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上面这篇文章,大多数人非常熟悉。这篇文章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臣邹忌进谏齐威王的故事。
邹忌身高有一米八多(战国时的一尺约为现在的二十三厘米),而且长的很帅,可谓是一个真正的帅哥。早上起来,穿戴整齐,就照着镜子开始自恋。问他老婆说:“我和城北姓徐的哪个更帅?”他老婆回答道:“你这么帅,姓徐的哪能比的上你呢?”这个姓徐的,是齐国鼎鼎有名的帅哥。邹忌自己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比姓徐的还要帅,于是又跑过去问他的小妾: “我和姓徐的哪个更帅?”他小妾回答说:“姓徐的哪能比的上你呢?”
第二天,有客人上门。邹忌陪他坐着聊天,聊着聊着邹忌又问这个客人:“我和姓徐的那个家伙谁更帅?”客人回答道:“姓徐的没有你漂亮。”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极端的自恋和自卑。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是自恋。你说一个大男人,而且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每天早上起来,穿好衣服就一个劲的照镜子。边照还边问老婆:“我是不是很帅?是不是?”这还不自恋么?就算你真帅你也不能老挂在嘴边上啊!这也就算了。毕竟老婆和小妾都是家里人,也不算太丢脸。但他竟还问家里来的客人——“我是不是很帅?”我估计那客人也就是有求于他,所以强忍着心中想拿鞋帮子抽他脸的冲动,违心地说:“帅!帅!”若是你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得意洋洋的问你:“我是不是很帅?”估计你绝对会风中凌乱。
就算帅,你也不能到处显摆不是?像魏晋时期的美男子卫玠,那叫一个帅啊!只要他一上街,不论是男女老少,都会火速赶过来围观,然后就会导致交通瘫痪。后来这名卫帅哥,终于因为太帅,在街上被人围着看死了。所以说,长得帅,也不宜四处招摇啊!
再说自卑。邹忌这人,他心里明明知道,姓徐的是出了名的大帅哥,自己这点微末风姿根本就比不上人家,但是却还是一遍一遍的问别人:“我和姓徐的谁帅一些?”然后听到别人说“你比他帅!”心里就十分高兴。但高兴的同时却连自己都不相信。但我估计,他这样一遍遍地去问别人,就是为了听到那一句“你比他帅!”。这已经是一种畸形的心理了——不断用别人嘴里的奉承之语来慰藉自己,十足自卑的表现。
又过了一天,徐大帅哥上门了(估计是徐帅哥听到了风声,想狠狠的打邹忌的脸)。邹忌虽然心里知道自己不如徐帅哥帅,但却怎么也不想承认。于是瞪大眼睛仔细看徐帅哥的外貌,心中哀叹:“我没他帅啊!”又照着镜子打量着自己的脸,和徐帅哥的脸做比较,终于不得不承认这其中巨大的差距——我果然没他帅啊!到了这一步,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继续无耻下去了。
但我们低估了邹忌的无耻与厚脸皮。他因为这事心里有疙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于是又想出了一大堆的借口安慰自己——老婆说我帅,是因为她爱我;小妾说我帅,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帅,是有求于我。你看,心中的遮羞布被现实无情的撕破,于是又找新的看起来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来安慰自己,何其无耻。
但要是就这么算了,邹忌也不算是邹忌了。他居然将这件事与国家的前途联系到一起,进了宫里去找齐威王,大义凛然的说:“我知道自己没有姓徐的帅。但我的老婆爱我,我的小妾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都说我比姓徐的帅。现今我们齐国方圆千余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姬妾和太监,没有一个不偏爱你的;朝廷上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怕你的;国家的百姓们,没有一个不是想有求于你的。看来,你受的蒙蔽很严重啊!”估计邹忌说完这番话,心中又是极为感叹:“我真是太聪明了!是的,就是这样!”
