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我是黑面老师,希望我能给各位家长带来帮助。今天的主题是孩子有问题行为不代表孩子就是问题孩子。经常听到很多家长不断询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的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爱哭闹、老拖延、没礼貌。等孩子长大一些,问题好像变多了,甚至更大了。比如,不喜欢学习、喜欢打架、整夜玩手机或游戏、早恋不上学、不交作业、说脏话、欺负兄弟姐妹,逃课,更严重的还有偷窃等等。
总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似乎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在家长的口中,孩子就成了各种问题的源头,他们对孩子的评价也充满了各种不满。我们不能只盯着孩子的负面行为,而是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只有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源,帮助孩子实现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需要学会放下焦虑和急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期待,是否过于苛求和片面,是否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除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家长们还可以寻求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帮助。这些导师能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但是,家长们也要明白,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轨迹。我们不能期待孩子完全按照我们的期待和标准来发展,而是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因此,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急于解决表面的问题,而是要深入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让我们以爱和理解的态度,陪伴孩子成长,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有的家长说孩子就会生气发脾气,我告诉她,不要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而是要去理解背后的原因。有的家长也说,我女儿不懂得分享,这也可能是因为她还没有学会分享的概念或者她可能有一些焦虑不安的情绪,需要通过控制物品的位置来获得安全感。我们应该耐心地与孩子沟通,帮助她学会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孩子的行为往往是一种沟通方式,我们需要去解读并回应他们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为无理取闹。也有的家长说,我孩子的情绪非常糟糕,哭闹不止。而且,我甚至不能碰我给她买的玩具,这真是让人气愤!难道她有强迫症吗?实际上,这是孩子正在形成自我边界的阶段,她的敏感和强迫行为实际上是她内心自我建构的过程。举个例子,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当他的父母突然将注意力转移到刚出生的妹妹身上时,他会感到伤心和愤怒。首先,他可能会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他,也没有人能引导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所以他可能会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妹妹就好了。因此,他可能会去打妹妹,抢走她的玩具,因为他认为这是重新获得父母关注的方法。然而,大人们往往会误解他的行为,认为他太不懂事,他的思维逻辑太难理解了,无论父母如何劝说他,都没有效果。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父母可能会采取惩罚的方式。起初,他认为妹妹抢走了父母的关注,但他还没有成熟到能够用言语平静地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他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试图夺回父母的关注。然而,他的这种行为却引起了成年人的不理解和不满,父母从最初勉强忍耐地与他沟通,到逐渐失去耐心,最后再到无法忍受地指责和惩罚他。因此,他在感到失落和难过的同时,也可能感受到很多复杂的情绪和委屈,对他来说,这些情绪越来越难以清晰地描述。也许他会更加坚信现在糟糕的情况是由妹妹引起的,因此,他可能会将更多的不满情绪投射到妹妹身上,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这个四岁男孩的情况:对他来说,当父母训斥和惩罚他时,父母全神贯注地关注着他。尽管这种关注并不是他所期望的,但相比于完全没有关注,这样的关注要好得多。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恐惧和焦虑而试图讨好父母,放弃表达自己,逐渐形成讨好型的人格。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对孩子正常行为作出适当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理解和关注,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那么孩子就不再需要通过问题行为来寻求关注。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孩子的问题行为入手,即使问题行为消失了,他的内心感受、情绪和需求仍然存在。然而,这种压抑并不会消失,而是潜伏在内心,等待时机再次爆发或者转化为其它问题行为。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大人对孩子哭泣感到非常不耐烦和害怕,似乎我们都认同一种观念:孩子一哭,就意味着作为母亲的我们没有尽好责任。我曾经在一堂课上听到一个妈妈抱怨,她在家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当孩子哭泣,婆婆就会指责她不会照顾孩子。实际上,孩子可能只是饿了或者需要换尿布,那就只需要喂奶或者换个干净的尿布就可以了,但她经常受到家人的指责。因此,许多新手妈妈在刚开始养育孩子时都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成长的规律不够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求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理解他们的语言。在他们还没有掌握语言之前,哭泣是他们唯一的表达方式,也是与成年人互动的方式。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孩子为什么哭泣。然而,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哭泣,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哭泣并不是我们成年人所能理解的。