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回家,看到一本已经泛黄的旧书《读书方法举要》这应该是很早以前的书了,至于怎么来的,我也记不清了。最近正好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我对读书方法这件事有了很大的兴趣。索性收进包里,带到了临时住处,准备一观。
今天在车上看了几页,到了住处紧接着就握卷细啃起来,不读则以,一读之下,果然有茅塞顿开之感。马上就决定这本书要精读、细度,而且要放在以后书架的第一位置。
今天再次开始记录读书笔记,这可能是我第一次做读书笔记,没在意什么格式,就权当自己对这本书的尊重与敬意,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代序《读书是一门艺术》
开头语就是笛卡尔的一句话:“最有价值的只是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话大概没什么人会反对吧?这样一句话也会让我们眼前一亮,产生继续往下读的极大兴趣。
这篇序里面写的是读书的乐趣与读书方法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读书十分重要,这是不可辨驳的论点,但是读书也要讲究方法,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不是读书无用,是你无用》,大概浏览了一下,内容大致是说:很多人强调读书没用,但是其实读书很有用,只是有些人不会读书,不会学以致用,所以说读书无用,其实不是读书的问题,是他们自己本身的问题。
当时虽然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有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因为我也不确定,怎样读书才是有用的,怎样读书才是对的。只是自己明白,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无论做什么,都是找到方法和规律就能事半功倍,读书当然也不例外,今天忽然明白,读书更能体现这一点。
所以我们读书要掌握读书的方法,而且是一定要掌握读书的方法!!!
《选择读书法》
不要阅读信手拈来的书,而要严格加以挑选——屠格涅夫。这句话以前没有听过,我很喜欢在网络上搜索各类书单,事实上,网络上也经常会有各种书单、书目等等,以前觉得,这些都是前方高能推荐,应该都是好书,所以仔细记下书单,按单采购,然后发现很多书其实真的没什么兴趣,而且,有很多书“读不进去”或者“读不下去”。
今天看到这篇“选择读书法”,感觉恍然大悟。小时候喜欢读书,后来求学则以应试为主,最后甚至步入“问题学生”行列,从此与学习都老死不相往来,更何况读书了。工作以后,也没什么读书学习的欲望,直到2年前,我也忘了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开始买书,但是真正的读书时间其实不多,真正的读书习惯是在日喀则养成的,那时候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在住处,书也就成了我的好伙伴,直到现在,我的阅读习惯可能也才短短的“一岁多”年纪。在这段时间里,我其实都是漫无目的的阅读,因为买的书比较多,类目也比较杂,一般情况下,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读,有事后一本书读几页,甚至几十页以后,就又换了另一本书,对于所读书目的选择,真的是全无概念。今天读了这篇段落,我才知道,读书不但要选择,而且还要进行多重选择。
第一要进行读书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的选择。如果没有目的,不会选择书记,学习的效果不会好,应该选择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读书的时候,必须明确主攻方向,选定读书目标。主攻方向的选择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技能以及自身兴趣爱好来选择,个人感觉一到两个主攻方向也是可以的,多了就分散精力了。
第二要选择“入门书”和“必读书”。入门书是十分重要的,一半都是选择自己主攻方向上比较基础的书来读,这样会逐渐增加自己的兴趣,如果一开始就想一口吃个胖子,找高精尖的书记来读,反而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一个人培养对一件事的兴趣时,最重要的就是逐步的加深对这类事物的了解。“必读书”当然更重要了,一半我们都知道,必读书就是一些已经有了定评的名著类,阅读名著的好处,我们就不多赘述了,即使你不明白,也去读一下,好处是肯定大大的有啊。
第三就是选择读书法的一些原则,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方法或者注意事项。第一条就是量体裁衣,我们都知道的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虽然道理很简单,但是真正做到确实不容易;第二条就是要多拜师请教;再有就是筛选对比,这个当然也不用多说;后面是调整适应,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什么叫调整适应,所谓调整适应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所选择的书目进行调整,以适应目前的需求;最后一条就是切忌“随大流”,现在的书大多都进行商业化运作,导致“畅销书”露脸的频率极高,而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极强,很多人买书只考虑是否畅销,我也是如此,甚至此前一直都是如此。今天才明白,这样做其实就是“瞎折腾,没什么用”。
选择自己应该读的书比选择畅销书对自己的帮助会更大。
《统筹读书法》
人的一生其实能读书的时间很少,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进行有效的读书学习,就是我们如何快速高效的获取知识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统筹规划。