齐威王的耳根子也较软,居然就听信了他。于是下令:“官员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缺点的,受上等奖励;能写信指出我缺点的,受中等奖励,能在公共场所说我缺点,并传到我耳朵里的,受下等奖励。”于是命令一下,官员都来进谏,搞得宫里好像菜市场一样,几个月后,还时常有人来进谏。一年后,虽然有人想再来进谏,但却没什么可以说的了。你要问,这么做有效果么?从史书上看,效果是有的。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来朝拜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但历史永远是历史。我不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让国内的官员百姓直言自己的过失,别的国家就会因此而臣服。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除非是别的国家的领导人都是脑残。设想一下,如果是这样,我们国家年年开人大代表会,政府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建议,有没有许多国家臣服我们国家?如果这样也行,那么美国也不用每天想着怎么提高军事力量了,直接让所有的美国人全部去白宫骂奥巴马得了。
所以,虽然载着这件历史事件的书《战国策》的作者已不可考,但有很大的可能,这篇《邹忌讽齐王》的原文的作者,绝对是齐国人。估计当时的情况是,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派了使者来齐国访问交流(或者燕国、赵国、韩国、魏国这几个国家刚好这时候派来了使者),于是作者就写成了这几个国家都来朝拜齐王。其实作者此举也无可厚非。看看韩国人,就知道了。
从这件事,我们能看出邹忌的自恋自卑以及无耻。而从下面的历史事件,我们又将看到邹忌的心胸狭窄和阴狠毒辣。
田忌大家都知道。他是齐国齐威王时期的名将,“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的故事为我们熟知。就是这么一名名将,被邹忌害得身败名裂流落他乡。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共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邹忌这家伙,是齐国的相国,而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两个人感情不好,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你说这同朝为官,看不顺眼也就算了,大不了不相往来就是。但邹忌却不是这样,他一心想着暗地里给田忌下绊子。所谓“瞌睡来了就有人递枕头”,如他所愿,他门下有个门客叫公孙闬,是一个一肚子坏水的家伙。这人出主意说:“你为什么不策动大王征伐魏国呢?如果打赢了,就是你出的主意,你可以有一份大功劳;如果打输了,田忌就算不死在战场上,也会回到国内因战败而被处死。”看吧,这个主意阴险吧!邹忌听了之后很高兴,于是说服齐威王派遣田忌征伐魏国。田忌打了三仗,全部打赢了,邹忌虽然得了功劳,但见田忌安然无恙,心中很是不爽,于是又去找公孙闬。公孙闬又出了一毒计——差遣人提着十斤黄金在街上装逼,并找到算命先生说:“我是田忌家的下人,现如今我家将军三战三胜,名动天下。现在我家将军想图谋大业,请你算上一卦,看看是吉是凶。”这个人算完卦刚走,公孙闬就派人抓了算命先生,在齐威王面前证实了这番话。齐威王听到了这话,那还了得!田忌你丫居然敢谋反?看寡人灭你九族,掘你祖坟!大概是田忌听到了风声,情势急迫而又百口莫辩,不得已只能携家带口举家逃窜到了楚国。
从这件事,邹忌的心胸狭窄和阴险毒辣可见一斑。就因为看不惯田忌,就使出这样的毒计去害他。害他倒也罢了,可有你这样害的么?齐魏战事一起,无数黎民百姓必流离失所,战火波及之下,生灵涂炭。无数新婚女子和白发老妪倚门盼良人归,却不知所盼之人,已是河边之骨了!邹忌为泄心头之恨,赌上了两个国家的前程,押上了无数人的生命,此举实在是臭不要脸之极!
邹忌还能更臭不要脸一些么?能的。田忌已经被害得流亡异国了,邹忌还是不放心,怕邹忌卷土重来,于是又开始算计了。
“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君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
田忌逃离齐国来到了楚国,邹忌恐怕田忌凭借楚国的力量返回齐国。一个叫杜赫的人献策说:“我能帮你把田忌留在楚国,不再回来。”邹忌很高兴,说,那就快去办!
杜赫来到楚国,对楚王说:“邹忌之所以对楚国不友好,是因为怕田忌依仗着楚国的力量再返回齐国。你不如在江南封一块地给田忌,以此表明田忌不会返回齐国,邹忌必定会心生感激,然后还会给楚国许多好处。田忌是一个逃亡在外的人,能吃口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却被你赐了封地,也必然会感激涕零。如果将来他能回到齐国,也肯定会尽心报答你的。你只要 依我的去做,这两个名字里有‘忌’的二逼还不是任你搓圆捏扁?”
楚王听到这话,十分的高兴,果然在江南封了一块地给田忌。
看吧,楚王被成功的忽悠了,邹忌也达成了心愿,可以高枕无忧,皆大欢喜。
邹忌为了私仇,暗害了田忌还不算,又利用手中的职权再次算计。你只不过是一个国家的相国啊!为了私仇,居然用国家的利益来做交换筹码,实在是无耻啊无耻!
一个既自恋又自卑,心胸狭窄睚眦必报阴险毒辣的十足小人啊!
邹忌非好人也!