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半夜十一点五十九分,大神“剽悍一只猫”推送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内容,是关于他的公众号下一步更新内容的一个投票。
投票内容如图:
当时我选的是“各行各业的人物故事”,选完之后,我就看到各种投票的结果对比了,如下图:
就如大家所看到的,希望成长方面干货的投票占了大半,62%。
难道这个结果意外吗?奇怪吗?
2
当然不意外,而且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公众号自去年年底开号以来,就是以输出大量干货文章,帮助大家快速成长为主方向的。
但是这个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就很是个问题。
我知道剽悍一只猫,是在几个月前,我刚开公众号,我一个朋友给我发过来一篇剽悍一只猫写的关于公众号运营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然后关注他,甚至看了他的几乎所有文章。
在公众号的目录里,有关于公众号运营、英语学习、采访、写作、坚持等方面的方法论,都是以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写的,深入浅出,实用性不言而喻。
可是,这样一个公众号,为什么会需要发起这样的投票?
延续这个路子不是很好吗,大家也喜欢。你看,投票结果也并不意外。
可事实上,最近一个月的推送,干货就已经很少了,就如投票选项所显示的,其他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多,为什么?
因为成长经历,心得体会这种东西,总会有写无可写的时候。
作者当然也可以通过阅读,来总结书里面的干货提供给大家。但是文章质量是不一样的,而且剽悍一只猫的口碑极好,不负责任的、想当然的、不靠谱的话是不会乱说的。
于是就出现了眼下这一幕。
3
而这个投票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
干货固然好,我们很喜欢,因为我们都渴望快速成长,所以我们还要。然而,恰恰是这个持续需求,反而说明再好的干货,也没有让大家真正成长起来。
我很喜欢剽悍一只猫,也很佩服他,既是因为他的人品,也因为他的输出,曾经帮助过很多人。
但是,我对他的公众号内容没有依赖,对他是否能持续输出更多的干货,也没有任何期待和渴望。
因为我很忙。
昨天参加的读写训练营开班,今天开始打卡,每天都有读写任务(虽然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做这些事情);每天大概要花三个小时以上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书法,要写字和写文,运营和推广,单枪匹马总是比较苦逼);单位的本职工作,因为是管理,琐事一大堆;二十四小时不定时出警;但凡还有余暇,碎片时间,都花在看书、健身、陪家人等方面了,每天睡眠在6小时左右。
而我所做的很多事情,也是受到剽悍一只猫以及一些其他干货类文章的影响才完成的。
否则,我只要安心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不是炫耀,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把学到的干货真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在你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之前,你会充实无比,你并不需要去读更多的干货文章。
接收干货容易,消化干货困难,而大部分人,只做了前半部分。
用剽悍一只猫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不去做,然并卵!
4
剽悍一只猫的大部分读者之所以渴望更多的干货,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干货,他们都没有真正消化!
他曾经说,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变得更优秀。你尝试去寻找、去链接更多优秀的人了吗?
他曾经说,对于写作方法,如果你不去写,一切方法都是屁(事实上,他原来完全不会写作,就是靠在简书上不断持续更新,以常人难及的坚持和执拗,才赢得大量粉丝的)。到现在,你写了多少?
他曾经说,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培养了吗,怎么做的,做了多少事情?
……
我在简书投稿的时候,看到“心理专题”的编辑给投稿者发的建议里,就提到如果文章里有“干货”、“努力”之类的字样,阅读量就更容易上去。
的确,你看简书中的热门文章也好,朋友圈里转发最多的文章也好,其中,干货文章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些文章如此受到读者的青睐,当然是因为大家都觉得他们写的“看起来好有道理哦”。
然而,所有那些你觉得有道理的话,你真正去实践了的,有多少???
5
在《自控力》一书中有一句话:我们把需要做的事当成了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这会给我们错误的满足感。
我们大部分人都渴望成长,以获得成功。相比一天下来无所事事,或者看一篇精彩小说,看一个搞笑视频,我们去看成功学,去看干货文章,这会让我们获得错误的满足感。
前者给渴望成长的我们带来负罪感(因为享乐),而后者却让我们自以为已经在开始努力的路上,不管是否止步于此,都让我们感觉良好。
这才是干货文章吸引我们的地方——尽管它对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并没有起到任何扭转作用。
所以,想明白这些,你就知道,你真正需要的干货,没有那么多,其实只有一个字:
“做”!
ps:对了,其实今天我已经在简书上发过一篇(书法内容,不喜书法者不用废时间去看了),这篇本来打算是留待明天再写的,然而我在外面办事等候的时候,我看到秋叶大叔说到他的团队伙伴老巴,最大的优点就是行动力极强,所以我就及时把这篇给写了,无非就是时间超出点预算,晚上晚睡会儿,但是写完心里却很痛快,这种想到就做的感觉,你要不要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