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很快,但是整理读书笔记却磨蹭了好久。《无界面交互——潜移默化的UX设计方略》这本书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即『UX≠UI』,从『人们倾向于以界面设计来解决问题』的现象入手,引出了『无界面』的设计理念,表达了对良好的体验设计的思考。以下是对全书内容的整理。
一、解决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
"没有界面就是最好的界面"致力于追求无界面解决方案的最佳结果——不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或者导致上瘾,而且符合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还悄悄地、优雅地改善我们的生活。
这句话概括了本书的主旨。作者很敏锐地发现了界面已经占据我们太多精力和时间的现象,并将其归因为界面解决方案的设计惯性。一天之内,我们会无数次打开App,贡献企业需要的PV数据,但是,与初衷相反,我们的效率并没有提升,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这些App上。
针对工具型App,若因为商业模式的设定导致系统复杂或操作低效,那么的确违背了产品设计的初衷——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但这种以效率为标准的评判方式却不适用于非工具型App。
社交类产品、电商类产品,自然希望越多的占用用户时间越好,用户的每一次操作行为都有意义,哪怕不能促成有效的成交转化。这类App重视内容运营,以促成交易为目的去吸引用户更多的点击。即使没有促成交易,也可以收集用户数据,对内容进行数据化的分析和指导,以期下次更贴合用户的心理预期而成交。有些产品的商业模式相对聪明,不单单以广告盈利,可以将无关内容对产品体验的影响减少的最低(毕竟,广告也是内容,但恰逢其时的出现,给到那个刚好的人,就不会影响用户体验,反而是极有价值的),而某些产品中的广告相对较多,稀释了优质内容,伤害了用户体验。从本质上来说,这是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质检的矛盾。
作者带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感来思考设计所寻求的解决方案,这是每个设计师都希望达到的高度——优雅地改善我们的生活。面对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设计师要做的,是在业务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二、对技术的思考
解决一个全球性问题?改善我们的生活?非也。当一群聪明人齐聚硅谷时,他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是:"我们能做出什么样的应用软件?"
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的手机,就是进入信息海洋的钥匙。在这里,信息似乎就意味着知识和意义。我们求知若渴,我们无聊至极,所以,一有时间,我们就抱着手机,学习新知识或者打发时间,寻找『意义与价值』。因为手机如此重要,人们随时随地随身携带,所以,那些钥匙、计步器、遥控器等,都可以被手机替代。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屏幕化的思维得到了加强。无论摆在面前的是何种难题,人们的第一直觉是应用软件。
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为的是反映人们对技术思考的局限性。但是仔细想来不无道理——图形用户界面不过是一种在屏幕上展示信息的方式,而传感器也并非只能应用于手机中。我们在构思”完美"的设计方案时,真的足够发散吗?值得反思。
我们正处在科技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然而,尽管计算机威力惊人,技术系统却经常像两岁的小孩一样闹脾气。它们不断弹出错误信息,强烈要求我们的关注,还会问一些愚蠢的问题,它们期望我们能侍奉它们。
在作者看来,我们创造出的科技并没有真正为我们服务。以最恼人的表单设计来举例,那些我们引以为豪的自动匹配和即时反馈,在作者眼里,都是不够智能的表现。为了交流,我们必须说它能懂的语言,以它的规则行事,我们成了电脑的仆人,而非主人。
但是,我们并不是在跟计算机交流,而是在跟我们所使用网站或应用软件背后的企业对话。作为普通用户,我们的目标和企业的盈利目标在网站(或应用软件)中汇聚在一起,两者背道而驰,相去甚远。很多用户在使用网站时,必须要有这样的觉悟——要使用网站提供的服务,必须提供给对方一些有价值的个人信息;而设计者(产品经理、设计师等)在设计网站时,则时刻想着,要达到企业的盈利目标,需要用户提供哪些信息,而其所提供的服务,无非是一个诱饵而已。
尽管我们是在跟计算机背后的人对话,也不能否认,填写表单的确是件让人厌烦的事情。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程序设计者本身跟计算机交流的能力有限,我们尚未开发出更加友好、自然的交互方式可以大范围且低价的推广;二是作为交互设计师的我们所具有的局限性:在语音、摄像头、指纹等技术条件下,我们没能极尽全力或者极尽全力也仍然想不到一个完美的输入方案,提高身份识别的敏感性与安全性,降低复杂性。
我们健忘、脆弱、繁忙。计算机应该帮我们做我们不想做、应该做却不知道要做、以及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如果祖辈们能像拿钥匙开门那样简单地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不仅其自尊心和价值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年轻一代照顾家庭的能力压力和道德压力也将获得极大的纾解,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三、几个建议
