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舌尖”学习型组织的探讨。
煌叔说“舌尖”实现大家共创一个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中国式众筹的实际探索和应用,磨合一个案例,无论成与败,都是一个能达到60分的收获。这几句话只有学习型组织是煌叔的原话,后面的都是我的演绎与发挥哈
只是关于“舌尖上的众筹”建设一个学习型组织,结合昨天的跨界思维,直觉建设“舌尖”学习型组织或许真是“舌尖”的出路和天命所在。从学习型组织五要素来看:
首先是建立共同愿景。“舌尖上的众筹”不止是解决中产阶级“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纠正“吃”的理念,传递健康的饮食观,乃至通过饮食传导的教育观。因此这个共同愿景,可以是通过“舌尖”的自我身心教育与成长;
其次是团队学习。几次的“舌尖”共创会议下来,我们发现,基于大家背景和知识结构以及饮食体验的差异,经常沟通不在一个频道上,虽然共创会议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但是要通往一个真正的团队,需要团队一起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参与者,在参与中都能够有所收获,能够获得知识、经验和人脉的学习积累与成长?金融客的“能量午餐”给予我们很好的参考和借鉴。“舌尖”的每一次聚会都可以是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共学共创会议。
第三是改善心智模式。“舌尖”不能只是局限在“吃货”们的娱乐和舌尖满足上,更重要的是透过“吃”这件事让我们来思考“饮食之道”。因此,需要参与“舌尖”的个体,每个人能够放下自己的利益得失,真正去关注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中产阶级饮食改善,有利于“舌尖”品牌构建和发展,有利于解决生态生产者的经营和发展困境。
第四是自我超越。当每个“舌尖”的参与者能够放下“小我”转向集体的目标,并为之投入能量支撑时,“舌尖”的势能应很快能够建构起来。每个人依据自我的优势找寻恰当的定位,通过集体互助互补的力量帮助自我的成长,呈现马斯诺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追求。
第五是系统思考。“舌尖”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种植到餐桌消费,从如何耕种到产品如何提高流转效率到食材如何烹调,这个完整产业链条的打通需要系统建构的力量。这个力量的呈现需要每个人将自己化身系统,投入其中积极的思考和行动。
“吃”是一种学问,围绕“吃”的处处皆学问,农耕之道、平台经营之道、茶道、花道、香道、厨道…,每一个产品单元,每一个产业环节都可以化身为一门课程。围绕这些课程去构筑“舌尖”的众筹体系,这个时候是否就可以实现,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的互联网哲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