我们需要学会判断孩子是因为饥饿还是身体不适而哭泣,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回应他们的需求。这样,我们就能够成为合格的父母,并相信自己能够成为足够好的父母。这样的生活将会更加轻松愉快,孩子们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如果我们对孩子发出哼唧一样的声音或哭声完全不予理睬或者认为孩子很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也无法成为他们需要的父母。孩子的哭声可能会因为生理或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而变得更大、更持久。如果孩子发现只有通过大闹一番才能引起妈妈的注意和满足,那么下次他可能会直接以最高分贝哭闹,这就是所谓的孩子难带的原因,因为我们成年人没有理解孩子的行为,最终导致了这种恶性循环。这种行为不仅让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感到头疼,还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因为孩子习惯了这种模式,他会认为只有通过歇斯底里、要死要活的方式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男孩以极端的方式追求女生,甚至自残自杀,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注意到他们。只有通过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父母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从小就养成的情感习惯模式可能会迫切让对方爱他、满足他的需求,但这些问题行为往往会吓跑别人而满足自己。虽然这些问题行为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暂时被控制或表面上被消除,但内心压抑的部分会通过更大的问题行为体现出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的困难也会增加。因此,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比立即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更重要。当父母能够理解和看见孩子时,孩子自然就不需要通过问题行为来寻求关注。例如,适合离乳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和睡觉?为什么会随地大小便?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分床睡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在心理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部分。
但是,亲爱的家长们,我们不能否认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行为上的问题。然而,请记住,我强调的是行为上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通过孩子的一些负面行为、不良行为或者不符合家长标准的行为来负面评价孩子的人格身份。亲爱的家长们,我们更应该明白一件事:孩子的问题行为并不意味着孩子本身就是问题孩子。问题行为和问题孩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问题行为指的是孩子在行为方面存在问题,而问题孩子则是对孩子人格的定义。作为家长,我们经常犯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很容易将孩子定义为有问题的孩子,比如说他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整天只知道玩;他是一个不积极进取的孩子;他是一个不努力的孩子;他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孩子;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等等。当我们不断通过孩子的一些负面行为来推断孩子的负面人格身份时,我们不断重复并确认这种暗示,就会导致孩子潜意识地对自我身份认知产生否定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感降低,这是我一直强调的一点。亲爱的家长们,请记住,你的孩子不是你口中的孩子,但会变成你口中的孩子。一个孩子认为自己不聪明要比自己真的不聪明要可怕得多,我再次强调,一个孩子认为自己不聪明要比自己真的不聪明要可怕得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的许多孩子总是觉得自己智商不高或者我们的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很笨。但实际上,真正智商低的孩子是非常少见的,大部分被认为智商不高或者笨的孩子并不是真的很笨,而是因为他们自己认为自己很笨。而孩子之所以认为自己很笨,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不聪明或者总是给孩子贴上一个笨的标签,这个负面标签就像金箍咒一样,将孩子定义为一个笨孩子。当孩子自己渴望变得更好时,他会想起家长给予他的负面身份定义,从而产生负面愧疚感,即使他想努力变得更好,但家长也不会相信他会变好,于是孩子就想我还是不要努力进步了,不要变得更好了吧,反正家长又不相信我。举个例子,家长经常重复说孩子不爱学习,不努力。但当孩子在学校想要努力学习时,他会想到家长给他的这些负面身份定义,于是孩子就以为,即使他努力学习了,家长仍然认同他是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孩子,所以,他决定不再努力学习,不再进步了。这些负面身份定义让孩子感到负面愧疚,内心产生冲突,导致孩子自身价值感的降低。那么,这样的孩子能取得好的结果吗?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愚蠢比真的愚蠢要可怕一千万倍。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出息,是导致他真的没有出息的根源。同样,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修养,是导致他持续没有修养的原因。这些孩子内在的自我认知,往往源于家长对孩子人格的负面定义。而这种负面人格定义又来自于我们对孩子某个阶段性负面行为的持续观察,从而得出一个结论,认为他就是这样的孩子。我们通过一两次孩子的负面行为,不断地确认他的负面身份,将他标签化,使他一辈子背负着负面行为的人格。这就好像给孩子带上了金箍咒,让他再也无法改变。但是,亲爱的家长们,这种逻辑是错误的。我们不能负面地将一个小小的问题行为无限放大,否认孩子整个人格身份的归属。请记住,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成长和改变的机会,不能因为一个负面行为问题就扩大定义孩子为负面身份,这让谁受得了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对我们这样说,你能接受吗?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将孩子的积极良好行为扩大到对他们整个人格的认同,这才是正确地定义孩子认同孩子,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因此,我们都应该记住一条教育孩子的规律,这是每个家长都应该深刻了解的规律。