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1
上善若水啊,这算是千古名句之一了,以前一直不明白上善若水是啥意思,也没去深究。这回读道德经,总算是弄明白了。
水利万物而不争,这算是最接近于道了。水嘛,盛方则方,盛圆则圆,性柔,适应性强。水还总是处在低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争。
所以在老子看来,水的特性是接纳,是阴性的。这里的水是不争的典型,是道的代表。我想老子肯定没见过洪水,不知道大禹吃的苦。如果跟大禹说,上善若水,大禹肯定说:呵呵哒。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利万物,也能毁灭世界。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其实是最后一句:夫唯不争,故无尤。
2
上善若水,这虽然片面,但片面归片面,还是没错的。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争,这能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问题关键。毕竟这经是来用的,跟九阴真经一样,这是一本宝典,是秘籍,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道理说得再好听有什么用。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你老子跟我说不争,很多人肯定都不同意啊,不争怎么赢呢,不争怎么成功呢。老子说到这个份上了,不理解他说的什么,他管不着,他就是这么傲骄。
那么都讲到第八章了,前面也讲了很多处无为之事,如果还在认为老子是个消极怠工的大忽悠,我觉得你的思想也太懒惰了。
3
举个栗子吧。
你是一家大企业的财务部负责人,老板给你的费用预算比去年少了,但要你从公司整体利益考虑考虑,合理地分配给各个部门。你是一个优秀的财务负责人,你有自己的最优分配模型,你有公司全面的产销管理方面的数据,你一测算,就知道哪个部门费用需要核减,哪个部门要保持,哪个部门要增加。
但是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诉求啊,你告诉他们这是对公司最有利的方案,他们才不理你,你要是动了谁的蛋糕,谁就跟你急。
销售一部说他们的产品是核心竞争力,他们的销售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最大,他们部门负责人是老板的亲弟弟,你动他的蛋糕试试,他让你好看。销售二部说他们的产品是公司产业升级的方向,是公司的未来,不能以短浅的目光来看待,二部的副总是税务局长的小舅子。人力资源部说公司快速发展时期,多个要职人才短缺,需要猎头公司帮忙招人,事关公司发展,他们的费用也不能减。诸如此类,每个部门都有很多理由。
那么你要跟谁去商量核减费用的事呢?这肯定让你头疼不已。按老子的做法,夫唯不争,故无尤。你当然得把费用落实下去,你作为财务负责人,你得跟每个部门谈,你先不用去跟他们争,你把他们的诉求都记录下来,需求是多少,理由是什么,列成一个表。先告诉他们公司总的费用降了,这是老板给的总账,你也是没办法。然后,让各个部门之间先商量,毕竟都有理由,你都要肯定他们,对对对,你们的情况我很赞同,我也想给你们多点费用,可是总的蛋糕只有这么一块,你看你们都有重要的需求,偏袒了谁都不行。
谁他们互相砍价砍得差不多了,再对比一下你的绩优模型,用最后的一点力量让能让步的让一小步,这样差不多就摆平了。你不可能完全按照最优模型来,这样你就违背了这个公司的“道”,你背道而驰你就会被淘汰。如果公司的道背离这个世界的道太远,这个公司就会被淘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然,你一个财务负责人,也别相信你掌握了什么真正的最优模型。
不争的前提是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没什么要守的,就可以不争,不争永远能双赢。
4
再举个栗子。
开车加塞这个事很讨厌吧,你如果是个老老实实开车的,你肯定讨厌加塞的人。 如果说不争,那肯定是只不要加塞吧,毕竟加塞是件不文明的事。
但我这个栗子,是一个不争的加塞的栗子。
先来解构一下加塞这个情况。通常是有一排车前后相连,因为拥挤,所以通过比较缓慢。这个时候,每辆车之间的距离都比较小,要加塞就要使这个车距变大,你才能塞进去。
要使车距变大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让后车减速,一种是让前车加速。
让后车减速是通常的加塞,就是强行挤进去,这时候,如果后车不依不饶,紧跟着前车不让你加塞,你就很难加塞进去,而加塞本身是件很让人讨厌的事,每个人都想尽快通过,所以你在跟这个车僵持的时候,后车的后车也紧紧地跟上来,这样你就会陷入一直加不进塞的尴尬。
让前车加速是怎样一种情况呢?你佯装加塞,开到前车边上略靠前,打上转向灯,等于告诉边上的车,我要加塞了。但并不是真的靠过去。这时候,这个前车多半会一脚油门往前开,不让你加,而突然的加速,后车并不能马上反应过来,这时候,前车和后车的车距就大了,你就可以从容地加塞到前车后面。
这两种加塞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种就是直愣愣地与另一个车道上的车挤车位,因为这种僵持,导致另一个车道上的车不愿被挤,但也怕被剐蹭,所以一直以不紧不慢的车速跟紧,从而无法打开后面车之间的缺口,即便强行挤进去了,也会被后车唾骂。第二种呢,他一开始就没打算加塞第一个车,只是给了他一个信号,你不赶紧开我要加塞了哦,他就立马加速,这时候,就打开了这个车和后车的缺口,由于早有准备,后车没反应过来,我就加塞进去了,后车因为也不需要减速,所以心理上不会那么气愤,同时在后车看来,你是跟前车竞争失败了才落到我的前面,对于我这个LOSER,他又会减少一份怨气,所以就相安无事了。
夫唯不争,故无尤。
5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消极怠工,只是想用不争的手段,去解决需要争的实际问题。包括前一章的以退为进,大概也是这种处事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