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很难辨别好坏,不过辨别你是否从众比较简单。不是所有的你与大多数人一致都叫从众,辨别自己是否从众只看一点:你所做的决定是否是经过自己独立主观人格做出来的,而不是因为现阶段受别人影响而违背自己内心做出决定。如果你是通过自己现有的三观独立做出决策和行为,这不叫从众,只不过可能比较巧合的和大多数人一样而已。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分析做出决策和行为,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比较有“主见”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没有主见”的人,你经常听见对方说“我没有主见,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这样的人缺乏独立主观人格,也比较容易从众。同时也因为容易从众而导致自己没有主见,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是通过调查你会发现,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自己有主见的,很多从众成习的人很讨厌自己的这个习惯。那么如何做到不从众,其实很简单就一步,简单粗暴:敢第一个发言。所有从众的背后都只有一个原因:你不敢发表不一样的言论,或怕丢人、或怕吃亏。
如果你知道自己有从众这个习惯的话,一定要逼自己先发声。也许你会丢人一次,但你不会丢人一辈子。但如果你一直从众,比较悲观的说法就是“你活了一辈子,最后发现活的生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第一个发言:
1.避免因多数人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社会性动物》讲,大多数从众有的是因为面对的群体由专家组成。当我们面对一群人,如果多数人观点一致,没有过硬的心里素质,你将很难阐述出其他的观点。而且还会强行说服自己“我之前就想的这样”,以此来安慰自己没有从众。这也是独立主观人格不能养成的原因。
2.第一个发言,可以很明确的利用自己现有的阅历来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通过后方人的发言总结自己的不足以便下次改正。而且这个时候即使后面发言的人和自己观点完全不一样,自己也不会改变。这个就像前两天看过的一篇文章一样《把你的梦想说出来》,说出来之后才不容易更改、不容易搁浅。发言亦是如此。千万不要觉得即使不说我也能通过别人来总结自己,结论就是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们把思想放至明面,我们才会正视,否则永远是自欺欺人。不然怎么会有这句话呢“你看,我早说是这样吧?”,这是明显的马后炮式言论。
3.第一个发言,因为担心出错。你才会整体的、细致的过一遍自己的大脑,这时候的思考更有助于养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同时考虑的点也会更全面。因为这是自己和自己博弈的过程,在你脑海里胜出的那方就是你的决策和行为了。
但是当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主观人格后,很确切的知道自己的思想和决策时,就可以推后发言。一是给新人机会,让其锻炼;二是让自己的观点更加凝练,快速吸收别人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
怎么样检测自己是否不从众了呢?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遵守交通信号灯的人,即使你看见身边的人都在闯红灯,等红灯的自己像个异类一样站在那里,但你依然坚持。这个时候就基本可以判断自己不是一个随意从众的人。因为看别人闯红灯,自己也依然坚持等的话,这个不只需要完整的独立人格体系,还需要过硬的心里素质。
不过也会有另一小部分人为了体现自己不从众,所以总是另辟蹊径,目的就是为了和别人不一样。这样也会影响自己独立人格的养成。不论从众与否,你只要确定你的决策和行为是出于你自己的考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那从众就是结果而不是起因了。
不从众,先让自己第一个发声,没有了退路破釜沉舟,也是快速养成独立人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