首先就是规划自己的读书目标,比如一个长期目标,可以是五年或者十年,要求自己在这个时间段对某一领域或某一类知识做到一定的程度;然后是分解这个目标,进行中期规划,比如一年期的计划,让自己一年内读那些书,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最后就是细分计划了,让自己的中期计划更细致的执行,细分到每周读哪些书,每天读几页。
其次就是规划自己读书的时间,首先要规划自己的读书时间,确定每天的什么时间段是读书时间,每天的读书量是多少,一定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切忌拖延;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挤”和“用”,其实我们每天都会有一些时间段是可以利用起来进行阅读的,比如早上、中午、下午等等,还有一些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比如上厕所、等人等等,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可以让自己的时间更高效。
《点面读书法》
对于知识,人们又很多分歧,有的人说要尽量广博,而另外一些人则说要尽量精深一项。这里的观点大致是:一开始读书要尽量广博,而后要精深一项进行研究,鲁迅先生也是这种观点,其实这种观点比较适合像我这种人,到现在,也没确定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所以一开始只能广撒网,试试能否找到自己的渔点。
还有一点就是略读和精读的说法,这个其实没什么可解释的,有用的当然精读,作用小的或者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当然就可以略读了。虽然实际操作起来不是那么轻描淡写,但是总体来说,我们还是能够区分的。
《循序读书法》
读书和任何事物都一样,讲究一个基础和提高的问题,循序渐进也是恒久不变的真理。不管读什么书,都应该先打好基础,然后逐步的深入提高。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是用一种工具书的心态,带着问题去读书,在书中直接搜索问题的答案,这也是另外一种读书观念——带着问题去读书!
其他的读书法今天一气呵成的略读了一下,其实大概内容基本都有过类似的学习或者思考,或者干脆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内容,这就充分说明了之前内容中所说的略读和精读的说法,有一些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需要谨慎了解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精读,细读,而其他一些内容,我们只需要略读,简单认识就可以,但是也可以借鉴糅合,最后能够形成自己系统化的读书方法。
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读书
首先应该是从选择书籍开始,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国家的提倡、团体的发展以及自身实际的需求出发,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其次我们需要系统化的选择书籍,针对自己当前的研究方向,系统化的进行一类书籍的集中选择,并对这一系列的书籍进行排序,找出入门级以及必读书籍等等区分类别,这样才能是自己的读书从一开始就进入系统化的基础阶段。
选择完书记以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购买,在购买书籍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特别是在不同的购物网站上进行采购的时候,一些相同类型的推荐书籍五花八门,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目标明确。
购买后我们应该对这一系列的书籍进行编目,并对这一系列的书籍的阅读时间进行一个规划,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这些书籍。并在读书之前就对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自我提问,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渐的解决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相关问题的探讨。
在读书时,要随时的记录和整理相关材料,无论是查阅还是摘抄或者延伸内容等等,我们都需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因为我们的大多数想法都只是“昙花一现”,如果不及时的记录,我们最终可能会跟真理擦肩而过。
记录以后我们还需要进行整理,并时常回顾,记录下来的内容是为了让我们回头去看、去想的,而并不是只为了记录而已。
在读完一系列的书籍以后,我们应该对这类书籍进行一个直观的评价,对每本书对自己的帮助进行评价,并且对每本书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对书摘、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对自己在这些书中所得到的帮助等内容进行再次的梳理和检查,对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向外的延伸以及向内的浓缩,既要有论文式的延展,也要有一句话的点评。
最后我们要根据自己读这一系列书籍的目的、之前提出的问题、读书过程中得到的思路、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等等进行总结,然后写出一篇自己在读完这一系列书记后所形成的观点和思考内容,这是阶段性的总结。还要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些问题?是否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读书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
请记住,读书要有目的性,哪怕是出于欣赏的目的,也要有!
我是龙九阳,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