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世界中,物理界限很容易看到,例如,房子,门,围栏,墙,线条等。虽然形式各异,但是都表达出一个明确信息:这是界限,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国家之间有国界线,城市之间有边界线,家庭之间也有墙作为界线……
在精神世界,界限也是真实存在的,虽说肉眼看不到,但是当你的界限被侵犯时,你会有一种被人在胸口打一拳的感觉。如果入侵者又是你很在乎的人,你知道他的出发点是好意,可是无法认同对方的做法时,便经常会有一种憋屈感。
当你有这种憋屈感时,就说明,有人跨越界限,入侵你的空间了。
所以,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有界线,父母与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的自我界限是什么?
它是孩子的行事原因,是做还是不做,是拒绝还是拥抱、此与彼的相同与不同是什么,又是如何与他人链接,各自需要担负的责任等。
自我界限与秩序感、原则性相比,其成因更综合,影响也更为深远,它不仅可以保护孩子的身体安全,精神世界;还可以帮助孩子保留好的,排除坏的。
具体来说,首先,界限感让孩子更独立。
我们都惊讶于外国孩子的独立,18岁之后,就可以独当一面。而我们有些“孩子”28岁,还在啃老……
我们以为他们是冷漠的家庭关系,但其实不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重视家庭,办公桌上,最常见的就是全家福。他们才是真正的爱,界限感和尊重。
孩子要学着独立,学着尊重父母的选择,父母选择自己享受生活的权利。这样减少了许多的焦虑和冲突,幸福感也暴增。
其次,界限感更容易让孩子守住自己的精神领地,成就自我。
我们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和自己是一体的,孩子的愿望和梦想,都是和自己有关系的,很难去尊重孩子的精神边界。
例如高考志愿帮助孩子填,考上好大学是为了报答自己的父母等。
而这些,导致很多孩子,没有独立选择的权利,不能独立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他很难弄清楚自己和父母,到底是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他所做的所有抉择,都带着沉重的道德枷锁,以后的生活也是苦难重重,甚至变得人格障碍。就算与父母之外的边界,他也拎不清了。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应多多历练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决定的能力。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责任别人自己去扛,他就会有明晰的边界,知道什么是分内,什么是分外。
再次,界限感让孩子有自我价值感。
界限感的建立,可以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事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对自我认知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而自我突破的感觉一定是可以培养孩子未来乐观面对人生的强大力量。
孩子通过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成绩的突破,能力的突破,他为之高兴的是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这样的一些美好经历,强化自信强化乐观,强化自我价值感,才是成功人生必备的力量。有什么比自己努力来的成绩,然后学着自我认同,自我实现,更让人有幸福感呢?这正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金字塔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
如何培养一个有界限感的孩子?
首先,父母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
因为大部分的父母,在亲子关系里,往往迷失自己。不懂如何才是真正的表达爱的方式,不能随时清醒的扮演一个引导者,教育者的身份。
他们会觉得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是合理的,应该被接受的。
即使孩子出了问题,父母也不忍心去施以惩戒,而是把孩子的改变寄希望于长大以后的教育。
其次,培养边界感需要关注孩子和进行爱的教育。
培养一个有界限感的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爱的教育,而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充满爱的家庭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爱的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陪伴孩子,天天跟孩子住一起就行了,而是要真正的与孩子深层次的精神链接,有爱的沟通。
要每天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孩子每天的一个心理需求,观察孩子的一些言行举止,设置一定的界限,要付出专注,付出时间,这才叫做真正的爱的教育。
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房间啊,漂亮的衣服,好的学习环境,不是爱的教育,这只是在圈养一只鸟。还有给很多钱,来表达爱,也不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带着关注,付出,温情,尊重的,是需要付诸行动的。每天回来至少和孩子聊天十分钟,问问他在学校最开心的事情,加深和放大他的精彩和快乐,让他收获乐观,积极的东西。
再问问有没有破坏规则,例如和小朋友之间的事情,有没有打架,有没有其他被人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个进行剖析,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意识和人际关系的边界。
再次,父母需要做出表率。
小树苗的成长,依赖的就是他做生存的土壤。父母就是孩子边界感建立的土壤。
如果父母自己没有耐心,专注,时间和爱。那么孩子内心的爱是缺失的,他会破坏规则和界限吸引你的注意,甚至变成问题学生或问题少年。因为如果爱的这份礼物,孩子没办法从父母那里获得,孩子就有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不过这个过程必然更为艰辛,通常需要一生的鏖战,而且通常以失败告终。这就是破坏规则,失败人生的来源。
最后,要建立孩子的界线感,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界线,也要守好自己的界线。
尊重孩子的界线,维护好孩子的地盘,包括孩子的感受、需求、情绪等。
而守好自己的界线,就能够为孩子做出正向的榜样,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人的界线感说到底是为了划分隐形的“心理领地”。界线分明的家庭里,孩子才会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