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随手给自己画了张思维导图,想要整理一下自己脑子里的想法,顺便给自己定个努力方向。可当思维导图完成后,却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我想要的,远比我能做到的多得多。野心足够大,能力却有限。哪怕是一天真有四十八个小时,我也未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成长。
一味地追求各方面的进步,却缺乏对单方面的专注,只会使注意力分散,无法发展专长,导致事倍功半。
往对的方向走,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也许我还缺乏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我还少问了一个WHY。
一、什么才是最想要的?
还记得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
这个看起来特别可笑的寓言故事实际上却起到了一个深刻的警醒作用——发现眼前的问题还不够,还得脱离表象的窠臼,找到背后隐藏的真正问题。
很多时候,表面上看上去的问题并非真正的问题所在,只有挖掘到最深层的根源,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还记得前段时间听得某个音频课程,音频中的导师提到,为什么没有动力去做好一件事情?也许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有多难,而是它对你不够重要,又或者你还没挖掘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要的东西。了解到自己的欲望所在,自然就找到动力的源泉。
同理,当我们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同样需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我想要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
我最终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件事能否帮助我达成目标?
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能够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
好比如为了找到好工作,要进行怎样的资格考试的学习。而拿到资格证书也许仅仅是好工作的敲门砖,还需要迅速增长工作经验,以及对工作的规划和筹谋。假入仅仅把考证作为目标,不继续思考后续的问题,那么也许在拿到资格证书后,人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
如果没能掌握真正的问题所在,那么费尽心思去思考的事情,可能并不是你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想做的事情,真的只有一个途径吗?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日常在想要买一件商品的时候,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对这件商品进行全方位的搜索、比价,从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各种渠道搜索个遍,最后终于抱得心仪的商品归家,却又觉得其实并不必要。
也许你该在购买之前增加一个想法:我是否真的需要它。
有的时候我们不懂得取舍,是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没想清楚自己是否真正需要。一开始就为问题的解决方法定性,迫不及待地寻找解决方案,反而难以找到问题的核心。
在《麦肯锡教我的工作方法》里,有一个特别常见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有朋友要减肥,向你请教去哪家健身房,是选择甲家还是乙家。提出的问题好像就是在这两家健身房中做选择,但问题的核心确实对方非常在意自己的体重。而根源问题是体重为什么会升高,还是朋友最近得到了怎样的评价,突然想改变体型。
找到根源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方案。
麦肯锡资深顾问奥姆威尔·格林绍认为,正确的道路也许我们还不知道,但不要再错误的道路上走远。也就是说,在没有正确的选择时,宁可停下来。
三、随时回头检查,兼顾效率和效能
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主管》艺术中对效率和效能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效率就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就是做正确的事。
而保持效率和效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复盘,对现有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回顾、总结,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埋头于眼前的工作,而不进行梳理和总结,人不经意就会进入盲目的状态。也许每一步都对,但放在全局中,它就有可能是错的。
一位麦肯锡的前任项目经理就曾深有体会地说:"以我的体会,再公司里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从整体上考虑问题:退后一步,想想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对照一下眼下正在进行的工作,反躬自问一下‘我做的这些都有必要吗’。”
这就是思维的魅力所在:停止在一些思路上钻牛角尖,转而另辟蹊径,从中创造新的价值。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变化”,处理问题的办法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复盘正是起到检查的作用,确保自己在发展的道路上适应诗代的变迁,不至于钻进死胡同无法自拔。
在《麦肯锡教我的工作方法》一书中,还提到了多种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包括MECE分析法,“逻辑树”框架,“空·雨·伞”逻辑链条,七步成诗法等思维框架,都是非常实用的思考模型。
但光是看了没用,用得上了,它才真正地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用处。
回过头来再看一眼。对自己的人生再做一次复盘。It's never too late to have a wonderful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