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的某种行为偏差而扩大定义他们有问题。正如我之前强调的,孩子的问题行为只是表面上的问题。行为是动态的,是阶段性的,而行为背后有原因、有真相、有需求,但与人格和道德品质无关。再次强调,孩子的负面行为与人品道德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和释放而已。将孩子定义为有问题的孩子,就是对他们人格和身份进行永久性的定义,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亲爱的家长们,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应该始终将孩子的行为和人格区分开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我们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时,我们就限制了他们的身份认同,而身份认同是影响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身份认知。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员工在工作时懒散敷衍。但当他们成为老板后,他们会变得非常敬业。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吗?并不是,而是他们的身份从员工变为老板,从为别人工作变为为自己工作。再来看看解放后的大集体时期,许多农民都懒散敷衍。但当实行包产到户政策时,你会发现每个农民都变得非常努力,这是农民的道德水准提高了吗?并不是的,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以前是以员工的身份为集体干活挣工分,而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以后,相当于自己当了老板,他开始为自己而努力干活,而不再只是为集体干活。因此,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身份所影响的,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孩子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往往来自于家长对他们的定义。然而,家长对孩子的定义往往是基于孩子一两次或某个阶段的负面行为,从而将这些行为作为确认的依据。例如,如果孩子打了弟弟,就被定义为一个坏哥哥;如果孩子不学习,就被定义为一个不上进的孩子,这种行为导向的人格定义方式是错误的。换句话说,即使孩子的行为不好,甚至是糟糕的,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积极正面的人格身份定义。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往往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什么我们不强调这些优点呢?为什么我们作为家长总是喜欢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和不良行为呢?这其实反映了我们家长的价值感和安全感较低,这是家长需要学习成长去改变自己的地方。我想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哪个孩子能够长期忍受家长对他们的负面评价和攻击呢?谁能够承受得住家长长时间的重复指责呢?因此,当你不断地确认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他们就会慢慢变成那样的人。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和问题持续没有改变和孩子长时间没有成长,都源于家长对他们身份的持续否定,都源于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对待。即使你没有明说,但你心里认为孩子已经无可救药,这就意味着你的孩子真的无可救药了。所以,对孩子的这种人格身份认知,我们应该注重的是他们的身份和品质,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为。孩子的行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它们往往是人格身份反映。因此,当我们与孩子沟通时,我们应该首先肯定他们的身份和品质,然后再指出他们的行为问题。在妈妈心中,你一直是一个有修养有礼貌的孩子,然而今天王叔叔来了,你没有打招呼,这个行为并不符合你有修养的身份。在妈妈心中,你一直是一个上进的孩子,然而最近你似乎减少了阅读时间,这个行为与你上进的身份不符。在妈妈心中,你一直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哥哥,然而你今天却让小弟弟哭了,这个行为与你谦让的身份不符。大家注意到了吗?面对孩子时,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份和品质,而不仅仅是他们的行为。尤其是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行为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它们往往反映了孩子对自己人格身份的不确定。因此,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应该先肯定他们的身份和品质,然后再指出他们的行为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和改善他们的行为。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始终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来定义孩子的身份和人格。我们可以陈述甚至批评他们的行为,但要明确区分孩子的行为和人格身份。今天你让弟弟哭了,今天你没有打招呼,我仍然认同你是一个好的人格身份的人,但我不能接受你的行为。这种批评是一种艺术,家长们应该牢记,永远将人格和行为分开。问题行为只是针对行为本身,行为背后有原因,有需求。行为是阶段性的,孩子的行为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一个孩子的问题行为与他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没有直接关系。正如我刚刚所说,行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怎么能仅凭一个阶段性的行为或者变化中的行为来推断孩子的整个人生和未来呢?这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第一个前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因为某个阶段或几次不良行为而给予孩子负面身份定义,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在中国的家长中普遍存在,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好了,各位家长,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能帮到大家。我是爱你们的黑面老师,我的初心和宗旨是让家庭教育都回归正常,让我们的孩子少受伤害甚至不受伤害,让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