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元旦,终于得以与琴子常提起的“老爷子”张老师成行。
早上,我驱车到体育馆旁边接了琴子,再绕到飞云江大桥边,接了在那久候多时的“老爷子”。初见到“老爷子”,可真与我想象的作家形象不同。我心目中的老爷子是这样的:老态龙钟,慈眉善目,衣袂飘飘,像个活神仙!
我下车,但见一位背着背包的老者向我款款走来:一袭黑衣、黑裤,头戴一顶黑色的皮帽,着一双浅黑色的帆布鞋,皮肤似乎经过长期在外行走而呈现出做活之人的黑褐色。一张带笑的脸上长着一张厚厚的唇,人说,厚唇人憨实。哈哈,乍一看,真的个一厚实农民老头子!再细一瞧,那头上一顶颇具文艺范的帽子,立刻把我从对农民形象的遐想中抽拔出来,一位田野调查者的形象立现于眼前,但无论如何,与我心目中的埋头书房的文绉绉的作家形象相差甚远。我猜想这位老师一定游历过许多地儿,通一肚子的人间烟火之气吧。
果不其然,三人坐上车之后,张老从他自己包里搜罗着东西,说买了麻油鸭、鱼丸,等中午到文成买拉面,在家煮拉面吃。没有老者的架势,没有领导的阵势。我顿时觉得坐旁边副驾座上的这位张老似熟人般可亲了起来!
一路上,我开车,张老和琴子聊天,偶尔我也聊几句,但话不多,边开车,边竖起耳朵听着他们畅聊。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一个多小时,到达文成,张老在文成老街菜市场买了做好的拉面半成品,还特意给我们买了糯米山药,然后我们一同往张老家的方向奔去。一路上,张老侃侃而谈,为我们介绍了旁边的建筑,不知怎么,看文成,想起了泰顺。
泰顺,一个在大山包围之中的小县城,如果把县城周边的山比作一个大碗的碗沿碗壁,那县城就是碗底的菜肴。这里边的菜肴,不是燕翅鲍鱼,也不是小葱拌豆腐,它就是朴素的农家烧,吃得人肚子饱饱,怡然舒适。文成县城拥有类似农家烧的味道,但却不似泰顺县城那般居于碗中。这县城东边西边北边都开了一个大口,这口子向外延伸,一直延伸到大自然精雕细琢的红枫古道、百丈漈,向青田向瑞安延伸开去。
车子开进了一条通向山中的小公路,不一会儿,右边已经靠山了。中 途,张老示意我停下,让我们下车看景。车子靠右停下,我们走到公路对面,往前一看,视野顿时开阔,心情分外爽朗!左前方一座大山亦如一面巨大的碗壁般将下边呈梯田样子的山地围住。在梯田与大山的交界处,几幢砌着大理石墙面的房子座落在其中,在雾气朦胧中微微泛白,显得极富诗意,好一个山中幽居,令人心生念想!张老师指指那里,说他的家就在其中。真不愧是文人,选居也别有一番情调!梯田底部,一条小溪穿过,在这冬日里,水已很浅。想起童年时,老家的一条小溪,春天夏季溪水潺潺,和小伙伴们玩水忘记了回家忘记了吃饭,玩得忘乎所以。而到秋冬季,许是秋冬季节少雨的缘故,溪水则会变浅变少。现如今看着这条小溪,便觉倍加亲切。一条小路,从山底经过梯田一直延伸到山顶,小路两旁是一棵棵红枫,一直随着路排到山顶,煞是好看,犹如一块山的画布上纵向弯弯曲曲地拉出了一条暗红、金黄、米白色交替的线条。我想,如果没有这随路而上的枫树,这条路也许会淹没在高高的山草中,而不会如此别致吧。
欣赏完这一处景色后,张老要我们先不去他家,带我们去看看另一处景。行驶到往前约五百米的一条岔路口时,我们的车子往与他家反方向的右边一转,转到一条上山的小路,并沿着山路缓慢地绕行着。不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个牌坊,上面有题字:集贤居。据张老介绍,这是附近文成国际大酒店的一个分部,里面有许多间客房。以前逢年过节,一些游客前来游玩探亲,有的喜欢来这山中住上一住,这里空气极好,可以过来清肺养心。穿过牌坊,车子停在客房前的空地上。下了车,但见四周无他人,山中寂静,空气清新。张老连声称好,如此的元旦佳日,来此地却只有我们仨,这清心养肺的好地儿!客房旁边有一小亭,名曰:怡悦廊亭。许是文人的故乡,连亭名也古典优雅,文气十足。跨上亭子的台阶,里面是一块靠山的篮球场。我们在这里歇足,张老跟我们讲起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我感慨,欲要子孝,必要令其体验生活,养其生活之气,顺其生长。
驻足良久,已经是中午。我们终于来到张老的家。张老带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后花园。老人家在自己家二楼阳台上种上了紫薇、紫罗兰、,在三楼弄出了一大块空地,并称之为后花园,种了些蔬菜、柚子、台湾血橙、四季柠檬……我们摘了几个橙子柚子柠檬,张老剪了两颗蔬菜。再三人一起煮好了文成拉面,此时已过晌午,一碗拉面入肚,快哉乐哉!
饭后,张老带我们游后山的白云庵。车子绕山行五公里左右,就到了通往白云庵的路。这一路上来,只见张老开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上山的台阶数,每过一拐,就拿纸笔记下。张老说去年做过大手术,左胯得炎症未好,走路有些不方便,但是我来,再怎么样也要陪我们往白云庵走上一走。我何德何能,就因为是琴子的朋友,却受张老如此真诚厚待,实我之幸也!于是,我静静地跟在张老后头,我想,如果张老走累了,或许我或许琴子能稍稍扶一把。但是,张老却自己一路数着台阶上来了,累了站一会儿,歇一阵。
一路上,这枫林古道,已铺得满地落叶,我抬头仰望,片片片片枫叶从空中轻轻飘下,好美!我沉醉着,闭上眼,用心去感受这纷纷扬扬的落叶,好静好静!耳边响着树叶飘落的刷刷声,似听着枫林在吟唱着古老的歌。此时,我真恨自己笔尖的苍白无力,无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当时的景当时的情。感谢大自然如此阔绰,馈赠我们如此富足的美丽,让我们赏也赏不够。我在路上寻了几片紫红的枫叶,小心翼翼地放进衣袋,我想珍藏起一点大自然的馈赠。
不久,我们到了白云庵,我和琴子虔诚地跪拜了菩萨。张老说这里可以求签,于是我和琴子各求一签。我求了一下吉签,有内容曰:野马无缰难捉捕捉,月中丹桂岂能求,青山常在水悠悠,往日儿童见白头。此为第六十八签:宁王谋反。张老解释,我一笑。
下山时,张老一一给我们介绍了吕洞宾的石壁题词、六百年的古藤、十八拐、“一炷香”、“一线天”。一路下来不住地被这浑然天成的大自然美景所折服,也对张老的满腹经纶之才情增了几份景仰之情。我想,这辈子,我能一路与书为伴,幸矣。
回,已近傍晚。得张老赠自己所著之书《高明传》,并题词:江南忆,最忆白云庵:七拐八拐九百级,满地枫叶金黄黄。好一个“满地枫叶金黄黄”,一语双关,我懂!
这一天,过得轻松、愉快,与琴子也有了第一个共同的朋友。满满的幸福!
最后一记:“文成忆,最忆三人行,走走停停片片枫叶情。求得下吉签,许得上上情,执念难消平。感念张老恩,不忘赠书情,愿尔好人一生平安!”(2016年元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