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典”课堂活动】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一个经典活动——分角色两两对话:
“你好,韩梅梅,我是李雷,见到你很高兴。”
“你好,李雷,见到你我也很高兴。”
……
我小时候就讨厌这个活动,觉得好傻,但每次老师安排这个活动时我都挺高兴:能“光明正大”地和小伙伴在课上聊天的机会可不多!而从我的聊天对象也很高兴这一点上来看,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小伙伴还真不少。
但问题来了,年轻人正常聊天,肯定是眉飞色舞、热烈欢畅地呀,所以老师一看就知道你不是在“正经读”。因为按照老师要求读的同学,一定都是一付在嚼蜡般的死人脸。有时老师想不开,就会点像我这样“浑水摸鱼”的起来当众读。每到这种时候,我也只能收起笑容,擦干唾沫星,摆出一副死人脸,开始毫无感情和语气地“嚼蜡”。
其实,这个例子本身就能很好地说明一个问题:“两两对话”这种活动,和自然言语交际完全不是一回事。
【刻意和真实的区别】
具体来说,我们在生活中自然使用的语言,是动态的和基于意图的——我们的大脑通过我们的身体与外界环境持续互动,感知环境刺激,并将这些刺激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整个过程受记忆、习惯、身体状态和情绪等因素影响,最后大脑会通过言语表达出你对这些信息的反馈——即你的意图。我们说母语时从来不会思考是否符合语法,而是考虑我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传达什么信息,达到什么目的。
而分角色对话(或其他类似的活动),则是静态、机械、脱离意图的。从事这种活动时我们大脑的工作状态,与自然交际时完全不同——我们只要文字读出来或者背出来。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脑没有传达真实意图的需求,情感、记忆等相关脑区也都被排除在外。大脑真正要执行的任务很简单:把文字转换成语音读出来(或者背出来,没有本质区别)。这个任务,随便一台智能手机或电脑都能轻松搞定——但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出于自由意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无脑的模仿和充满意图的真实言语之间,隔着无数脑中神经元的激活与生长。
【举例说明】
请看下面由语言学家记录的母子间真实对话:
熊孩:I putted the plates on the table!(意图:我好乖啊!表扬我!表扬我!表扬我!)
麻麻:(心想:这傻孩子,put的过去式用错了,我要纠正他)You mean, I put the plates on the table.(意图:是put不是putted啦,赶紧照正确的跟着读一遍。)
熊孩:(心想:明明是我放的盘子,麻麻怎么说是她放的呢?)No, I putted them on all by myself!(意图:是我放的不是你啦!)
(注:熊孩的putted在儿童语言发展里被称为“过度泛化”,指儿童会在一定时期内固执的将普遍规则应用于不规则变化的词上,这种现象随时间会逐渐消失,刻意纠正一般是无效的。)
在这段对话中,妈妈的纠正,就是在期待孩子机械重复自己正确的言语,而孩子关注的却是言语的意义而非形式。即使孩子在麻麻的意愿下重复了正确的句子——“I put the plates on the table”,他重复时候的心理,和主动自发时说“I putted…”时候的动机和心理状态,能是一样的么?
其实,这种体验人人都有:说一样的句子,但心理状态完全不同,一个是主动的动态的语言产出,一个是静态的、机械的、脱离意图的、不走心的模仿,而这种模仿,不但改不掉孩子的过度泛化,在语言教学上也帮助不大。
遗憾的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机械的活动仍是比比皆是。这里并不是说这种方法一无是处,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替代带着真实交际意图的语言输入与输出,未免过于一厢情愿,效率也不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