾病,如一个长期缺乏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不能适应常人能够胜任的体力活动,稍有劳累就腰酸背痛,这不一定是有病。因此有人建议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增加一个"无病状态"。所以说疾病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定义。

窃以为,把“疾病”仅仅视作一种身心不适的信号比起将它视作魔鬼或罪恶要更加准确、人道,也更加有好处。而我们心里,对疾病的惧怕除了来自疾病本身带来的不适之外,似乎还多了一种来自“正常人”对“不正常人”的压力,人们常常说,“你不正常”、“你脑子不正常”,或者更直接地说,“你是个傻子”、“你是个疯子”,很明显这些都不是普通的日常用语,因为假如一个人一本正经地和我说这种话,我一定会很不高兴,而如果他说的是“你是个人”,我就不会不高兴啦。而这样的观念,反映到自我暗示上所产生的压力也是一样的。所以以前老师就教给我们,不要随便说自己有强迫症什么的,一般人只不过有一些强迫倾向而已。一般来说,直到这种强迫倾向已经到了某种失控的状态,在行为和心理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其本人已经感受到这种不必要的痛苦不可遏制,这时有了治疗的必要,才有了“得病”的说法。至于什么“消除疾病歧视”这么大的主题,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说了这么多,我意图在下一步行动之前排除的是一种先入为主,即,将现在的小小问题看做“非治不可”的“病症”,掉入一种完美主义的神经紧张之中,并将下一步调整行动看做“追求完美心灵”的过程。如果是这样,我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最后我想为自己明确的是,不要扩大心理学的范围。前面也说到了,应该将心理学看做一个切入自我和世界的角度,看做一个认识和引导心灵的工具。而一个人的价值追求,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这些应该是先于心理学的,心理学是服从于它们,最多作出有必要的调整。昨晚看到一个小伙伴说“只有心理学能拯救世界”,而我呢,感觉只有我们自己能拯救世界。

那么对于我的“病症”,在“治疗”之前,我自己应该明确,让心理学介入调整的对象并不是“完美主义”本身。至于要不要连根拔起,一锅端了。首先我必须要自己做出一个价值选择,如果我认为在某些方面追求某种“趋于完美的境地”是有必要的,那我只需通过心理学把“害怕不完美”的神经掰过来,而不必放弃原来的价值追求。当然,如果感到“一切都挺好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是我应该追求的”,那么这样的“消极完美主义者”应该顺便把价值观也换一换。价值观这种事只有自己说了算。

而在我的脑海里面,完美主义如同人类天生的好奇,本身是一种人类美好的情怀,是人类这种被设计之物的反抗与追求的冲动。不仅仅“所有的天才都是完美主义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有的人追求一种完美的心境;有的人追求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有的人追求一段完美的关系;有的人追求一种完美的道德;而胸怀更大的人,追求一个完美的世界。即使不上升到“追求”,那些关于完美爱情的幻想难道只存在于少女心中了吗?

以上,是我近期得出的,关于我自己身上“消极完美主义病症”的最初诊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761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53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98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4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30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4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50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6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510评论 1 29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601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7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47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1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11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9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32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39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学者分析,人们追求「完美主义」的心理极易导致心理疾病。特别是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精英人士,他们害怕做的不好会...
    吴益军子阅读 1,218评论 0 3
  • 虫虫说,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里,我总要活出自己的模式! 我问过她,你为什么叫虫虫啊,家里谁给你起的这个名字,听着痒...
    田小辣阅读 713评论 3 9
  • 我以为 我的执着 能留住你的脚步 舍不得这城 舍不得一个人 有一朵玫瑰花 泛着芬芳 吸引了我 使得我眼花缭乱 你的...
    小糊童Mr阅读 279评论 0 0
  • 心际无边荒野, 回忆太深,失落于无尽的期待; 过去太美,留恋于仅剩的感动。 梦醒星空无夜, 伤疤太痛,迷醉于深红的...
    忆梦阿成阅读 12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