原则一:贴合日常生活流程,而不是一味依靠屏幕
作者给出的这个建议意在让我们摆脱屏幕思维的影响,从观察开始。平日里,不管是产品经理还是设计师,甚至开发人员,都知道『场景』这个词的用法。作者说的『贴合日常生活流程』,就是说要我们从用户场景出发,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而观察,是获得见解的不二法门。我们太行色匆匆,被各种应用占用了太多时间,走在人群中,是否还能对周遭的一切保持敏感,这点值得反思。
在处理数字产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远远多于一个精美的前端。
作者的这句话,跟今年阿里UCAN大会上反复被提及的『全链路设计』一词是相同的意思。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屏幕,能做的未免有限,而若以『基于产品的服务设计』思维来考虑整个业务目标的实现过程,『全链路设计』的确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加强设计师的参与感与成就感。我们要转换思维,从更大的格局,更有责任感地看待我们在做的事情,下次,你的作品集上,对项目的注解,也就不单单只是线框图和原型图那些东西了。
原则二:做电脑的主人,而非仆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开始的大机器生产是典型的人适应机器的过程,而我们现在,虽然技术发展以更加便利为目标,但其友好或自然程度还达不到完美。正如"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一样,设计也并不是为所欲为的。我们要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也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人、环境、机器和技术之间复杂的关系是设计师终其一生都无法避免的话题。优秀的小说家要考虑的篇幅对情节和意境的影响,导演要考虑片长对故事完整性、逻辑性及影院排片率的影响,设计师也要考虑到技术对产品功能、成本、用户体验的影响。我们都是带着镣铐跳舞,没有例外。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如何去达成设计目标,如何保障用户体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原则三:适应个体情况
麦克风其实可以在很多方面提供无缝衔接的机器输入。理论上说,当它感知到你出于吵闹的房间里的时候,它可以告知你的手机调大铃声。或者,在交通信号灯带有蜂鸣器的人行横道上,它可以触发震动,通知盲人可以安全通过。
作者描绘的场景,将手机当做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它拥有为主人提供贴心服务的自主意识,而现实情况却是,在人机交互中,人是主动的一方,机器相对被动,其反应也以提供操作反馈为主。但这两年,人工智能爆红,机器学习的强大能力让人们瞠目结舌。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依靠强大的机器学习能力,人机实现自然交互将不是难事。每个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都基于自身条件(认知条件、胜利条件等),若能实现自然交互,那机器服务对个体特性的适应度也必然将获得极大提高。
通过观察你和与你类似的人,并将你与群体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就能理解什么最适合你,以及你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一旦分配好时间和金钱,并用正确的方法——合乎道德、透明,并且智能化——来执行这个任务,结果就会有无线的可能性。
作者描述的场景在某些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实现,基于用户数据的推荐不再是难事。但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获得数据,以实现智能化。一些科技公司的成功,并不是良好用户体验促成的,而是业务模式或单单是技术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怎样的用户体验全凭企业领导层的职业道德决定。要实现优雅的设计方案,靠的不是设计师的个人才华,而是企业从上到下全体人智慧选择的结果。
最后,是一些鸡精,不能多吃,但偶尔吃点尝尝鲜也未尝不可:
技术工作者不会因为保守而被解雇,但如果他们一直打安全牌,科技公司便会走上穷途末路。
科技的突破需要持续不断的钻研和努力,耗时耗力,可一旦取得进展,将是其他公司望尘莫及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追上。这就是那些大的科技公司在做好了主要业务后还会不断地去探索新领域和新技术的原因。技术如此,设计也是如此。设计师一向与”创造力”关联,如果设计师一直畏首畏尾,那设计这件事也变得无趣了。敢想,多想,深想,设计想法有据可依,敢于表达,不仅可以验证自己想法,还可以获取别人的意见,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全或匡正,何乐而不为呢?要成长为牛逼的设计师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道路,但是,坚持认真做下去,即使最后你到达的不是顶峰,一路走来,也会有数不清的美景和成长的感慨留在记忆里,也是一件乐事。
PS.作者很有趣,有创造力,又有点搞怪,蛮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