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大鲵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实践队员了解到,青川县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大鲵养殖县,其大鲵养殖业于2000年左右起步,有一定的养殖繁育基础和规模。近几年,由于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成熟,青川县娃娃鱼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再加上部分养殖户跟风养殖,许多娃娃鱼病理特征涌现。很多养殖户在政府扶持下,学习了部分养殖技术,但在防病治病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对部分生病的娃娃鱼,除了隔离,还不能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形势十分严峻。
7月17日,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梦三农情之兴农惠民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广元青川县曲河乡开展社会实践,走进青川金河大鲵养殖基地,实地考察并记录该地娃娃鱼养殖繁育情况和病理情况,通过“望闻问切”,结合所学知识有效解决养殖户的“心病”。
地理环境显优越,大鲵养殖多发达
该养殖基地坐落于大鲵原产地、山清水秀的青川县曲河乡张家院村。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得知,该地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环境优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合大鲵生长。
从养殖场主黄大秀口中得知,该基地占地14亩,建有大鲵仿生态繁育池48口,苗种培育池142口,建池面积1000余平方米。共拥有226尾大鲵亲本和18700余尾不同规格的大鲵苗种。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在2002年首次进行人工繁育试验;于2008年进行了大鲵子二代人工繁育工作,成功获得7500余尾大鲵子二代。�
防病治病少能力,“授人以渔”献妙招
几名实践队员在养殖场主黄大秀的带领下进入培育区参观,为了模拟大鲵的自然生长环境,培育区内池水阴凉,昏暗无光,可见度低,需要手电照明才能前行。
来到一口特殊的培育池面前,黄大秀指着这些特别的娃娃鱼十分着急地说道:“近两年来,随着我的养殖规模扩大,部分娃娃开始不同程度的患病。这些幼龄娃娃鱼身体翻了过来,扭曲着身子,不长时间就会死掉,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只好暂时将他们隔离。”
实践队员张谨啸立马接过了手电筒,靠近培育池,俯下身子,将光源对准了池子中心,仔细观察病发娃娃鱼的体表特征,并用已经消毒的手感受水温。
张谨啸回忆所学专业知识,再将其与观察的实际情况对比,渐渐有了头绪。
“据我所知,这是一种脊椎弯曲病,患病的娃娃鱼活力减弱,但仍能少量摄食。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种矿物质或维生素。治疗此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恢复。”张谨啸说到,随后他向黄大秀询问起了这些娃娃鱼的具体发病时间和投喂的食物组成。
“这个培养池的娃娃鱼发病快一年了,以前只是按时投喂几种天然饵料,因为这是鲵苗,处于摄食的初级阶段,还相对较脆弱,我不敢随意添加其他东西,难道是这里出了问题?”黄大秀疑惑不解。
听黄大秀这么一说,张谨啸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投饵要多样化,使大鲵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得到满足,这是针对刚才说到的情况;另外,还需要要改良水质,使水体里不含重金属盐类,因为重金属盐类有毒,可刺激大鲵的神经和肌肉收缩,这是另外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他耐心地同黄大秀解释到,“对于已经生病的大鲵,隔离后要用专用消炎药浸泡,每天泡3至5次,每次半小时,这样持续一个月应该会有好转,治鱼病一定要有耐心!”
一番交流过后,黄大秀脸上焦虑的表情渐渐缓和,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她热切地对实践队员说:“感谢你们这些大热天来实践的年轻人。我们这里的水质是达标的,已经多次送检化验,那我还是从投饵多样化入手吧!”
看病询诊千里外,电话连线显“真情”
随着探访的深入,来到另一个培育区。这个培育区相对开阔,有一定的采光,水温较前一个培育区高,养殖的是较为大龄的娃娃鱼。但在惊叹这些娃娃鱼“体格庞大”的同时,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部分成年娃娃鱼体表有白色斑块状,有的呈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尤其是四肢最严重。
实践队员同黄大秀交谈了解到,这类情况断续出现已有多年,一直不能根治,起初她以为这是“水霉病”,并无大碍,后来才情况越来越糟糕,他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发现它们渐渐不能正常进食,活动也愈发艰难,有的甚至会死掉,很是让她心痛。
获取信任后,她向实践队员吐露心声,说到,这些娃娃鱼近来频发的病症一直是她的“心病”,她为此已经向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请教,但都没有结果,很是苦恼。
“不对!”张谨啸再次靠经培育池,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发现其症状和水霉病有所不同,“水霉菌丝会形成白色絮状物,但这里仅仅是成斑点状,我怀疑这是其他病症。”
由于所学知识有限,实践队员们都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心系“三农情”的实践宗旨,他们立刻电话连线学校黄小丽教授,了解到,这是一种腐皮病,受大鲵蛙病毒感染所致,主要由喂食不健康的青蛙和泥鳅而引起。关于解决办法,黄教授说到,在投喂活鲜饵料如青蛙、泥鳅和活鱼时要严格消毒。另外,针对能摄食和不能摄食的娃娃鱼有不同具体的治疗方法,苗种和成年娃娃鱼也有不同治疗注意事项。
科学预防与治疗,政府助力“病根治”
在青川像黄大秀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现有的养殖设备与养殖技术不再能够满足自身养殖的需求而病症频发。但在防病治病方面,知识的欠缺始终是“硬伤”,养殖户们“心病”日夜缠身,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始终开心不起来。这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是一种巨大损失损失,对于个体经济利益也是一种巨大损失。
实践队员的到来或许能一定程度改变该地的生产养殖面貌,但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所做的考察调研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问题,并由衷地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关注这些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主动站出来,挑起‘售后服务’的重担,一方面引进娃娃鱼预防治病方面专家,另一方面在乡村设点大力宣传科学的娃娃鱼防病治病措施,相信不久养殖户的‘心病’都能够得以根治。”,实践队员田承鹏感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