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链买入的时间大概是2017年的12月左右,当时的考虑是项目本身的产品不错,在其他大多数项目都发白皮书炒作的时候,这个项目先把区块链主链做出来了。但经过9.4退币之后,场外筹码几乎没多少,并且即便算上那些代币,流通市值也仅几千万,相比同期其他项目来说,市值严重低估。同时项目团队创始人看起来比较靠谱。在代币大部分没有派发的情况下,项目方仍在推进主链开发,说明项目不会轻易夭折。(并且依稀记得当时买入的原因还有一个,似乎是看了篇关于巴菲特“捡烟头”理论的文章,“捡烟头”——买入一些看起来很糟糕的股票(价值被低估),等待企业回暖,赚低谷上升到正常价值的钱。)
另外过程中有一个风险点是,虽然基于石墨烯的主链做出来了,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应用点,这点也和行业有关,很多东西并不明朗。
直到5个月后,创始人在3-4月期间参加了一些会议,为项目增加了一些知名度,尽管比特超人在实际作用上不大,并且运营也不强。但在5月8日上线新的交易所,突然以5倍价格开盘。
启示:
挖掘价值低估的币,也是一种投资策略。寻找爆发力强的币,但最好是能将时机把握好,不能漫长的等待。提前埋伏的做法只能是少量的长线资金。
几条构建安全边际的条件:
1.代币大部分未能销售,筹码集中,项目方没有获利,推高币价对于项目方是直接而最简单的获利方式
2.在没有获利的情况下,仍推进项目运行,没有夭折本身验证了这个项目在糟糕情况下的持续运营能力。
3.相较同期的项目,市值严重低估,且产品较一般炒作的代币较好。
4.创始人较靠谱,根据观察应该是低成本的运营方式。可以维持很久运行不会夭折,在行业没有重大变故的情况下,项目团队也不会轻易弃盘。
综上长线来看,安全边际较高。
关于时机选择
这次买入的过早,买在了熊市中期阶段,更加正确的时机,应该是在比特超人推出,创始人开始大量参加会议演讲的3-4月时期买入。
不能达到完美的因素
如果在发现的时候没有买入,则可能后续这段时间根本不会关注,也不会去买入,甚至可能不会想起这个币的存在。
提示
后续发现优质项目,应该做记录,将安全边际理由列出清单,并标注等待时机。应该有一个专门做记录的册子,经常追踪优质项目的变化情况。在追踪到有利变化时,再核对安全边际等参考条件,重新评估是否入场。(或者可以在发现的时候投入少量资金,比如1/10的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