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崎岭土楼
01
四年前,我就承诺要带女儿到闻名全国的柚乡——平和走走,因为无所谓的忙碌,一直没有兑现。
那天,几家子一约,一拍即合,说走就走,马上出发,干脆利落。
早上,八点半,我们驱车从家里出发,走高速,一小时后到达小溪镇。下了高速,我们上了207省道,大约四十分钟后到达崎岭乡。
一大群人出行不为访友探亲,只为观赏风景。为了让行程紧凑,我不敢约平和所有同学,只约了阿珍当向导。
阿珍家就在崎岭乡集市中心。现在的崎岭乡集市分外热闹,楼房群立,道路宽阔平坦,与二十多年前截然不同。
九十年代初读师范期间,利用假期,我曾来过崎岭。那时崎岭还穷,阿珍拉我走家串户,她亲戚家房子稀稀落落地分布在山上,我们走的是弯弯曲曲、崎岖窄小的山路。
物是人非才令人遗憾,而物非人是却叫人格外欣喜与珍惜!好久不见阿珍,可一见阿珍,却感觉她总是相伴朝夕……友人间最好的感觉大抵如此吧!
为了尽快观赏风景,在阿珍家我们逗留了十多分钟便起身出游,阿珍一家三口欣然作陪。
女儿没见过土楼,满满的好奇与向往。为了满足她的愿望,我们逛了崎岭乡南湖村的几处土楼。
阿珍老公阿智是地道的南湖人,充当起热情的解说员。他的讲解虽然没有像导游那么专业,却也通俗易懂。
漫步乡间小路,一间间瓦房,堆着整齐的柴垛与成捆的茅草,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02
土楼已经无人居住。
有些土楼空荡荡地静默着,仿佛一位沧桑老者,阅尽人间繁华,却依旧守护一方淳朴。
譬如祥和楼。
祥和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乾隆甲辰年(1784年),曾天凤独家举资建造祥和楼,1787年建成。
曾天凤独具匠心,把“慈祥谦和”的家风融入到土楼的建设中。
祥和楼为同心双环圆形土楼。楼门朝南,门顶石雕匾额“祥和楼”十分醒目。匾额抬头写着“旹(shi),乾隆丁未岁”(公元1787年),为土楼232年的历史留下痕迹。
推门而入,祥和楼中间是个直径大约15米的圆形石埕,地面由鹅卵石铺成。楼内结构分为前后两落,前落一层,后落三层,中间以长方形天井相隔。整座楼由8个独立单元、72个房间组成,每个单元呈扇形,前落面阔一间。
与众不同的是,祥和楼一层的八个独立单元,在一楼和二楼各单元房之间留有一道门,平时关闭,打开便成为邻里互通的廊道。
这样设计,家家户户既有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又有相互交融的公共区域。
一个门路进来,住着很多兄弟,房门相通,东西共用,不分彼此。即使兄弟分家,楼内也并未另外开设门户。
这种构造正体现了兄弟情深、家和万事兴的良好家风。
取名“祥和楼”,“祥和”二字正是寓意慈祥谦和,即待人要慈祥亲切,为人要低调谦和。
曾天凤为子孙后代建造了祥和楼,留下了“慈祥谦和”的传世家风。
祥和楼建成后,曾天凤举家迁居“崎仑堡(即后来的崎岭)”。他又在楼边扩建平房开设私塾,教化曾氏后辈及外姓子弟。
曾天凤言传身教,息心培养后代。他四十六岁才中举,间隔六年后,儿子曾文粹也喜中举人。
农耕时代,乡下人忙于农事,读书识字者寥寥无几,登科及第者更属凤毛麟角。“父子登闱午子科”在乡里传为佳话。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两百多户曾姓人家陆续迁出,祥和楼日渐破败苍凉,楼内有些屋顶已经垮塌。
后来,从祥和楼走出去的曾氏族人意识到土楼是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便自筹资金对祥和楼进行修葺。
于是,今天我们才能有幸再次目睹其慈祥谦和的模样!
03
有些土楼,院子里养着成群的鸡鸭,种着成畦的蔬菜,虽无人居住却也生趣盎然。
就像玊阳楼。
与祥和楼的静寂空旷不同,玊阳楼里,满是鸡鸭叽叽与嘎嘎的变奏,还有瓜果蔬菜迎着风的节拍随意摇摆……勤劳的乡下人,让小小土楼世界不再荒芜寂寞。
生活改善后乡下人也格外重视一日三餐。
客人来了,乡下人拿出自家的真材实料,做一桌独具风味的家常菜热情招待。他们很是引以为傲:“这是自家养的、自家种的,有机天然,吃得放心安全又营养,外面餐馆吃不到的,多吃点……”
看到鸡笼那一刻,我不禁回忆起童年乡下的生活。
走进土楼,我仿佛翻开了一本古书,用手轻轻拂拭尘灰,里面的内容依然生动吸引人,那些曾经的烟火气息依然浓厚、扑面而来……
土楼见证了曾经一代代人的生活智慧!
其实有些土楼只是因为没有好好修缮与开发,它们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景点,亦或并不逊色于南靖土楼太多。
美哉,崎岭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